偷听灵植心声,凡女飞升了! 第3节
来回六趟,顺利完成任务,接着外出,去往膳堂。
到了戌时四刻,回到木屋,开始一夜打坐。
她是水木土三灵根,资质并不算好,虽然有了神秘石瓶,但不会就此懈怠修炼。
修士打坐时,有专属口诀,内容如下:
心如止水,万念皆空。
我心无窍,天道酬勤。
丹田气暖,炼己功全。
默念此诀,可迅速宁心静神,排除外物干扰,进入修炼状态。
炼气期一共十层,一至三层为前期,四至六层为中期,七至九层为后期,第十层则是大圆满。
每突破一层,丹田内便会多出一团灵力气旋。
到大圆满境界时,若能将十团灵力气旋尽数凝练转化为真元,便将成为筑基修士。
苏青芜数日前刚引气入体成功,按照此界三灵根普遍的修行速度,她还需要四年左右才能突破至炼气二层。
千植宗外门弟子,一月十块下品灵石月例,外加一枚可辅助提升灵力修为的下品聚气丹。
入宗后,她已拿到一月月例,同时领取了一只差不多巴掌大小,内里三立方空间,通体淡棕色的储物袋。
加上神秘石瓶,便是苏青芜目前的全部身家……
……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木屋外晨光熹微,朝暾初露。
苏青芜停止打坐,走至院内西南角落,熟练的拎起竹桶,前往灵泉井……
忙活许久后,赶在辰时前,到达入道峰。
峰上除了识灵殿,还有百术殿。
后者顾名思义,为传授术法之地。
尚未成为炼气修士前,苏青芜一直在识灵殿,现在则是两殿轮流。
今日她要去的,正是这百术殿。
授课的师叔名讳姜远,头发花白,蓄着长须,脊背略弯,面上不苟言笑。
“今天讲习的是落羽术和小灵雨术,前者不限灵根属性,后者只有具备水灵根的弟子可以修习。”
话至此处,姜远挥袖取出一枚通体紫色,拳头大小的石块,一身灵力运转,当即将之激发。
紧接着大殿中央区域,出现了一道清晰的投影。
投影中,一名青袍宽袖的炼气修士自数十丈高的建筑上一跃而下,展开的双臂四周附着一层若有若无的透明羽毛。
数息后,此人轻飘飘落地,没有受到丝毫损伤。
姜远的声音适时响起,“这便是落羽术,炼气修士无法飞行,若发生意外,从高空跌落,可施展此术自救。”
话落,他单手掐起一道法诀,挥向身前石块。
投影中呈现的情形陡然发生转变。
一方灵田出现在众弟子眼前,中央区域一名身着浅灰对襟长袍的炼气修士双手正不停掐诀。
下一瞬,绵绵细雨落入灵田,持续不断。
大殿内,姜远的声音再度响起。
“这是小灵雨术,宗门灵植师最常用的术法之一,可布施灵雨,滋养灵植。”
第5章 殿内释疑
投影过后,姜远挥袖收起了拳头大小的紫色石块。
紧接着取出一叠尺许长,三寸宽,通体墨绿的玉片,隔空递至众弟子身前的桌案上。
“每人两枚,里面分别记载着落羽术和小灵雨术的修炼口诀,将之贴在额头上,便可感应到相关内容。”
闻言苏青芜目露好奇之意,拿起其中一枚,依着师叔所说,贴近额头。
下一瞬,有关落羽术的十六字专属口诀清晰呈现在识海内。
羽落归元,炁聚丹田。
心神合一,万变不惊。
每四字口诀,皆有详细的掐诀手势注解。
踏入修途后,苏青芜记忆力比起以前凡人时期,强了许多,不过暂未做到过目不忘,这是筑基及以上修士才有的能力。
她将手势反复看了多遍,逐渐记牢。
过后,取出另一枚玉片贴近额头,识海内随即呈现出有关小灵雨术的口诀。
苍澜清辉,云深梦处。
灵雨绵绵,润物无声。
苏青芜同样将相关口诀以及掐诀手势牢记于心。
约莫半盏茶后,大殿内,一名姿容毓秀,身着淡蓝百褶裙的少女自座位上站起,望向姜远,俯身一礼。
“姜师叔,弟子有一疑问。”
“说说看。”
“炼气修士无法直接飞遁,不知可有相关术法辅助,让我们持续飞起来,而不是像落羽术这样,只能降落在地面。”
对于这一提问,姜远并不意外,以往不是没有弟子提起过类似问题。
只听他缓缓开口:“有是有,不过施展起来,对灵力消耗极大,莫说你们这样刚踏入修途不久的,就算是炼气圆满,也撑不过半盏茶,因此我不建议你们在现阶段浪费时间学这个。”
闻得此言,少女眉头微皱,迟疑道:
“可……弟子入宗前,看到凡俗界少数习武之人,会轻功,飞檐走壁对他们来说非常轻松,难道我们炼气修士还比不上他们吗?”
姜远耐心解释:“你说的是武者,要知道不是每人都有灵根,那些没有灵根,又向往修炼的,会走武道之路,修内功,和我们修士走的道路完全不一样。”
说到此处,他话音稍顿,接着补充了一句:“武者一途上限极低,即使修至化境,实力也不过相当于炼气圆满,寿元最多一百五十。”
“那么武者的轻功,修士可以学习吗?”
“理论上可以,不过不建议这么做,要学轻功,必先修内功,这并非一两日可成,而是以年计算,到时候自身修炼被耽误,得不偿失。”
“原来如此,弟子明白了,多谢姜师叔解惑。”
姜远点点头,转而望向殿内一众弟子,继续道:“你们若还有何疑问,尽可提出。”
话落不久,一位其貌不扬,衣着朴素的少年站起身,俯身一礼后,恭敬询问:
“师叔,我入宗前,偶然间听人说起过,灵植师的战斗力同阶垫底,这是真的吗?”
姜远白眉一竖,“莫听那些人胡说,三千大道,从无高下之分,无论走哪一途,实力如何,全看自身资质境遇。”
少年挠了挠头,“可是……在弟子看来,灵植师整日和灵植为伴,修炼的术法也基本都和沤肥、犁地、播种、浇灌、施肥、杀虫以及收割有关,这样真能打得过同阶修士吗?”
姜远淡声道:“谁告诉你,灵植师只修炼这些术法的?你方才提到的只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事实上,优秀的灵植师,修炼的术法远不止这些,往后你自会慢慢了解。”
少年面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重施一礼后,坐回座位。
苏青芜听着这些话,对未来的生活生出了更多的向往。
她喜欢种田,也期待自身实力逐步变强。
昔日面对洪灾时的无能为力,她不想再经历
第二回!
第6章 宗门日常
半日授课很快结束,众弟子相继离开百术殿。
炼气期无法辟谷,苏青芜一路走至膳堂,点了份喜欢的灵膳,慢慢品尝。
半碗雪白的灵米,一盘水云笋炒木犀猪肉,一碟已腌制入味的酸金莓,外加一碗银纹木耳蛋花汤。
千植宗的灵膳,每顿只要不吃过量,均是免费。
宗内膳堂不止一处,眼下这座离入道峰最近,前来用膳的基本是一同在殿内听课之人。
入宗半月,苏青芜已知晓一些常识。
宗门每三年招收一届弟子,要求含有水木土这三类灵根其中之一。
当然,遇见修道天赋绝佳者,即便灵根不合适,也会破例招收。
就在一个月前,招收了两百九十人,其中四灵根以及五灵根占了将近七成。
和其余宗门不同,千植宗对资质没什么要求。
只要灵根适合种田,年龄在二十以下,且并非穷凶极恶之辈,都会被招揽入宗。
对于年龄这一要求,苏青芜起初曾有过疑惑,后来听同门偶然间提起,知晓了原因。
年龄越大,经历的世事越多,即便入宗,也很难对宗门产生归属感。
很久以前,千植宗为了广招弟子,放开过年龄限制。
结果那些年,宗门接连出了好几个叛徒,损失不小。
自那之后,相关限制再未放开,宁缺毋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