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 第306节
秦九叶这才望向对方,随即明知故问道。
“姜姑娘呢?你不去看她,来我这里做什么?”
许秋迟面色一僵,但很快便恢复如常、迆迆然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杯茶,装模作样地喝起茶来。
“她没事。我来寻你自然是来听正事的,你莫不是摔坏了脑子?”
再过些天应当便是姜辛儿体内晴风散发作的日子,许秋迟需要做出那个决定了。又或者说,到了姜辛儿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了。只是不知这两人是否已心照不宣地做好了准备,又或者还在彼此纠结、无法迈出那一步。
秦九叶看不穿许秋迟的心思,自顾自擦了把脸,又灌了半壶茶洗净了卡在嗓子眼的泥沙,便从落水开始,详细讲起自己和姜辛儿在居巢一路探寻所见种种,最终提到了那片神秘莫测的黑湖以及黑湖之底的那个古老洞穴。
居巢人开始信奉慑比尸的年月已经不可考究,但从岩壁上那被篡改过的壁画可知一二,慑比尸或许并不是从一而终、没有变过的信仰。
或许这个困居大山深处的小国最开始信奉的,应当是那种产出赤金的大鼋。只是不知是因为有更强大的生灵诞生,亦或者只是赤金的存在激发了人性中的贪婪,从某一时刻开始,曾经的神明沦为了被狩猎屠杀的对象,新神统治了这个国度,并最终将疾病和灾难带给世人。
“可这同秘方乃至居巢的往事又有何关系?你莫不是也信了那神明降下诅咒的说法?”
许秋迟的质疑打断了她的叙述,秦九叶沉吟片刻后谨慎说道。
“神明是否真的会降下诅咒,这我不得而知。但许多恶疾的源起都是深山野林里未曾踏足过的地方,或许是飞禽鸟兽将病传给了牲畜,又或许是人们食用了山野中染病的鸟兽,并非完全无据可查。南下的时候,我详细研读了许青蓝留下的诊录,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那便是她当年到底为何会染病?”
许秋迟瞥一眼身旁沉默的邱陵,面无表情地开口道。
“母亲踏入居巢腹地为生病的人们诊治,每日都身处险境之中,莫说是染病,就是当场丢了性命也是有可能的。”
这说法乍听之下有理有据,但秦九叶闻言却摇摇头。
“那是对普通人来说。你母亲医者出身,或许问诊的经验没有常年游走各地的走方郎中丰富,但在面对病患时也懂得基本防护。而我们现下已经知晓,秘方很可能是通过人血散播开来的,这其实远比痘疫、肺痨之类要好防护。我由此猜测,居巢当时的问题出在水或者食物,定是两者其中之一。”
她话一出口,邱陵当即表态道。
“黑月杀入溟山前,已与孝陵王叛军苦战数月,当时的居巢乃至渂江一带说是血流成河也不为过,而后洪水断路、粮草供应不及,营中已是弹尽粮绝,不论是干净的水还是食物确实都很难获得。”
按照黑月那一半行军册录中的说法,当时的黑月军处境都那般艰难,被围困的居巢城中又该是何等惨状。古时战火往往与饥荒瘟疫相伴,人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往往会成为被饥饿驱使的陌生模样,同类相残、易子而食的事也常有发生。
秦九叶点点头,随即说出了自己心底的推论。
“我与姜姑娘深入湖底洞穴时,曾在其中见到某种巨兽的骨头,似有人为掩埋过的痕迹,且唯有大块脊骨被完整留下,其余部分不见踪影。起先我以为那是洞穴中流水冲蚀造成的,现下仔细想想,那灰堆和祭祀坑并没有类似的痕迹,何况就算有所侵蚀,为何会独独留下脊骨?而且如果那瀑布后的洞窟本就是作祭祀之用的,为何原本被供奉在水中的神明会被请入祭坛之中呢?”
答案或许简单而残酷。
因为那是被人吃剩下的骨头。
洞窟中之所以没有留下避难者的遗骸,是因为他们并不是被困死在洞窟中的。
黑月当年围攻居巢不下,又逢暴雨冲毁河道、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整个居巢深山犹如一座绿监水牢,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吃光了储备粮食后,在饥饿、恐惧与绝望的驱使下,某种原始的力量碾压了山民的信仰。在祭司的带领下,他们围着不断上涨的湖水举行了仪式,并最终亲手杀死了那圣湖中唯一的存在,一面痛哭流涕地咽下它的血肉,一面跪拜感谢神明奉献自己、拯救了它的子民。
如同传说中神明降下的诅咒一样,噩梦也就此开始。
不久后,吞下那巨兽血肉的居巢人纷纷发病、成为了嗜血嗜杀的怪物,在互相撕咬中死去,深山中的黄金古国沦为鬼哭狼嚎的人间地狱……
“这故事确实骇人听闻,可我仍然不明白,李青刀费尽心思想要告诉我们的难道就只是如此吗?”许秋迟眉头轻轻蹙起,瞧着竟有几分他那兄长平日里断案沉思时的样子,“就算一切当真如你所推论,那便是这秘方的起源,又意味着什么呢?李青刀早你二十年知晓此事,却也没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当然重要。”秦九叶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坚定严肃,她望向邱家兄弟、一字一句说道,“这意味着我们要战胜的并非什么虚无缥缈的诅咒,而是有迹可循、有理可依的存在。即使当年许青蓝对此束手无策、左鹚以失败告终,就连黑月大军也只能焚山以绝后患,但它仍然是可以被战胜的。”
她的言语相对克制,并没有过分渲染自己的情绪。但只有她自己明白,知晓这一切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
当初在船坞的时候,她与滕狐都曾一度陷入困局,那种面对未知恶疾的无力感有时会让人生出一种错觉,觉得这种东西太复杂、太诡变、太无常,几乎不像是这个世界应该有的东西。而这种感觉在她步入那深山迷障中后又被无限放大。她能理解那些山民对所谓“神明”的恐惧和无力,在她穿越那不见光亮的黑水时,心中的压抑与窒息也达到了顶峰。恍惚间,她觉得自己好似真的是在和神对抗、打一场注定不可能取胜的恶仗。
但这一切都在那个诡谲阴暗的洞窟消散了。
她的眼前是真实过往留下的痕迹,脚下踏着的是那“神明”的骨头,所有的一切都在她的触摸中变得坚实起来,告诉她没有永恒不灭的神明。
就算这世界上真有所谓永恒不灭的存在,或许也只有毁灭本身。
“天道法则最重要的便是平衡二字。一样事物纵使再强大,但它所在之地附近一定有可以制衡它的另一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从前采药人进山被毒虫毒蛇咬伤后,往往可以就地寻到解毒的草药。所以一路上我都有收集许青蓝记载过的一些草药……”
秦九叶说出了自己的结论,许秋迟对此却依旧表现得不太乐观。
“可如果你试遍了这些药草,仍然未能得到答案呢?毕竟如你所说,不论是当年黑月军中的左鹚,还是我的母亲,或许都已走过相同的路。你又凭什么认为,当年他们没能寻到的解决之法,你就能寻到呢?或许你要找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可若它真的存在呢?如果我们甚至曾经接触过它,只是没有认出它来呢?”秦九叶踟蹰片刻,还是低声说道,“我坚信秘方有解决之法,还有一个原因。敢问督护可知晓,当年黑月焚山前,是否有集中处理过那些病人的尸体?”
黑月的事曾是不可触碰的禁忌,但事到如今,三人之间早已不似当初立场不同、相互猜忌,而是在困局中渐渐变得默契坦诚。
邱陵只沉吟片刻,便开口道。
“我这些年辗转出入都城,也是为了搜寻当年居巢一战的相关记载。听闻为了防止居巢事态恶化,当时的闻笛默曾下令将病死之人的尸体集中在大坑中填埋。战时诸事混乱,毒瘴毒虫密布的地方又恶疾无数,便是左鹚也分身乏术、无法亲自督管一切事宜,士兵只负责执行军令,万人坑周围方圆数里内不得有人进出,是以除了当时领命的士兵,旁人并未亲眼所见其中惨状。”
秦九叶点点头,顺着对方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我阿翁曾是黑月传信兵,最后的任务是将信报送出溟山。根据我与姜姑娘此次进入居巢的情况来看,在河道泛滥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在深山中,而山中又有黑月驻守,阿翁逃出却没有被守军发现,很可能是穿过了填埋过尸体的无人禁区,而我就是在那途中被他救起的。当时居巢形势之险恶,我阿翁是知晓的,但他还是将我带在了身边、抚养长大。”
她本不想提起这一切,因为一旦提起,秦三友那张死前青紫浮肿的脸便会出现在她眼前。
但她还是咬牙说了下去。
“而自我有记忆以来,虽从未有过什么发病症状,但一直体弱多病,身量也比同龄孩子瘦小许多,这许是因为曾经感染某种恶疾的缘故。假设我阿翁真的是从大山里、甚至是万人坑中将我救起的,他不是医者出身,躲避战乱回到绥清也是一路艰难,更不可能寻人为我调理治病,但我却活了下来,甚至长大成人,这是否说明……”
她方要继续说下去,却突然被一旁的邱陵一把按住。
“秦三友已经不在,不论你的猜测是什么,都注定无法被证实。”
秦九叶望见了邱陵面上的神色,知道对方显然已经猜到她要说的话是什么了。
她之所以猜测关于秘方的解决之法或许就在居巢,除了有身为医者的经验考量,还有一条更隐秘的、关于她自身的理由。
先前观察发病的和沅舟时,她便有过短暂疑惑,那便是康仁寿的血对发病的和沅舟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李樵却总能在喝下她的血后迅速恢复神智。她起先猜测这是因为对方体内晴风散的作用,或者是秘方对不同之人产生效力的不同,亦或者是公子琰给出的那份秘方有不同之处。但在得知关于秦三友的过去后,她又有了另一种猜想。
得过痘疫且存活的病人往往不会再次染病,这是因为生过这种病的痕迹停留在了他们的身体中。而她的血对压制秘方有奇效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她自己也曾是病人之一呢?
“那位谈大人同川流院有些往来,眼下这艘船也并非密不透风之所,就算只是猜测,小叶子也还是要慎言。以免让别有用心之人听了去,倒会误解你已身怀破解之法。”
在邱陵阻止她继续说下去后,许秋迟也出言提醒。
出发前对方就曾问过她是否要追寻自己的身世,说明那晚柳裁梧所说的话他也是知晓的,他猜到了秦九叶的推测,此刻制止她说出口,是因为他们现下身处江湖蛮荒之所,而那公子琰是个行事极端之人,得知此事会如何动作?说不定会直接将她抓走做试验。
只不过……
“就算我的猜测是真的,这一切终究治标不治本,李樵并没有因为喝下我的血而彻底摆脱那种怪病,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秦九叶说完这一句,有些疲惫地窝回床榻之上,没有留意到一旁的邱陵听闻此话之后微妙的表情变化。许秋迟瞥了两人一眼,很是不合时宜地评论道。
“似秦掌柜这般甘愿以身入药之人也是少见。若是全天下都能怀揣这样一颗慷慨仁慈之心,我看那秘方不解也罢,反正总有自愿牺牲之人。”
果然,他话一出口,一旁的邱陵当即皱眉喝止道。
“人命关天的事,怎可胡言乱语?”他说罢又望向床榻上的女子,语气缓和下来,“此番来到郁州,本意也是不想被那丁渺牵着鼻子走,想着要另寻它路斩杀对方计划,就算收获不如预期也不必气馁,总归是离真相更近一步的。”
听到邱陵提起丁渺,秦九叶面上神情不由得一顿。
“其实早在南下郁州前,我便时常在心中想着,是否会在居巢之行中遇见丁渺或是发现对方曾经出没活动过的痕迹。因为如果李青刀标注的地点便是秘方的起源之地,那散播这一切的人很可能最开始便是从那里得到的秘方。但这一趟走下来,我几乎可以确定,不论是居巢腹地还是那处洞窟都荒芜很久,既没有旁人在其中活动过的证据、也瞧不见任何秘方存在过的痕迹,所以丁渺手里的秘方也几乎不可能是从那个洞窟中得来的。”
如此说来,便还有另一种可能……
“你口中所说,我倒是有一个猜想,只是眼下还无法得到证实。”邱陵心中显然也有所纠结,但最终还是开口道,“按照左鹚在信中的说法,当时黑月四君子分别保管了关于秘方的一部分秘密。我父亲手中是黑月的行军笔录,左鹚手中是研究秘方的笔记,李青刀手中则是秘方起源之地的地图,那闻笛默呢?身为当时的随军督监,他代为保管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起初的疑惑渐渐转为惊愕,秦九叶显然觉得心底那个答案太过离奇,尤其当着邱陵的面越发有些说不出口。但一旁的许秋迟显然并不顾忌这些,当即开口替她说了出来。
“狄墨手里的东西很可能就是秘方。”
此言一出,整个船屋瞬间陷入死一样的寂静。
狄墨曾是黑月四君子之一,而天下第一庄所在的夷春其实就在渂江上游、离溟山并不远,狄墨蜷缩于天下第一庄中,就好似特意守在居巢附近日日窥探一般。如果秘方当真在狄墨手中,对方一定会将这样东西秘密保管,寻常人不可能接触得到。可若丁渺便是继公子琰后的新一任影使,那一切便都说得通了。
细细想来,那丁渺虽明面上出身书院,却对天下第一庄的事了如指掌。而曾几何时,那位被江湖朝廷两道追杀的山庄前影使、如今川流院的主人,不也是以书院身份做明、山庄影使身份为暗吗?
但一切若当真如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另一个迷思。
如果黑月四君子当时已见识过这种东西的危险可怕之处,是出于避免重蹈覆辙的意图才会分别保管秘密,那便应当竭尽可能销毁关于这种怪病的一切才对,为何还要特意留下所谓的秘方、亲手埋下隐患呢?还是说那四个人当年也曾有过某种私心,而那私心才是酿成如今这场大祸的真正源头。
这世间最经不起审视的从来不是丑陋的面容、不堪的场面、破碎的理想,而是人心本身。
秦九叶下意识不愿相信这种可能,更无法开口说破一切,却在抬头的一瞬间看到了邱陵面上沉重的神情。
秦九叶知道,她想到的答案,邱陵也想到了。
“这种猜测或许只有在与狄墨对峙后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了。”
邱陵这厢说罢,许秋迟却另有一番想法。
“除了狄墨和丁渺本人,我倒是觉得还有一个人或许也是知情者。”
抬眼望了望窗外一闪而过的茂盛竹林,邱陵当即反应过来。
“你是说公子琰?”
许秋迟不知想起什么,不动声色地飞快瞄了秦九叶一眼。
“不错,正是公子琰。说来我与陆子参落水,还是川流院的人第一时间找到了我们,当时……”
他话还没说完,已被邱陵冷声打断。
“公子琰绝非善类,川流院也不是什么正义之师。凡事还是三思而后行为好。”
尽管早已料到会是这般情形,许秋迟面上还是浮现出几分幸灾乐祸的笑,末了故作遗憾地摊开手道。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还要重返那居巢古城遗址再探一遍吗?”
他的话瞬间便被邱陵驳回。
“李青刀留下的地方已经寻到,有何必要再探一次?而且我们救人离开的时候大水已经冲垮上游山口,大量泥沙流下,不到几日就能将整个山坳填埋成平地。到时候莫说一个洞窟,就是居巢旧城遗址只怕也难再见天日。”
许秋迟又恢复了有些懒散的模样,示威般凑到秦九叶身旁开口道。
“我只是有些好奇,如果一切真如小叶子所说,秘方的源头是那被分食的慑比尸,可那慑比尸身上的疫病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秦九叶未察那两兄弟之间的暗流涌动,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只能说,那慑比尸或许也并非一切的源头。”
“那源头在哪?”
秦九叶眼前不禁浮现出潜入那黑湖湖底、游入洞窟前那匆匆一瞥。
“那就要看那慑比尸在成为慑比尸之前,到底发生过什么了。”
居巢人信奉山灵,相信人只有生活在灵气丰沛的地方、族群才能繁衍兴盛,除了每年定期与大山外的人交易赤金,居巢确实算不上是个喜同外界通行交流的古国,外界也少有人踏足其中,所以关于那溟山深处才会有那么多神秘古怪的传说。
而她当时潜入黑水之下看到的崖底沉船,确实也不是郁州一带的形制。何况根据四周地形来看,整个居巢古国所在的位置四面环山,那处圣湖应当与外界并不相通,又怎会有那样一艘船沉在那里、甚至看上去已沉寂数百年呢?
或许在过往漫长岁月中的某一日,曾有过一个真正知晓全部奥秘之人。那人带着所谓的秘方搭上了那艘船,然后天有不测风云,那艘船连带着船上载着的秘密一起沉入水底,在百年之后的那场洪水中顺流而下,停留在了因地势变化而形成的深山湖泊中,又过了不知多久,一尾觅食游过的龙鱼吞噬了那个秘密,自此掀起了这场有关秘方的潮起潮落。
只不过一切的探究都将止步于此。
伴随着大水冲毁淹没有关居巢的一切,那秘方的终极源起也将连带着湖底的沉船一起,永远消失在黑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