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她脸色渐渐苍白,努力回想着那天。她该是进错了房,房里点着香,开始没觉得什么,后来神智迷蒙起来,晕晕沉沉又难受,迷迷糊糊着,好似有个人到了身边,她抓上了那人的手
“香炉?”于氏皱眉,刻意去看詹铎,见他脸上并无表情,完全猜不出在想什么。
袁瑶衣点头,声音弱小了些:“对,夫人让人去查查,里面是否有问题。”
现在想起来,要不是香炉有问题,何至于她会稀里糊涂、神志不清?而且她问阿素打听过,自从出事后,那间屋子便被封了,谁也不许进去,更不许提此事,那么,香炉就一定还在。
“你,”詹铎眼帘微垂,注视上女子小小的脸庞,“真要查?”
到了这里,他如何还看不出她想做什么?
袁瑶衣看他,轻颔了下首,抿抿唇没说什么。这件事对詹铎来说实在无足轻重,要做的无非就是安置好她;而她不行,说不清,便永远是个算计着往上爬的心机女子,自毁名誉,也抹不去别人眼中的轻蔑之意。
有婆子得了于氏的示意,离开了这儿,显而易见是去找那个香炉。
场面一时鸦雀无声,一通来回,已经过了晌午,没人提什么午宴,只想着看这闹剧的结果。
香炉还没找来,倒是去兴安街的人回来了,并带回了一个少年。
袁瑶衣认得那少年,便是驿馆郎中的小学徒,进来周家这样的地方,显得很是拘谨,半弯着腰不敢抬头。
于氏自然得问问,得到的结果和袁瑶衣说得一模一样。至于媚花散的事儿,家仆则小声在于氏耳边说了,别人并未听见。
于氏的脸色瞬间沉了几分,往周巧月那边扫了眼。
“姑母,怎么了?”纪映娘问了声,因为她正好站在周巧月边上,猜不出于氏是不是在瞅她。
“夫人,我这里还有样东西。”袁瑶衣往前一步,不给于氏喘息的机会,从身上掏出一块帕子,往前一送,“这是那日,我在房中捡到的,夫人掌管府里,想必能找出是谁的。”
方方正正的一面罗帕,在角上绣了一枝桃花。
那日她些许清醒后,踉跄着往屋外跑,脚下踩到了这方帕子。后来捡起来一直藏着,心知一定与自己出事有关。
于氏僵硬的扯出一个笑,接过那枚帕子:“府里这么大,待我细细查下。”
这时,派出去的婆子回来,手里捧着个精致的香炉,正是从那房中取来的。
袁瑶衣轻叹一声,而后转头看去人群,清亮的眼睛盯上一个人:“帕子是她的吧?”
人群中,那女子瑟瑟一抖,瞪大的眼睛中全是不可置信。
第12章 第 12 章
随着袁瑶衣的抬手一指,所有人的目光亦循着看了过去。那里站着几个女子,全是周家的姑娘。
姑娘们登时神色各异,有的愤怒,有的懵然
“袁瑶衣,你什么意思?”周巧月脸色一白,她站在前头,怎么看袁瑶衣的那根手指,也是指向她的。
袁瑶衣面上倒也平静,软唇动了下:“姿姑娘。”
“什么?”周巧月一怔,随之身形一侧,便显出了一直站在她身后的庶妹。
周巧姿低着头,双手紧紧捏在一起,能看出她浑身在抖。
四下响起窸窸窣窣的低语声,说怎么会是她?这个周家大房的庶女从来懦弱胆小,说话声音更不敢大一点儿
于氏现下头疼的很,可詹铎在场,也只能继续往下说:“瑶衣,一枚帕子而已,怎么确定是姿儿的?”
袁瑶衣料想事情不会顺利,周巧姿是不受待见的庶女,但到底称于氏一声母亲。面子上,于氏是会袒护,更何况牵扯算计詹铎,大房怎会愿意背上这个罪名?
“原本我也不知道,直到我第一日去学塾,下学时在游廊上碰到过周巧姿。她当时抬袖子时,露出一截内袖,上头绣着一模一样的桃枝。”
她面上平静,心里波澜起伏,至今记得当时的震惊,好容易才压下。那时,纪映娘不明就里,走回来讥讽她是准备帮周巧姿吗?
“没有,我没有!”周巧姿哭出声来,几步跑到于氏面前跪下,“母亲给姿儿做主。”
见状,周巧月脸上嫌弃:“哭什么哭,有没有做过,母亲会还你公道,如此没有规矩。”
如此行为无状,倒连平常人家出身的袁瑶衣都不如。当然,经此一提,她倒也开始回想起当日之事。
袁瑶衣一直等着于氏说话,她不可能支使人去周巧月房中搜找迷香和那件衣裳,只能是于氏决定。
余光中,身旁的詹铎笔直站立,不言不语的看着这一切,不知在想什么。
“夫人,不信我吗?”她轻声道,明明是简单一搜就知道的事,于氏迟迟不开口,只能说明心中有顾忌。
“我看见过。”一声清脆的女童声音传来。
接着,裹着红色裘绒斗篷耿芷蝶站出来,指着于氏手里的帕子:“我看见过周二姑娘的袖口,有一模一样的桃花绣。”
袁瑶衣看去前面小小的身影,着实没想到耿芷蝶会站出来为她证明。她以为小姑娘知道了她的身份,会避开的。
“事情很简单,去二姑娘房里找找不就好了?既然瑶衣姐姐房里可以搜,别人的当然也可以。”小姑娘眼睛清澈,回头来看向詹铎,“这样才公平是吧,铎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