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到了地方,禅房的一面墙上是大大小小的抽屉,上头标写着里头药材的名称。寺里僧人也会生病,这些便是以备不时之需。
袁瑶衣依照着祖父的方子,一样样的将药取出,仔细着分量的大小。
她手里利索,很快就配好了两副药,便又急匆匆的往回走。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
连婶寻了过来,捎来一个信儿,说是詹铎让她们晚上宿在寺里。
住在哪里都一样,袁瑶衣对这个并不在意,她这边要忙,便让连婶先回去了后面客房。
把药交给了婆子去熬,这想尤嬷嬷带着袁瑶衣进了屋去。
屋中烧着炭盆,整间房被烘得暖融融的。袁瑶衣见老夫人还在睡着,身上搭盖着厚实的被子,瞧着还没开始发热。
从屋中出来,她去了烧水间,去帮着熬药。
“娘子莫要动手,这些交由我们来做就好。”尤嬷嬷忙阻拦,现在心中除了感激,再就是欣赏。
袁瑶衣不在意一笑,拿筷子去搅着药罐:“这些我都做习惯了。”
在她的翻搅下,原本要冒出来的药汁儿重新平静下,在药罐中轻轻沸腾。
药熬好了,尤嬷嬷倒进碗中,亲自端回屋中。
袁瑶衣仍留在水间,她在准备第二副药。前一副药会比较猛,直接压住病症,而这第二幅就比较温和,帮着人调理身体,也有平和病症的功效。毕竟老夫人年纪在那里,药效太猛身体会吃不消。
等到第二副药熬好的时候,她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
把药倒进碗里,她给端着送进屋去。
屋中有说话声,是老夫人已经醒了,正坐在床上,边上尤嬷嬷讲着傍晚时发生的事。
见着袁瑶衣进来,尤嬷嬷忙笑着道:“老夫人,就是这位娘子,给你配了药,又帮着熬好。”
说着,就伸手接过药碗,顺着将袁瑶衣往前一推。
“却是多谢娘子了,”老夫人花白头发,和蔼一笑,“人老了,身子真是不中用。”
袁瑶衣跟着一笑:“谁都会有个大小病痛,老夫人没事就好。”
这话逗得老人家开心了些:“你叫什么?”
“袁瑶衣。”
老夫人点头,夸了声:“是个聪慧又讨人喜欢的。”
“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袁瑶衣见人没事儿,倒是放了心,“若是老夫人哪里觉得不爽利,就让人去后面客房中唤我。”
“你要走?”老夫人微微一笑,眼睛往尤嬷嬷看去。
尤嬷嬷会意,上前了一步:“娘子辛苦了,老夫人给你准备了谢礼。”
袁瑶衣听了,不禁往桌上看去,果然有个精美的盒子。必然,里面会放着银两之类。
“好,那便谢过老夫人。”她笑着应下,遂在几双眼睛注视下走去桌边。
她手伸出去,端起了盒子旁的一碟点心。盒子她当然不会要的,她不过帮了一点儿小忙,又不是投机的商贾。这碟点心做得精致,刚好拿回去和耿芷蝶一起吃。
似是没想到她如此,老夫人先是一怔,而后脸上起了笑容:“你喜欢就好。”
等袁瑶衣离开后,尤嬷嬷将第二碗药给了老夫人服下。
过了一会儿t,外头伺候的婢子走进来,垂首恭谨道:“老夫人,大公子来了。”
老夫人才喝下药,闻言脸上很是惊讶:“谁?铎哥儿?”
话音才落,屋中便进来一道高挺的身影,对着她道了声:“祖母。”
“你真的回来了?”老夫人身子往前探,生怕是自己眼花,进来的不是自己的孙儿。
詹铎站直,往前一步,淡淡道声:“是我。”
第28章 第 28 章
邺国公府的老夫人卢氏, 是半月前来的延乐寺礼佛。寺里专门提供了一间禅院,供这位诰命夫人居住。
前几日平静的禅院,在今日却热闹起来。无他, 是公府大公子来了寺里。
禅房布置得舒适温暖,比不得公府的房间宽敞,倒也样样齐全,尤其,跟过来伺候的人不少。
尤嬷嬷指挥着下人泡茶端水,脸上一片喜气:“公子这厢一来,老夫人的病症立时就好了。”
“多嘴, ”詹老夫人扫了一眼尤嬷嬷, “我这好好的身子,哪有什么病症?”
詹铎听了,便往祖母的脸上看去,只是觉得人说话有点弱,看面色倒是没什么:“我是下船后,从当地官员口中才得知祖母在这里。只能办完事过来,不想这样晚了。”
詹老夫人笑,看着坐在床边绣凳上的孙儿,眼中掩不住的自豪:“公事重要, 只是你这么久也不给家中写信, 哪怕回京,我这个做祖母的也不知。你这孩子, 叫我如何说你?”
“先前在闳州府, 有件事要办, 确切时间定不下,就没跟家中说。”詹铎简单道。
延乐寺是佛门地, 外头的事基本不会传进来,尤其是杀戮之事。
“我没有责备你的意思,”詹老夫人叹了声,语气中有抹意味不明的惆怅,“你打小有自己的主意,有些事都过去了那么久,你总不能一直和家中这般生疏吧?”
房间静下来,尤嬷嬷挥挥手,几个伺候的婢子退了出去。
詹铎手搭着桌沿,一套绯色官服衬得人着实俊美,只是脸格外清淡,并没有见到亲人的欢喜感。
“我记下了。”他淡淡道,也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