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瑶衣> 第154章

第154章

  一直到亥时,她已经记了满满一张纸的药材。
  这时,院中有了动静,是詹铎回来,接着,正间有了开门响。
  袁瑶衣看着手里的纸,想着若是詹铎不唤她出去,便明天再交给他。或者他用不上,因为他很多时候有他自己的打算。
  不过,他既说了让她参与这件事,她便做好自己的,于药材这种事,她更懂一些。
  正想着,房门被敲响,哒哒声在安静的室内格外明显。
  袁瑶衣往房门看去,上头的糊纸上映出一方影子。她从桌前站起,遂走过去将房门拉开。
  外头站着的正是詹铎,身形颀长,头顶几乎够到了上门框。
  她的鼻尖嗅到淡淡的酒气,来自于他身上。不由,脚跟就想往后移
  “瑶衣,”詹铎抓住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退意,嘴角勾了个弧度,“有红豆甜薯汤,出来吃吧。”
  他的身形在门外一让,示意去外间的桌子。
  袁瑶衣顺着看过去,看见了桌上一个手提竹筒,然后还有t两只瓷碗。
  见她不说话,詹铎又道:“是上元节在前面街口摆过摊的那对夫妻,他们摆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了,我回来正好看见,便捎了些。”
  袁瑶衣听着,她知道那个糖水摊儿在镇中那儿,离家这边有些距离。再者,詹铎明明去了巷子的另一头,怎么看这路都是反的。
  “我帮你盛出来。”詹铎道,然后从门前离开,去了桌边坐好。
  袁瑶衣还站在门内,而后抬步走了出来。
  她才走到桌边,便闻到了甜汤的香气,红豆香、甜薯香,正软软糯糯的盛在碗中。
  “世子,我写了一份药材单子,是我家以前的药堂都会备下的。”她道声,将写好的纸往前一送。
  詹铎放下手中勺子,接过那张纸,上头写着密密麻麻的字。其实,不用严格的眼光来看,她的字进步了不少。
  “坐下说,”他眼神示意旁边的凳子,随后看着手里的纸,“这些就够了吗?”
  纸上墨迹尤带湿润,残留着淡淡墨香,单看那排列整齐的药名,便知她是用了心的。
  袁瑶衣拖了凳子坐下,那张药单在詹铎手里,他是在认真的看:“这些只是常用的,若说是更大的药堂,自然会备有更加名贵的药材。”
  她说着的时候,手边送来一碗甜汤,是詹铎给她推过来的。
  詹铎颔首,看着药单:“太名贵的并不需要。一间初开的药堂,还是在小镇上,自然是准备这些常用药材。”
  余光中,女子正安静的拿汤匙搅着甜汤,脸微垂,一副乖巧模样。
  “因为是普通的药堂,没有背景,所以会引着那些人注意,是吧?”袁瑶衣小声问,正如当初,那个所谓的茶商盯上姨丈。
  像那种大商人,他们是不会打主意的,容易出事,所以这些小商贾便成了他们最好的目标。左右,碰上那种无能官府,正好也能做个替罪羊。
  詹铎看她,她说的正是他所想的:“对。”
  袁瑶衣点点头没再说话,安静的吃着甜汤。
  这家的甜汤真的好吃,又软又甜还很香,难怪楚娘一直惦记。喝下之后,整个人觉得暖暖的
  暖的?
  袁瑶衣看着自己快空了的碗,又看去桌边的竹筒。
  从糖水摊儿回来,路上需要一些功夫,而且现在天冷,既是糖水装在竹筒中,也会很快凉透。现在糖水还热着,难道
  她看向搭在椅背上的斗篷,他将竹筒裹在斗篷下带回来的?
  “除了药材,你觉得还需要什么?”詹铎问。
  袁瑶衣回神,对上他的目光:“有一个坐诊的郎中,有跑腿儿的学徒,一间官府批准的门面。”
  “好。”詹铎颔首应下,嘴角淡淡带笑。
  终于,他和她可以这样坐着安静说话,哪怕是说些枯燥的药材名。也因为这种最平常的说话,让他更看到她的好多优点。
  她其实知道的很多,有的甚至连他都不懂。
  “瑶衣,”他开口,将自己面前的甜汤推去了她手边,“三日后南下采购药材,我们一起。”
  或者,如杜明孝所说,他放下他的高高在上,会更容易与她走近。
  第60章 第 60 章
  人都说, 过了上元节是年节的结束,也是新一年正式忙碌的开始。
  这一点,在厚山镇这个小地方同样体现的淋漓尽致。开始新一年的忙碌生计, 人的交往走动变多,听到的新消息自然也就多了。
  比如,京里来到镇上的一名三品大员,任职枢密院的枢密使,詹铎。
  要说这样一个人物来此,定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吧?并不是,是官家让他来修建河道, 除淤固堤。原因是, 他办砸了官家交代的差事,并且擅自回京,既如此,参他的本子必然不少。
  甭管之前他有多了不起的战功,即有过错,一道旨意下来,他只能遵从。
  “估计这件事办好了,就能回去吧?毕竟堂堂三品大员,还是邺国公府世子。”茶肆中, 客人讨论着。
  同伴接话:“说不好, 指不定他京中的事务已经被他人接手,等回去正好降职。咱们这个朝廷, 权利还在那几个老臣手中。”
  来送水的茶博士听了, 笑着插了一嘴:“听说来了两日了, 这位大人就是不露面,只住在私宅中。”
  茶摊儿在河边, 搭得简易,两三张旧方桌,一个烧水炉子,一盆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