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等差不多的时候,她敲了下门:“公子,岳家大哥给你的衣裳。”
话才说完,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拉开。
袁瑶衣没想到这么快,吓得忙背过身去,手里攥着衣裳一送。待手里一轻,便知道衣裳被詹铎给拿走了。
她不由舒了口气,回来往门看了眼,发现门敞着一条缝,并没有关紧,里面的光透出来一些,落在门前那儿。
“瑶衣,你看这”
过了一会儿,屋里传出来詹铎的声音,似乎语气中还带着笑。
袁瑶衣手往门上一推,门上便朝里面开了,于是也就看见站在屋中的男子。
待看到他身上的那套衣裳,她明白上来,为何方才他的话中带笑。着实是他身形太高,岳大哥的衣裳穿在身上,袖子短、裤腿儿短,显得好生滑稽。
“行吧,先凑合着吧。”詹铎一笑,然后像故意似的,伸开自己的双臂。
然后,那件上衣袖子直接到了他臂弯处。如此,倒像是当初在盆龙村口,那些在水泽里摸蛇尾根的孩子们,短袖短裤的。
袁瑶衣何曾见过这样的詹铎?不但一身乡下粗衣,还极为不合体,让人看了不由想发笑。
“瑶衣,”詹铎看着她,细长的眼睛眯了下,“你是不是想笑?”
袁瑶衣对上他的眼睛,他的神情是很认真的问,偏偏身上衣裳穿得又滑稽
“你就是想笑。”詹铎眼神中带着笃定。
“那个,”袁瑶衣别开视线,让自己的唇角压下去,“我烤了红薯,应该已经熟了。”
她蹲去火盆旁,拿铁钩将上头的木炭拨开,下面是燃尽的炭灰,再将炭灰拨开,便看见躺在那儿的红薯。
因为以前在家里烤过,她熟练的拿铁钩一挑,那圆滚滚的红薯便被勾了出来,掉在铺好的稻草上。
她伸出手指轻轻去碰了下红薯的外皮,指尖立时感受到烫意,倏地收了回来。
“我来吧。”詹铎弯腰,从稻草上捡起一个红薯。
他坐去小凳上,开始给红薯剥皮。身上是不合体的粗布衣,明明红薯是烫的,他偏偏就能面不改色。
第64章 第 64 章
雨下不停, 淅淅沥沥的不急不慢,虽然带着寒凉之气,却也有些许春雨的柔和。
门扇开着一些, 可以清晰听见外头的雨声。
“公子要不要看看三七?”袁瑶衣从旁边拿起药材,手往前一送。
詹铎正剥着红薯,闻言往她手里一看:“你觉得好便行,我对这些到底不懂。”
不懂药材,但懂得药材的重要,那真是关乎着人命。
“那会想收吗?”袁瑶衣又问,声音中带着试探。
她当然觉得村里的药材不错, 难得的是量也大, 而且村民实在,给的价格比镇上药铺公道。
当然,除了这些,其实还要看詹铎的意思,毕竟需要他开口定下,这件事才能成。
詹铎剥好一个红薯,手臂从火盆一侧伸过来:“剥好了。”
袁瑶衣放下药材,接过了红薯。
红薯烤得火候刚好,软软香香的, 外皮去了后, 里面是橙红的薯芯,只看那冒出的汁水儿, 便知道有多好吃。
她看去詹铎的手, 细长白皙的手指沾了柴灰, 指肚上抹成黑色
“还有一个,你吃吧。”她示意稻草上的那个红薯。
詹铎应下, 伸手捡起剩下的那个:“都收下吧,边城那边缺少药材。”
之前在水师营,他只知道自己营中的情况。直到进了枢密院,掌管了全国所有军机,才知道各地军营的情况,朝里播发的物资,能送去军营中的还不知才剩多点儿?
这些事,可能有人追究过,只是上不到京城便会被人摁下,久而久之,那些人也就失望和麻木了。
至于这些三七,他的确是想多收。所谓有备无患,和北诏的仗迟早要打,总好过到时候手忙脚乱。
袁瑶衣听了,道:“那明日跟他们定下?”
她心中高兴,一双眼睛便格外清亮。
“好。”詹铎颔首,火光中的面庞柔和。
袁瑶衣嗯了声,便低下头,安静的咬了一口红薯。
红薯温热,咬在嘴中软乎乎的,甜蜜在口中蔓延开,整个人感觉到暖暖的。
她往对面看了眼,詹铎同样在吃着红薯。
他的头发没有了昔日的规整,落下几缕在额侧,眉眼柔和的低垂着,脸庞的疏冷褪去,那模样竟是出奇的夺目。确实,单看他的外貌,并不像是征战过沙场的武将,实在的是芝兰玉树的世家子弟。
当然,身上极不合适的粗衣,着实有些滑稽。
露出的两条小臂,肌理分明,薄而有力,右臂处有淡淡的伤疤,那是在闳州时留下的。
袁瑶衣收回视线,继续咬着红薯吃。
从最开始的那场意外,到现在,她到底和他绑在了一起。
夜里,袁瑶衣睡在床板上,詹铎在墙边铺了些稻草,打算睡在那儿。
蜡烛熄灭,屋里陷入黑暗。火盆中残余的炭忽明忽暗,边上用木头搭了个架子,上头晾着詹铎的湿衣,经过炭火的烘烤,衣裳表面起了一层水气。
外面雨声依旧,屋檐上落下的滴答声很有节奏。
两人躺在各自的地方,却又离得很近。
袁瑶衣面朝里躺着,手指从被子下探出,然后去刮着粗糙的墙面。
她心中有种奇怪的感觉,便是有些事和她想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