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瑶衣> 第224章

第224章

  不知道是不是天太阴沉的原因,总觉得马上就会黑下来似的。
  袁瑶衣和玉莲从茶楼里出来,继续站去提刑院外。此时,不少人已经离开,留下些想等结果的人。
  而关永山的那队京畿营士兵,仍旧一动不动站在原地。
  这时,提刑院的大门开了,一个高大的男人从里面走出来,正是关永山。
  只见他下了阶梯,一手捞过随从递上的马缰,然后翻身上马,身形稳稳坐于马背上。
  众人的目光随着他,见他同自己的手下吩咐了什么,而后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迈开四蹄奔驰出去。
  看关永山去的是宫城方向,有人说他是去给官家复命。
  “复命?”玉莲小声嘟哝着,“那是不是案子审完了?”
  袁瑶衣不语,盯着提刑院,那两扇大门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关上;而京畿营的人也未撤走,仍旧守在这里。
  此时的提刑院,看上去诡异的安静,连惊堂木都没在响起。
  等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没有进去的人,也没有出来的人,就好像那座掌管刑罚的衙门是座空的、假的。
  不过,倒是等来了憋了一天的雨。
  那云彩好像终于承受不住,滴滴哒哒的落下雨来。
  剩下的人也陆续跑开,有人想避雨,也有人觉得今天可能和昨日一样,不会出结果。
  天是真的要黑了,不远处的茶楼已经点了灯。
  “娘子,要不咱们回去吧,明日再来。”玉莲撑开伞,往袁瑶衣头顶上一遮。
  袁瑶衣始终看着提刑院的大门,轻轻道了声:“再等等。”
  雨滴砸在伞面上,噼里啪啦的。
  起先,这雨下的还算慢,想来是憋了整整一天,渐渐地便大了起来,四周的景物开始模糊。
  围观的人早已走干净,那一队士兵换上蓑衣,仍旧守在提刑院外。
  “走,回去吧。”袁瑶衣轻叹一声,侧过脸看玉莲。
  即便有伞,裙裾还是能被雨水湿到。她只想知道詹铎如何了,可也不好总拉着玉莲等。
  玉莲点头,道:“说不准府里已经有消息了,毕竟国公爷也会打听的。”
  袁瑶衣笑笑道声好。要说詹韶康能听到些许消息是可能的,不过他应该无法插手,毕竟这件案子现在彻底闹大了。
  以詹家和纪氏的态度,现在或许巴不得和詹铎撇清关系。
  两人在雨中转身,踩着雨水往前走。
  才走了两步,就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
  袁瑶衣回头,看见雨中来了一辆马车,黑色的马踢踏着,停在了提刑院大门处。
  接着,大门里有人走出来。
  一个衙差在门台上撑开伞,回身接应着后面走出的人,将伞去遮到了对方头顶。
  伞下的男人一身官袍,因为光线暗,那身耀眼的绯色没了阳光下的夺目。他身子颀长,站在门台的边沿一顿。
  远远的,便能感受到他身上的冷傲气质。
  “娘子,是世子!”玉莲惊呼出声。
  与此同时,袁瑶衣已经迈步往前走,发丝上立时落上雨水。
  的确是詹铎,他从大门一出来的时候,她便认出他了。同时,她也看到了他双手腕上的铁镣铐。
  眼见她跑进雨里,玉莲赶紧跟上,擎着自己手里的伞去遮。
  可是才跑了几步,只见面前寒光一闪,接着便是一生毫不客气的呵斥。
  “大胆,往后站!”高大魁梧的士兵粗着嗓门,手里的银枪一伸,边挡住了两个女子的去路。
  袁瑶衣顿住脚步,秀巧的眉毛上沾着雨滴,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门台处。
  而那边,隔着一层雨幕,男子同样看到了她。
  詹铎皱着眉,袍袖下的手攥紧,稍一动,便带着镣铐的铁链发出响声。他眼睛半眯,隔着几丈远,女子纤弱的身形感觉摇摇欲坠。
  她怎么来了,是一直在外面等着吗?
  “大人,请上车。”一旁撑伞的衙差说t话还算客气。
  詹铎薄唇抿平,往下踩了一级台阶,下落的雨水瞬间染湿了他的鞋面。
  最后朝雨中的那柄油纸伞看了眼,他便上了马车。
  这一切,袁瑶衣都看在眼中,分明隔着不远,可她和他就是说不上一句话。她过不去,他过不来。
  她看见他进了马车,车帘一落便再看不见他。
  而这时,早先进去的那个皇城内侍走出来,同样上了那辆马车。
  没有很久,马车从提刑院门前离开,车轮碾压着雨水,辘辘前行。那些守了大半天的京畿营士兵,整齐列成两队,跟在马车后面。
  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袁瑶衣站在原处,看着马车离开的方向,小声喃喃:“他会去哪儿?”
  第92章 第 92 章
  雨越下越大, 街上空荡荡的,石板路上漫着水。
  从提刑院回到邺国公府,袁瑶衣下半身的裙子已经湿得差不多。
  她和玉莲进了边门, 就近站在廊下整理着。鞋子浸了水,脚又湿又凉。
  这些她并没在意,一路上都在想,詹铎去了哪儿?他明明审理案子,为何给他带了镣铐?
  那个内侍一起上了马车,是把他带进宫里了?是官家的意思?
  无数个问题在脑子里纠缠,就如同现在乱糟糟的大雨, 让人烦躁却又没办法控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