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闻言,连婶撇撇嘴:“你懂什么?大人他才没醉。”
重五拿着盘碗往盆里放,有些不服气道:“我送他回房的,看得分明。”
他可是跟在詹铎身边几年,人醉没醉他会不知道?
连婶越发笑出声,也不好多说,只道了声:“毛头小子,你以后娶妻成亲便明白了。”
洞房花烛夜,哪个新郎官会真醉?醉了的话,回屋去怎么面对新娘子?她又不是没听见正屋昨夜里的动静。
重五仍想说什么,可又找不出话来。
昨日的喜宴就是在县衙这处后院摆的,来了不少人,衙门里的,周家来的,盘龙村的,石头村的
日光斜斜照在这一处,眼看着今日又是一个艳阳天。
“重五,我有件事问你,”连婶往腰间扎了个围裙,仔细护着自己的新衣,“便是京城国公府,是否知道大人娶了瑶衣娘子?”
她是看着袁瑶衣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心里疼惜那个坚韧的女子。虽然欣慰她有了自己的归宿,但是总有些不放心。
说到底,还是那一对儿小夫妻的地位,实在相差太大。而詹铎始终是詹家的子弟,那层关系脱不掉的。
重五手里活计一停,单手摁着桌面:“大人前面给家里写了信的,说明了他与瑶衣娘子的事,相信老夫人和国公爷已经知道。”
他知道自己主子的脾性,一旦有了自己的决定,谁也不能阻止。
再者,像袁瑶衣这样好的女子,京城里的哪个贵女能赶得上?说不好听的,家中定下的婚事都是两个大族之间的利益,谁会喜欢谁呢?
像周夫人与詹韶康,便是让人唏嘘的一段姻缘。
连婶点点头,仍旧有些不放心:“瑶衣娘子背后没有母族撑腰,届时别被人欺负便好。”
“怎么会被人欺负?”重五像是听到多好笑的事情,单手掐腰,“瑶衣娘子现在是盘龙村的女儿,就连官家当初都知道盘龙村的事,曾专门写了悼文。咱们大人娶盘龙村的女儿,那是一段佳话。”
连婶听着,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当初,盘龙村的儿郎们跟着詹铎入水师营,后来与海寇海岛激战,死了大半。他既娶盘龙村的女子,合该是名正言顺的正妻,合该一辈子照顾好她。
至于詹家,的确也说不出什么。
“那便好,”她松了口气,“我就是觉得这小娘子以前太苦,怪叫人心疼的。”
重五继续干活:“詹老夫人的信来了,她并不反对,还让大人好好待瑶衣娘子。”
连婶这厢听到了詹家的态度,也算放下心来:“咱们该改口了,还叫什么瑶衣娘子?该叫夫人了。”
“对对,改口叫夫人。”重五笑着附和道。
十几张桌子的盘碗,收拾起来着实需要功夫,还有那遍地的酒坛。
“我去前面叫两个人来。”重五指指前院,想着去唤两个衙差来帮忙。
连婶道声好,抬头看看日头:“我回去看看。”
两人分开,一起去了县衙的前院,一个走过月亮门,回了院子。
只这一座圆形拱门相隔,里外完全不一样。
没了外面那杂乱的场面,里面简单而安静,也就是地上那些鞭炮的碎屑,还提醒着昨日的热闹。
连婶瞧着正屋门还是关着,便想着去叫一声,毕竟今日詹铎还要办一桩案子,不要耽误了才好。
于是,便端着一盆水,去轻轻推开了正屋的门。
外头已经大亮,然而屋中光线却略显昏暗。正中的墙上贴着大大的喜字,桌上摆得供品原模原样的在那儿,一对儿龙凤喜烛已经熄灭。
连婶往墙边走去,将铜盆放去盆架上。
“嗯”一声很细很娇的女子轻吟,从内室中传出,于一片安静中听得明显。
连婶浑身一僵,生怕手里的盆弄出动静来,继而让里面的人察觉到。她何尝不知道那声轻吟是什么?房中榻间的欢和事罢了。
她想着赶紧出去的好,便放轻步子往外走,才挪步,便听见里面更明显的动静,女子娇娇弱弱似哭的声音,床板的咯吱声。
好歹出了门去,人重新关上屋门,耳边这才静下来。
这时,重五大喇喇走进院子,指着外面就想说话。
连婶快走几步上去,一把拉上人就往外面赶:“那么多活儿,你倒是悠闲,快去收拾。”
“我?”重五疑惑的指着自己。
他哪里悠闲了?分明一大早起来就在干活儿。
外面的人在有条不紊的收拾着,而院子里的正屋,好像与这个世界隔绝开一般,一对儿有情之人沉浸在欢爱之中,如鱼畅游,水乳交融。
窗边的帘子被风轻拂,送进来些许外头的凉爽,然而并不能解决房中的热气。
袁瑶衣紧绷着,手指抠着被单,整个人犹如在承受暴雨的洗礼,拍打或冲击,一番连着一番,直至精疲力尽。
幔帐透进来微弱的光线,罩着的这一片天地仍略显昏暗,她的鼻息间全是属于他的气息,视线中是他颈上凸起的筋络,蓬勃有力。
最后的雷声轰隆滚过,耳边是一声愉悦的轻叹。他抽身而下,躺去边上,手臂一揽,将软软的她勾至身侧。
“娘子可还欢喜?”他问,声音低沉沙哑,昏暗中总带着那么点儿蛊惑的意味儿。
袁瑶衣枕着他的手臂,软唇微微张开喘息着。她闭上眼睛,权当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