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这位孟记者穿着灰色羽绒服戴着眼镜,和团队里的人看起来也是出门吃饭,没拿器材,一人手里还举着汉堡,拎着几杯不加冰的可乐。他热情地寒暄:“我们就住隔壁街酒店,也是出门逛逛,没想到竟然正好碰到你们。你们带的东西够吗?有需要帮忙的跟我说。”
  周羿客气地说:“都够的,谢谢您。”
  后来林珑得知这也是央媒的记者,跟当时国赛过来采访的是同一家,果然他就算临时遇上但问每个人的问题也都很有水准,很了解竞赛圈。不过也有分寸,简单问了几句之后赶紧让他们回去休息,临走前还说:“加油啊!国内所有人都在支持你们,我们相信只要正常发挥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的!”
  林珑这两天也会看论坛,这确实是目前网络上主流的说法,大家也怕给他们增加压力,越到最后越不提具体成绩,只说希望正常发挥。他们从酒店门口还没结束的那群人旁边经过的时候,欧文又看过来一眼,这次停留的时间更久一些。
  坐电梯上楼的时候白棣打趣:“真是引起罗伯特家族的注意了,我从来没见欧文这么关注过一个人。”
  去年他们来的时候,对欧文的印象是坐在金字塔尖、连美国的选手和媒体来搭话都平静依旧的人,身上有强者那种位居云端的气质,全程淡漠,虽然没有什么明显倨傲的举动,但那种淡淡的目下无尘就是很符合他的地位和性格。不像今年,大概经历了太多次意外。
  窦凯航和林珑走在一起,其他人也有意给他们让出空间,在房间门口分开的时候,他伸手进外衣口袋,拿出一小罐系着精致飘带贴着中文标签的、一看就是从国内带来的糖。
  他递给林珑,林珑仰脸朝他笑。
  虽然没有更亲密的接触,但两个人之间就是流淌着一种不同的氛围,白棣和薛阳都在后面啧啧啧,进房间的时候还听见薛阳问他:“是不是你们y大的学长毕业前开的那家著名的糖果店啊,下次去北城的时候也带我去买呗。”
  林珑回房洗漱后又整理了一遍各种证件,全都检查好后收进包里,带去赛场的资料全都由窦凯航背,她不用管,把东西收拾好后就上床,躺在床上刷手机。
  姚璐擦着脸走过来:“明天几点起?”
  林珑翻了个身,仰着眸子看她:“还七点二十吧,我看群里说还是八点下去吃早饭。”
  “嗯,那我定闹钟了。”姚璐调好手机定时,把窗帘拉好,然后也掀开被子上床,“安安晚安~”
  林珑伸手把床头灯关掉,也在手机上把闹钟定好,眼睛弯起来:“晚安哦~”
  第85章 终于要到去圣斯凯洛的这一天
  二十一号下午适应场地,林珑等人中午十二点半吃过饭就出门,世计协就在两个路口外,后面就坐落着世界赛圈都向往的圣斯凯洛礼堂,那是所有acm选手心中的圣地,年年岁岁见证着年度全球最高荣誉的诞生。
  今天蓝天白云,拂过耳畔的风带着沁凉的冬意。
  林珑穿着杏白长款羽绒服,帽子上两颗白色毛绒球在耳边一晃一晃,围巾拉到下颌,露在外面的半张脸莹润白皙。她走在街上,把手塞在窦凯航的衣服口袋里取暖,眼睛盯着不远处建筑物后已经隐约露出一点的礼堂轮廓。
  终于要到去圣斯凯洛的这一天。
  去年就是校庆日,和身边人以及远方的薛神第一次将这个愿望宣之于口。那时候他们年龄还不够,还只能在教室里透过直播看周羿在这里厮杀,再在得知结果后兴奋难止,许下跨越南北的稚嫩约定要一起去世界计算机竞赛的巅峰。
  而今,如约而至。
  礼堂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影,湛蓝的天空在此处像澄净如海的琉璃。
  最显眼的地方矗立着签名墙,非常引人注目的it风背景,每个人依次拿马克笔上前签下自己的笔迹。旁边有官方摄影师全程照相,也有许多教练举着手机录下选手们落笔的瞬间。
  广场上系着许多五颜六色的气球。蓝天白云,阳光人海,像极了国赛那天。
  却又比国赛更为盛大。
  林珑等人也排进队伍里,轮到的时候互相拍照。
  或许是因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国赛那时候也是拍照墙而非签名墙,林珑落完最后一笔下意识顿了一下,抬眸去看他们在这里留下的印痕。他们所有人签的都是姓名+id,“林珑annie”和“窦凯航kevin”并排挨在一起,旁边是薛阳和白棣龙飞凤舞的字迹。周羿沈步之和姚璐签得比较工整,或稳重或规矩都符合各人的风格。
  那几行中文在整面墙上熠熠生辉。
  是在那一瞬格外灿烂的冬日阳光,照在笔锋之上,广场在那一刻格外辽阔悠远,世界是一座梦幻盛大的花园。
  后来林珑接受国内采访回忆起来时形容那一刻:“那个时候还没真正进圣斯凯洛的大门,但是一种冥冥中的感觉已经来了。”
  签完名后他们去领参赛服,以及看一下被分配到的座位号。薛阳一拿到选手证件牌就笑:“哇,好吉利的66号啊。”
  “你们分在哪呢?挨得近不近。”
  林珑也比较满意:“在29,算是我们俩的生日月份组合吧。”
  周羿说:“我们在45,挺中间的。”
  那其实大家都隔挺远的,在赛场上可能都看不到。薛阳在阳光下伸了个懒腰:“顶峰相见吧兄弟姐妹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