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青山巍巍> 第61章

第61章

  裴钰清冷的声音让阿笙冷静了下来,她缓缓松开了抓住裴钰衣衫的手,敛了眉目,看着十分乖顺。
  “这件事上涉及皇帝,中间有那沿河府衙,下及流民,无论你做什么都如同蚍蜉撼树,难翻此案,不过白费性命。”
  是啊,在这件事上环环相扣的岂止一人,她即便搭上性命也不过是以卵击石。
  难道真的就这么囫囵着罢手么……
  裴钰见阿笙静了下来,缓声道:“明日你便动身回华清斋吧。”
  “可茉莉公主已经到了帝京,我要先去一趟……”
  “不用了。”裴钰的音色变得清冷,他靠着窗边站着,仿似要融入庭院的寂冷当中。
  阿笙皱了皱眉,原来几日前他所说的话是认真的。
  “我不会意气用事……”
  裴钰凝着眸子,那双一向柔和的双眸之中却不见半点笑意,这一眼望过来仿似隔了山海,拒人于千里之外。
  “阿笙,你自是有些小聪明在,但在裴氏,如你这般的人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裴氏的事还轮不到你插手。”
  自认识裴钰至今,阿笙何曾听过他这般冰冷的话,心中被浇了个透凉。
  “我……”
  “听懂了就下去吧。”
  裴钰的话不容拒绝。
  阿笙此时才深刻地领略到,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裴氏的家主,是那个受诸国世家供养之人。
  念及此,她握着的手又紧了紧,若此时退缩,她便永远不会被裴钰正眼相待,永远没有平视他的机会。
  阿笙尚未意识到自己为何会有那样的念头,便已经交叠着双手,躬身见礼。
  “家主,帮助茉莉公主我不止是为了裴氏,亦有自己的打算。”
  阿笙打直了背,眼中的湿润尚来不及干去,但言辞已然清晰。
  “家主不让我插手裴氏之事,我不管便是,但茉莉公主之事涉及我与裴王后的约定,我不会就这么放着她不管。”
  阿笙顿了顿,继续道:“再者我于华清斋的课业也不剩多少了,须得为自己谋个前程才是。”
  说完躬身一拜,方才转身离去。
  阿笙性子倔,这般言语相激都说不动她,裴钰颇为无奈。
  他微垂着的眉目扫了一眼案几之上的文册,开口道:“看着她,暂时不要让她靠近帝京。”
  “是。”
  暗仆离去,裴钰不由闭上了眼,听着此时庭中的风声,心中一片清明。
  第五十六章 名号苏三白
  汴水一带多商船,徐城有一个码头,水上交通方便,南来北往,汴水北上,经一片水岸城市,而后接淮水,从建成口岸再往东便是华清斋了。
  这一路很绕,但阿笙却还是选了走水路。
  阿笙乘坐的是一条商客一体的大船,船只在沿途的大口岸都会停靠一日,上下货物,这样一路往北,终点是在央国北面最大的出海口。
  那里也是目前商船北上能到的最远之地,再往前,便是寒州的地界,莫说商船,就连一般的官船都不敢随意往那去。
  这两个月的时间,她一直将自己放在水上飘着。
  一来,她要整理思路,当年她跟着黄字阶的先生去过许多地方,其中不乏多有农田耕地之处。
  因此她将记忆中央国乃至诸国的粮食产地、商贸岸口记了下来,盘算着西州的这条商道应该从哪开始。
  而另一方面,她将自己隔绝在水上,也避免自己冲动行事。
  阿笙做的这个客船上有一个戏班子名四喜。
  四喜班子跟着这船停靠的口岸,沿着河道上下的城镇演出,每个地方一日一场。
  他们原也不是央国的戏班子,来自陈国。
  陈国尚文,也爱戏,戏剧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国家发展得非常好。
  陈国天家爱听纳百官建议,民间亦有纳谏的专门寮所。
  因此民众随天家,敢言也敢演。
  这许多讽刺朝政阶级的戏目在那颇受好评,但这类戏目要求中正,写得好的还能被朝廷纳言,写的有失偏驳的便可能会挨板子。
  因此虽然民众爱看,但写的人却少。
  四喜班的班主喜姑见阿笙常在这船上,也不知究竟要去哪。
  见过一两回便对这个安安静静却敢一个人乱晃的小女娘生了兴趣,找了由头便跟阿笙聊到了一块儿。
  阿笙听喜姑讲了许多陈国戏剧的故事,比如那人才辈出的三越地区。
  又比如陈国学子但凡笔下有些功夫都会尝试拜师学艺,写写剧目,那鼎好的戏作家凭着几个戏便能身价倍涨。
  阿笙问她如今最时兴的是哪些种戏目,在喜姑提到富贵人家宅门故事的时候,阿笙心中不自觉生出了一个念想。
  夜里,阿笙左右难以入眠。
  她思虑着白日里喜姑的话,自己将笔墨摸索了出来,当下开始执笔,将苏家的案子换了个门第背景,写成了豪族的故事,洋洋洒洒写了下来。
  但阿笙知晓写剧目这种事她是外行,白日里又跟喜姑借来了他们用过的本子,仔细研究了行文规则。
  最后连轴着七日,除了吃喝,阿笙便一股脑子在自己的舱内写这个本子。
  那日,喜姑等人结束了霖州的演出,刚上船便见阿笙在自己的舱外候着了。
  “可是有事?”
  阿笙拿着自己手里的文稿,垂了垂首,略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样。
  她对喜姑道自己此前听喜姑道那戏作,颇觉得有意思,所以自己也写了一幕,想请喜姑来看看。
  其实这种直接向戏班子递本子的事不在少数,喜姑也就欣然收下了。
  阿笙见她收了文稿,道不便打扰,转身回了自己的舱内。
  喜姑倒是觉得这女娘大概是不懂他们行内的事,寻常戏作人见人接了本子,恨不能立马知道结果,守着人看完,她却不咸不淡的模样。
  喜姑想着左右今日无事,便当打发时间了,也没存什么想法。
  次日,天刚蒙蒙亮,便有人敲响了阿笙的房门。
  阿笙刚开门便见喜姑双眼略红,一脸激动地看着自己,手里还拽着昨日给她的文稿。
  原是那喜姑看阿笙写的戏目,一夜未眠。
  原想着立刻来找她,又觉夜深,恐怕打扰,硬生生挨到天亮才来。
  “好姑娘,你可告诉姐姐,这当真是你自己写的?”
  阿笙点了点头。
  喜姑想了想,道:“你这戏里的人可有真人真事。”
  “多是假的,但也参考了此前听闻的真事。”
  听到这,喜姑有些激动,复问道:“这里面才华横溢最后却被人冤屈而死的沈家公子可有原型?”
  阿笙垂了垂眉目,自然是有的,那便是她的父亲苏远致。
  但阿笙还是摇了摇头,道:“这世上多的是才华横溢之人,却少有他的廉洁克己。”
  “是了、是了,这样的人少。”
  喜姑又问道:“那这高门府邸的盛姑娘又是?”
  阿笙道:“更是我胡诌的了。”
  闻此喜姑点了点头,会意。
  她想了想,道:“好姑娘,你这本子可否卖给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