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青山巍巍> 第223章

第223章

  这场封后大典虽是封赵氏,却也是一次端倪各家态度的机会。
  窦氏虽靠着天恩发家,但却少不了世族的支持。
  与窦氏利益交涉最深的也是世族之人。
  但若是窦氏不出席大典,便会当即得罪天家。
  如此两难之境,须得窦升平来做决择。
  “不如,我……”
  “我替大哥去吧。”
  阿笙话未说完,便被窦知进抢过了话头。
  “阿笙虽掌家业,却过于年轻,我这些年虽少与朝廷之人打交道,但好歹人家都认我这个窦氏二爷。”
  “我非家主,不能代表窦氏,只要大哥当日称病,我代之出席,便能全了两边的意。”
  窦知进这话在理,窦盛康看着小儿子如今也能为家中分担一二,满是欣慰。
  窦升平思虑良久,见窦盛康的态度这般明确,他也无法反驳,遂应了下来。
  阿笙看着三人各异的神色默了默。
  窦知进若是代替家主出席国典,在外人眼里便是窦氏对他的认可,是他在窦氏地位的体现,也在无形中赋予了他更大的权力。
  窦升平日后想要寻个理由将他弄走,便更难了。
  第二百零八章 一则笑柄
  一连三日的暴雨过后,天气变忽而凉了下来。
  小桃来为阿笙梳妆的时候,却见她今日早起,也不知从哪摸出来的吃食,尽往她那鱼池里丢。
  “姑娘今日怎么起的这般早?”
  阿笙赖床的性子要改可不容易。
  听得小桃这话,她也只是懒懒地应了一声,便未再多言。
  她哪里是早起,而是根本一夜未眠。
  她这一夜被风雨闹得慌,便思索了一夜。
  无论是强行扶持清流,还是重用新臣,提拔武将,亦或是今日弃辛氏抬赵氏为妃,皇帝这一步步看似走得强势,但真的走得稳当么?
  他所扶持的清流如今仍如散沙,凝聚力这种东西,非时间不可造就。
  他扶持的武将各怀心思,新臣之间亦各有利益,而那赵氏,本是靠着天恩发迹,如无本之木,将赵氏抬上去,皇帝便失了皇后的扶持。
  皇帝这一步步不是在给自己埋隐患,就是在断自己的后路。
  窦氏与天家的关系甚为微妙,若是轩帝的位子不稳,那她又该怎么稳窦氏的家业?
  外祖父对先帝以及轩帝的附和恐怕会被看作附庸的表现,若当真帝宫出现些什么意外,新主可还会容得窦氏手中这一半的粮脉?
  想到这,阿笙也不自觉地便将手里剩下的馒头全都丢进了鱼池里。
  “唉,唉,姑娘,多了,多了!”
  小桃赶紧唤人去捞那半块馒头。
  这北渊背麟娇气得很,吃得不仅精细,还需控着量,阿笙这填塞式的喂法,若是养死了岂不可惜。
  “别府可出发了?”
  今日便是封后大典,因北方即将有战事,皇帝吩咐一应从简,因而这典礼并未在皇家太祀所在的舟山举办,而是在帝京的九云宫。
  “二爷一大早便带着二夫人出发了。”
  闻此,阿笙拍了拍手,大步往屋内走去。
  “小桃,给我梳妆。”
  小桃赶紧跟了上去。
  “姑娘这是要出门?”
  “恩,要去看看今日这封后大典究竟有多热闹。”
  因封后大典,帝京四方城门外、中央主道之上都站满了城中的百姓。
  众人都在翘首以盼,欲看看今日这皇家的热闹。
  与御街交叉穿行的便是尚御街,转角处的茶楼今日是人满为患。
  三楼靠街的茶位上,一人甩开手中折扇,轻轻摇了摇,他挑眉看着那些陆陆续续往九云宫而去的车马,一脸的玩味。
  他的对座上,辛弘文替自己又填了些茶水。
  今日这茶寮客多,小二忙不过来,便须得他们自己动手了。
  “王爷不打算入宫观礼?”
  宗亲王缓缓摇了摇头,入宫观礼哪有这里热闹。
  再者他如今手中掌二十万定海军,即便轩帝不在意他随意进京,那些迂腐的老臣可不会。
  今日但凡他露面,明日参他的折子就少不了。
  “今日这九云宫去的都是些什么人,你我心知肚明,本王若是去了,有失身份。”
  他这话说得玩味,辛弘文不由笑了笑。
  宗亲王这话说得没错,赵氏这封后大典之上,倒真没几个正经的人家。
  以辛氏为首的帝京世族多是派了旁系的子弟前往,江淮那边更是不当回事。
  庄氏嫡女便在帝京,但今日出席这封后典的却是庄家的管事。
  今日这典礼一办,无论是天家还是赵氏都会沦为一则笑柄。
  “唉,那不是笙丫头么?”
  宗亲王这一唤,辛弘文遂看到对街之上,阿笙今日为了行走方便着了一身文士服,就这般带着侍女在人群中穿梭,这热闹她是看得不遗余力,丝毫没有平日里的贵女样子。
  宗亲王见她这模样,不由失笑。
  辛弘文看着阿笙走远了的身影,不由想到那日在船上,她与沈自轸。
  这两人的关系匪浅,但以阿笙的条件,为何会看上清贫出身的沈自轸?
  “不知王爷对沈自轸此人怎么看?”
  忽而听得这名,宗亲王将折扇一收,言语倒是简单。
  “他的事你莫要插手。”
  这一句话看似什么都未透露,却经不起人细细地琢磨。
  良久,辛弘文似乎想明白了什么,而后浅声应下。
  九云宫内,商行司主司章自鑫抵达时,扫了一眼各席之上的人,心中便有了数。
  “窦二爷也在。”
  经身旁的人提醒,章自鑫顺着看了过去,果然看到了盛装出席的窦知进夫妇。
  “他能代表家主出席这大典,看来这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传闻中的那般生硬。”
  “那他向司内提请之事,咱们拖到现在才弄完一半,剩下的还要继续么?”
  章自鑫看着窦知进与旁人谈笑风生的模样,良久,方才开口:
  “只要东西齐全,没有不办的道理。”
  说到这,他又顿了顿,“还是先压一压,等我寻个机会问一问窦家那丫头,毕竟如今她主事。”
  “是。”
  这封后大典的热闹足以让人看了一日。
  阿笙又带着小桃去赶了晚集,看华灯初上时,帝京的另一番热闹,这是属于市井的烟火之气。
  待她二人回去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次日一早,窦盛康房内的仆从便来唤。
  嬷嬷一边伺候阿笙梳洗,一边道:
  “我刚从前院过,正好遇上二爷来看老家主。”
  窦知进这般早来,当是有事来寻。
  阿笙猜测,大概是在封后大典上得了什么消息。
  她简单吃了几口早膳,又接过清水漱了漱口,方才往窦盛康的院子去。
  今日,窦盛康的精神不错,在廊下搭了凉椅,吹着悠悠的风,看竹帘翻飞,时而与小儿子闲话两句。
  阿笙到的时候见到的便是这般父慈子孝的场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