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要是家里人都在,天呐,他的屁股蛋儿还能保住吗?
  怕什麽来什麽,明明今天晴空万里非常适合出去玩,爱出去访友踏青的老爹和哥哥们却都在家里没出门。
  门房看到那麽多人过来惊的不行,连忙跑去主院喊主家出来看看。
  他们家小郎神色恹恹,其他人却气势汹汹,莫非小郎在学堂闯祸让人家找上门来了?
  不得了不得了,出大事儿了啊!
  苏洵:???
  他们家臭小子爱玩爱闹他知道,可是玩闹的时候很有分寸,不小心得罪一两个人他还能理解,什麽情况能让一群人打上门?
  老苏满脑门问号,连忙跟着门房出去,然而刚走出主院,他儿子就已经把“打上门”来的衆人带了进来。
  里面竟然还有好几个熟人。
  “你们这是……”
  孙直讲上前一步,“明允兄莫慌,先让景哥儿回屋拿东西,然後我们再和你解释。”
  苏洵更糊涂了,但是看这些人凝重的气氛,他也只能等儿子进屋拿了东西再出来。
  拿东西?拿什麽东西?
  他们家什麽东西都不缺,景哥儿应该不会行偷窃之事吧?
  不可能,他的儿子他了解,一定是误会。
  老苏目送儿子进屋,侧身对好友说道,“景哥儿不会偷偷拿别人东西,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麽,但是一定是误会。”
  孙直讲越想越怕,不知道是急的还是走的,额头已经渗出汗珠,“景哥儿没有偷拿别人东西,他屋里有炸药。”
  苏洵:???
  声音劈叉的再加一人,“什麽?!!”
  跟来的国子生七嘴八舌给可怜的老父亲复述他们家小郎在国子学说过的事情经过,不是他们说,这苏小郎的记性好的时候是真好,忘性大起来也是真大。
  那可是蜀中唐门的炸药,他竟然能抛之脑後那麽多年,也是没谁了。
  苏洵听的眼前一黑,不敢想象臭小子竟然还瞒着这麽大的事情。
  他们家住在城外时附近的确有座山,臭小子从小就待不住,没事儿就去周边探险,好在山上人家多,也没什麽凶猛的野兽,家里才放心让他到处跑。
  结果可好,他竟然遇到过身受重伤的江湖人,那江湖人为了报恩还给了他独家配方造出来的炸药。
  能逞凶斗狠和人争执到身受重伤的会是好相处的人吗?他就不怕人家能动弹了先要了他的小命?
  还炸药!从眉州到京城都不忘带着,这能是抛之脑後从来没想起来过?!
  气死他了!
  他今天非把这臭小子的腿打折不可!
  老苏气的脑子直嗡嗡,扭头就要回去找藤条。
  糟心儿子配得上他最粗的藤条!
  然而到了他存放藤条的地方,看着满地断成两截的藤条,老苏脑子里代表理智的那根弦彻底断掉。
  “苏景殊——”
  苏景殊抱着个头比他想象中大很多的炸药管出来,听见他爹的怒吼吓的头皮发麻,不顾等在门口想看“唐门炸药”的衆人撒腿就跑。
  包大人!公孙先生!展护卫!白五爷!
  不管是谁!快来救救孩子!
  这次真的要出人命啦!!!
  隔壁开封府,包大人下朝回来忧心忡忡的待在书房翻看前些年和辽国的战事朝报,越看越觉得疑点重重。
  澶渊之盟後,大宋和辽国便休兵罢战,便是再有冲突也只是两军在边境对峙,没有真的发生流血冲突。
  朝中主张求和臣子都说大宋和辽国实力悬殊,敌强我弱不可轻易开战,然而细细究来却并非如此。
  论兵力,大宋在北地的布防兵力是辽国的两倍还多;论武备,大宋的武器威力也远超辽国;再论民心,北地边民常年遭受契丹人掳掠,一旦开战便是军民一心,同样非辽人能比。
  这种情况下却胜少败多,为何?
  四大侍卫不知他们家大人为什麽回来後一直愁眉不展,“大人今日当街浇灭那耶律梦龙的嚣张气焰扬我大宋国威,这是好事,大人为何不高兴?”
  “那耶律梦龙看似嚣张跋扈,实际却城府极深,当衆遭辱依旧当退就退,不像寻常契丹人那般狂傲浮躁,非是简单人物。”包拯眉头紧皱,“公孙先生,你看这些记载,每次大宋与辽国开战,开战之前辽国都会派使节前来京城,而辽军虽说人少,却能在战场上轻易找到我方守卫的弱点,此事是否过于巧合?”
  公孙策心头一惊,“大人是怀疑朝中有辽国奸细?”
  包拯面色沉重,“若非如此,这些巧合该如何解释?”
  公孙策顿了一下,沉默不言。
  此事真是巧合还好,若是让大人给猜准了,大宋朝堂在辽人眼里岂非如透明一般?
  两国已经几十年未有战事,辽国这次派使团前来是新帝登基,要是这拜见之中还别有用意……
  北地危矣。
  大宋危矣。
  包拯捏紧的拳头又松开,“张龙赵虎,你二人速去监视那辽使耶律梦龙!”
  “是!”张龙赵虎抱拳领命,然而二人刚走出书房,怀里不知道抱着什麽的苏家小郎就逃命似的飞奔而来,“包大人——公孙先生——救命啊——”
  他错了,他真的知道错了,他应该编好故事检查完确定没有逻辑bug之後再说出来。
  这口黑锅太重,他真的背不动呜呜呜呜呜!
  第46章
  *
  苏景殊想哭,感觉自己是豁出去性命为大宋更新武器库。
  官家,孩子都已经牺牲到这个地步了,再退让就真的不礼貌了。
  张龙赵虎连忙上前将惊慌失措的苏家小郎护在身後,远远看到堵在府衙大门口的一群人很是震惊,“景哥儿,你干什麽了?”
  苏景殊停下脚步缓口气,有些心虚的说道,“也没干什麽,是他们的反应太大了。”
  後世的小学生徒手挖出炮弹送到校长室,也没见人家校长这麽大反应,他爹和国子监的直讲学生们还是见识少了。
  张龙赵虎不信,苏家搬到开封府隔壁小半年,这小郎君什麽性子他们都清楚,心虚成这样肯定不占理。
  几句话的时间,老苏已经带着孙直讲等人通过府衙门房皂吏的关卡杀进开封府。
  公孙策从屋里出来,看到这杀气腾腾的场面下意识後退一步。
  苏景殊抱着炸药管身手矫健躲到公孙策身後,从来没像现在这麽觉得公孙先生清瘦的身躯是那麽有安全感,“公孙先生,我爹要打我。”
  公孙策看看老友手里断掉的藤条,嘴角微抽,“看出来了。”
  张龙赵虎有任务在身,虽然很好奇苏小郎干了什麽弄出这麽大阵势,但是比起看热闹还是正事重要,将人交给公孙策後便回房换上便衣出去盯梢。
  公孙策肩负苏家小郎的期望,拦住气到失去理智的老友,好声好气劝他有事坐下来说。
  孩子还小,犯错又能犯多大的错,何必和他计较?
  包拯收好书桌上的朝报,看到少年郎犯错之後东躲西藏的样子哑然失笑。
  他家中只有一妻并无子嗣,半生无子也不强求,但是对这个年纪的少年郎还是会多一分纵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