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该刺配充军的刺配充军,该贬官的贬官,把秦彭年牵扯出来的萝卜泥处理完,京城各衙门不可避免空出许多位置,还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位置。
  幸好今年科举选上来三百多进士,新进士派去地方为官,吏部便能从地方官中选出政绩出衆者填补京城各衙门的空缺。
  不过那是吏部的事情,和开封府关系不大。
  无忧洞一案有开封府的衙役小吏勾结洞中凶徒为非作歹,府衙上下早已肃清一波,这次牵扯到的官员多在两府三司,该头疼的是两府三司的几位相公。
  “辽国使节已经啓程离京,明面上看这次大宋并未吃亏。”公孙策叹道,“不知道王丞相看此结果会如何做想。”
  耶律梦龙被铡,屍身由辽国使臣带回辽国,事关重大,新来的辽国使臣也顾不得向大宋勒索,事情结束後便仓促离开汴京。
  契丹人走的轻松,汴京的风波却没有那麽容易平静。
  朝臣集体请命让官家立储,几十位朝臣中却不见王丞相的身影,不是他不想进宫,而是在衆臣请命之前他就被弹劾了。
  王丞相觉得他在契丹人面前退让是为了缓和两国关系,是为了辽使不再节外生枝,可是他的所作所为的确让大宋的颜面受损。
  若这次辽国使节来汴京依旧和以前一样占尽上风也就罢了,可这次的辽国使节是灰溜溜走的,甚至不敢在街上扛起他们辽国的大旗,大宋好不容易在外交上占一次上风,城中百姓都激动的不得了。
  这麽一来,在契丹人面前卑躬屈膝的王丞相便成了衆矢之的。
  他们不敢喷官家,难道还不敢喷丞相?
  于是乎,弹劾的奏疏雪花般飞到官家面前,让本就焦头烂额的官家更加焦头烂额,然後王丞相就在家关禁闭了。
  包拯和王丞相相交多年,很清楚老友是怎麽想的。
  他或许没有坏心,但是放在如今却是十成十的不合时宜。
  关禁闭也好,在家待着也算是明哲保身,免得像他们一样催官家立储还要被怀疑有二心。
  院子里,苏景殊戳戳旁边的展猫猫提醒道,“公孙先生刚刚过去了。”
  展昭点点头,“我们看到了,你要去书房吗?”
  小小苏挺直腰杆,“我今天过来是为了感谢各位送的大礼,当然要见包大人和公孙先生。”
  展昭招呼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一起坐下,颇有兴致的问道,“好好好,我们坐好了,你要怎麽感谢?”
  那些兵器由他和白五爷出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去买,算一算就是他们几个都有功劳,受谢自然也要一起受。
  苏景殊:……
  苏景殊看着仗着力气大愣是把石凳搬过来坐下的四大护卫,嘴角微抽。
  他说的感谢是口头感谢,怎麽弄得跟要他三叩九拜一样?
  行吧行吧,看在他们这麽郑重其事的份儿上,那就正经的感谢。
  小小苏拍拍袖子上不存在的灰尘,拿起桌上的茶杯当话筒,郑重其事的走到他们对面,“尊敬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听我的感谢。首先要感谢的是展护卫和白大侠,白大侠不在,劳烦大家回头转述。首先要感谢的是展护卫和白大侠,感谢他们在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
  说感谢就感谢,即兴发挥的临场演讲而已,这场面他从来不带怕的。
  展猫猫:……
  四大护卫:……
  现在喊停还来得及吗?
  展昭抹了把脸,起身把滔滔不绝的破孩子拎到书房,“大人,先生,景哥儿找。”
  苏景殊笑的眼睛露出一条缝,“大人,先生,我正在给展护卫道谢,还没有找你们呢。”
  包拯:……
  公孙策:……
  “景哥儿怎麽谢的?”
  苏景殊两脚落地,清清嗓子整理仪表,拿起茶杯继续表演,“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来听我道谢。首先要感谢的是展护卫,感谢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毫不犹豫的帮助,此处省略八百字。”
  展昭捏捏拳头,忍了又忍才没有把这破孩子直接扔回家。
  夏天刚到,明明还没有蝉,怎麽蝉鸣声会那麽刺耳?
  小小苏:滋儿哇滋儿哇滋儿哇滋儿哇~
  公孙策忍俊不禁,擡手打断小小苏的感谢致辞,“不用谢了,你的心意我和包大人心领了,出去玩吧。”
  “且慢。”包拯站起身来,从书架上取下一摞又一摞的书,“先前和富相公一起给景哥儿准备了许多书籍,箱子太小没放下,还有新收拾出来的策论文章,正好展护卫帮景哥儿搬回去。”
  苏景殊:???
  还有?!
  展昭精神抖擞,“得令。”
  大人放心,肯定一本不落全部给这臭小子搬回去。
  公孙策拍拍少年郎的肩膀,“那些是包大人几十年的心血,便是不看也要好好保存。”
  小小苏感动的眼含热泪,“先生放心,我肯定看。”
  收拾好保存好,万一他能活个一千年,那麽多书足够他在千年後开个专题博物馆了。
  学习而已,他不怕呜呜呜呜呜呜呜。
  展昭兴冲冲的搬来个箱子,二话不说全往里塞,反正他习武之人力气大,箱子装满他也扛得动。
  苏景殊也不敢和刚才那样搞怪了,正儿八经的谢道,“多谢大人爱重,景殊一定好好研习。”
  看他真诚的眼神,看他诚挚的眼泪。
  包大人给他准备那麽多参考资料,将来考不中进士才丢人。
  还有富相公,他和富相公素未蒙面,何德何能让大佬为他费心?
  四大护卫看展昭要搬箱子,风风火火过来帮忙,将来他们景哥儿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他们这些搬过书的全都有功。
  苏景殊小尾巴一样跟在後面,一边走一边碎碎念,“那麽多书我一个人看不完,你们真的不要陪我念书吗?其实考个进士再回开封府当侍卫更有牌面,到时候朝中文臣来找茬也能硬气的骂回去,真的不考虑考个进士吗?文状元有难度还有武状元,你们的武功那麽厉害,分开考的话可以每个人都当武状元,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公孙策看着他们闹着走出去,摇摇头说道,“展护卫近来活泼了许多。”
  包拯促狭的应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苏景殊打着道谢的名义去开封府,回来时却带了更多的资料书。
  老苏“卧病在床”没有出面,这次是苏轼苏辙兄弟俩出来迎接。
  大苏看着蔫儿了吧唧的小老弟笑的不行,要不是还有个小苏拦着他不让他乱说,他们家小小苏非得“感动”到哭出来不可。
  书房被新得来的学习资料塞的满满当当,苏景殊也不敢随随便便往外跑了。
  他爱学习,学习爱他,他和学习就是双向奔赴的美好爱情。
  埋头学习的日子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国子监的仲夏月考核。
  仲月考论,苏家父子四个全都擅长策论,最不怕的就是考这个,考场上洋洋洒洒数千言,出来後还是那个精神满满的小小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