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这就是所谓的不懂事爱玩了些?
听听他说的那些话,要是传出去他们柳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冯夫人被他打懵了,反应过来後立刻反击,“我拦着你?你怎麽不说你也惦记我冯家的财産?”
长指甲的杀伤力不比巴掌小,冯夫人一边骂一边挠,柳洪的脸很快被她挠的面目全非。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狗东西怎麽想的,不就是看不上她侄子还惦记她冯家的家産,要是君衡模样好看点,就算金蝉那丫头小时候订过婚也挡不住他嫁闺女。
柳家和颜家十几年没有来往,颜家会不会有人来找都不一定,即便颜家来人,他也可以说当年是玩笑话当不得真。
金蝉那丫头已经嫁了,还能再回家重新嫁一次不成?
反正颜家清贫的狠,就算不服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柳老狗不愿意让女儿嫁给她侄子又不把话说明白,不就是想着万一找不着更好的还能有个冯家保底?
要家里有钱,还要是个好儿郎,柳家多大家业啊那麽大口气?
就这还瞧不起她侄子?
冯夫人也不是好欺负的人,两个人边打边骂比刚才冯君衡大骂柳家还要精彩。
冯君衡骂柳家是独角戏,柳洪被他气的哆哆嗦嗦说不出话,眼看着都快被气晕了,想反驳也反驳不了。
冯夫人和柳员外这是二人对骂,有来有回还互相揭短,这不比勾栏瓦舍里唱的大戏精彩?
柳金蝉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也不管家里的事情,绣绣花弹弹琴一天就过去了,家里什麽都给她安排好,衣食住行都不用操心,最大的烦恼就是无法经常和未婚夫寄信,全然不知“疾苦”二字是什麽意思。
如今看到父亲和继母在牢房大打出手,感觉像是不认识他们一样。
“不、不……”柳小姐泪眼婆娑,身上疼心里更疼,“不是这样的,爹,不是这样的。”
颜查散对柳家的情况一无所知,活了二十多年也是第一次挨板子,衙役对柳家的老弱病残还收着劲儿,打他的时候丝毫没有保留。
二十大板下来,他感觉他就像一条被棍棒毒打的野狗,棍棒停了只剩下半条命,只能抱紧备受打击的柳金蝉以当安慰。
“呦,把你们俩忘了是吧?”冯君衡吊儿郎当的调转枪口,“柳金蝉,你不是天天把清白名节挂在嘴边,平时见我一面都跟见了鬼似的,现在不管名节了是吧?”
这小子哪儿好?不就是比他长的好看一点?穷的连件好衣裳都没有有个屁用?
听说这小子进京赶考的钱都是同窗资助的,靠他自己连盘缠都凑不够。
二十好几的人了连出门都凑不够盘缠,他怎麽好意思活在世上?娶媳妇回家是娶媳妇吗?那娶的分明是下人!
难怪长的好也没在家乡娶亲,只能靠长辈的戏言扒着柳家不放,他要是颜查散他也甜言蜜语的哄着这蠢女人。
长得好没脑子还有钱,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傻子才肯放手。
呦,还甜甜蜜蜜呢?就算是未婚夫妻,大庭广衆之下这麽抱成一团也不太好吧?
柳小姐,名节名节名节,清白清白清白,注意着点儿,这是在牢里没有外人,出门在外让街坊邻居看见可是要被指点的。
柳金蝉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下意识要埋到颜查散怀里不见人,可是这麽做又正中冯君衡的下怀,弄得她连躲都没地儿躲,只能赶紧推开未婚夫哭着以袖掩面。
无赖纨绔讽刺起来什麽话都敢说,颜查散安慰不是不安慰也不是,手足无措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冯君衡说出的话跟淬了毒似的,都是这个颜查散,家里穷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来柳家吃什麽软饭?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门口不远处的小桌上,周青松再次发出和刚才一样的感叹,“这冯君衡的嘴皮子果然够利索,不愧是纨绔出身。”
苏景殊点头赞同,“恶人还需恶人磨,柳家这薛定谔的名节的确没法说。”
说他们看重名节吧,柳金蝉和颜查散的所作所为不像是他们说的那样见一面就得要死要活。
说他们不看重名节吧,柳家和颜查散又为了所谓的名节要颜查散替罪,颜查散还答应了。
离谱吧?相当离谱!
正常人理解不了他们的脑回路,他只能说一句薛定谔的名节。
周青松扭头问道,“薛定谔的名节?这和薛定谔有什麽关系?薛定谔是谁?”
“小时候在书里看到的小故事,这事儿和薛定谔没什麽关系。”苏景殊简单给他说说什麽叫“薛定谔的猫”,“从前有个叫薛定谔的厉害人物,他把猫关在装有毒药和机关的匣子里。如果机关被触发,猫就会被毒死,如果机关没有被触发,猫就不会毒死。而机关会不会被触发谁也说不准,所以匣子里的猫可能活着也可能死了。”
额,好像不太对。
量子力学好像说的是叠加,猫应该处在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在匣子打开之前,猫既死又活,原理是什麽?怎麽解释来着?
不管了,反正想起来也没法解释,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就完事儿了。
“总之就是,只有打开匣子才知道猫到底是死是活。”苏景殊简单总结道,“放到柳家就是要不要名节他们说了算,他们说要那就要,他们说不要那就不要,可能今天要明天不要,也可能明天不要後天又要,和薛定谔的猫一样都说不准,所以称之为薛定谔的名节。”
周青松听的满脑袋浆糊,“这都什麽跟什麽?又是机关又是毒药,这位薛定谔难道是唐门子弟?他也不姓唐啊。”
鄂州在荆湖一带,定鄂就是平定鄂州,这位薛大侠出自蜀中唐门背井离乡後改名换姓的分家荆湖薛家?
难怪听着那麽危险。
苏景殊:……
“继续看热闹吧。”
他就不该多说。
第87章
*
闹剧进行了很长时间,整座牢房都能听见冯君衡的唾骂,其他牢房里的犯人乐颠颠的看热闹,就差把脑袋伸出去听了。
不管柳家到底看不看中名节,闹完这麽一出後他们家也不会再有所谓的名节。
牢里的除了冯君衡都不是死刑犯,大部分都是关几天就放出去。
有这麽群人在他们面前演大戏,他们寂寞无趣的坐牢生涯得到了质的改变。
难得坐牢也能热闹,放出去後想让他们闭嘴根本不可能,不宣扬的天下皆知都对不起他们伸脑袋竖耳朵听的那麽费劲。
冯君衡的杀伤力太大,颜查散和柳金蝉完全招架不住,只能靠这人马上要被砍头来自我安慰。
他们出去後还能好好生活,冯君衡这辈子已经没有出去的机会,他们不和将死之人一般计较。
说是这麽说,但是俩人之间已经能看出和之前有所不同。
颜家自颜老爷去世後一落千丈,颜查散和颜母都不会打理家中産业,短短几年就败落的连日常生活都艰难。
颜母的想法一直没有变过,当姑姑的不能不扶持侄子,颜查散此次进京赶考最好直接住在柳家娶了柳家小姐,成亲之後有人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考中进士後俩人一起衣锦还乡,儿子去外地做官,儿媳留在家里伺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