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所以小郎,你的任务来了。”赵仲针拍拍他的手臂,指着不远处的石桌说道,“快去写话本吧。”
  把缠足的坏处写的越可怕越好,什麽骨头变形、有碍子嗣、生病短命全都写上,後果越可怕越能吓住那些想裹小脚的人。
  先从身体上的坏处写,然後再写对家对国的坏处,最好让那些裹小脚爱好者觉得裹了小脚天都会塌下来才行。
  苏景殊委婉的劝道,“殿下,这样会不会让那些人觉得裹小脚更有必要,宁肯顶着天塌下来的危险也要为国裹小脚?”
  只要朝廷下令禁止裹小脚,裹小脚的风气就不大可能传开,这是宋朝不是清朝,没有所谓“男降女不降”来压迫女人。
  而那些顶着禁令也要裹小脚的,大概率脑回路和正常人不一样,和她们讲道理讲不通,不如直接强行放足。
  真要把裹小脚说的跟天塌下来一样,没准儿那些人真的会自我感动然後要死要活。
  话本子正常写就行,不用那麽夸张。
  赵仲针撑着脸想想,然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有道理。”
  反正话本由苏小郎执笔,他想怎麽写就怎麽写。
  赵仲乱趴在石桌上摆动手脚假装是只正在划水的小乌龟,“大哥!笨!”
  赵仲针擡手把他的脑袋压下去,“二郎!傻!”
  苏景殊怕小家夥不小心摔下来,于是让两个人和他一起去书房。
  他干活,两位殿下玩。
  他和两个哥哥的年龄差比这俩人还大,他从小就被两个哥哥当玩具玩,看小祁国公的年纪估计还要再当几年的玩具。
  不对,他们家还有位赵四郎,四郎应该是最新的玩具,能救小祁国公于水火之中还能给小祁国公当玩具的小宝贝儿,想想就快乐。
  大郎二郎四郎,少个三郎,想来三郎已经早夭。
  古代的幼童夭折率就是那麽高,连皇家也无法例外。
  幼童夭折率都那麽高了还折腾着缠足,这是生怕小孩儿养活的太容易是吧?
  解决了铅汞还有缠足,女孩子活在世上真是太难了。
  苏景殊刚从柳永那儿打听了许多缠足相关的事情,回到书房直接一心二用,一边给两位小殿下讲缠足的一二三四五种来历一边构思新的话本子。
  话本子是编出来让观衆高兴的,所以不能按照太死板,故事该有的起承转折都得有。
  他以前听过一个关于裹脚的故事,说有个富人要找小妾,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没有裹脚但是容貌绝美的女子,那个富人是个偏爱小脚的,有小脚的话长的丑点也没关系,没有小脚的话长的再美也不行。
  富人看不起貌美女子的大脚,故意用大脚来刁难她,没想到人家女子是个才女,当场一首诗骂了回去,让那富人和介绍人全都脸上无光。
  很好,故事梗概有了。
  至于缠足的起源,让他挑一挑用哪个比较好。
  有说起源于上古时期的,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後,而涂山氏女是狐精有小脚,所以民间女子纷纷效仿。
  还有说起源于商纣王的,说妲己是狐狸精变的,变身的时候脚没有变好就用布裹了起来,因为妲己受宠,所以宫中女子纷纷效仿。
  这俩太离谱,不能用。
  後面还有起源于秦朝、汉朝、隋朝、五代的,啧,反正就什麽时候都有可能,除了宋朝。
  这算什麽?首先排除正确答案?
  搞不懂。
  隋朝这个是有女子痛恨隋炀帝暴政决定刺杀隋炀帝,将刀裹在脚底然後尽量把脚裹小,等隋炀帝想近身赏玩她的脚时出其不意抽出藏在裹脚布里的刀来行刺。可惜行刺失败,那女子也投河自尽,民间女子为了纪念她于是纷纷裹脚。
  也够离谱的,不能用。
  还有个和南唐後主有关,说南唐後主的舞姬窅娘裹住脚跳舞的时候更好看,于是民间女子纷纷效仿。
  这些传闻都是怎麽回事儿,怎麽民间女子见到什麽都纷纷效仿,柳先生是最後说顺嘴了都给加上这句话了是吧?
  苏景殊在心里吐槽,选来选去终于选定他要用的版本。
  就你了,倒霉蛋南唐後主李煜。
  南唐是被大宋灭掉的,李煜身为无法自保的亡国之君,大宋的百姓下意识会觉得对面没什麽好东西,如果裹脚是李煜搞出来的,大宋百姓巴巴的去学是不是给他脸了?
  不行!为了他们大宋的尊严!不能学!
  就像秦始皇灭六国之後,秦国百姓走在其他六国百姓面前应该会觉得骄傲吧?
  唔,好像又给大宋长脸了。
  不重要,总之就是巧妙的利用国家之间的冲突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如此机智,不愧是他。
  苏小郎整理好素材灵感爆棚,上辈子语文考试写作文都没有那麽快的速度。
  赵仲针按住想要乱跑的臭弟弟让他不要打扰苏小郎干活儿,看到一页纸写完就让弟弟悄悄偷渡过来一页,看了几页之後急不可耐直接凑到书桌旁去看。
  赵仲乱仰起头眼巴巴的看着他哥,他也想看,但是他认识的字不多,根本读不懂上面写的是什麽意思。
  哥!哥!我是你弟!你理理我啊!
  可惜他哥就是不理他。
  唉,就知道臭哥哥靠不住,等他学会认字了他自己买话本子看,除非哥哥求他,不然绝对不和臭哥哥分享。
  就欺负他现在看不懂。
  赵二郎气鼓鼓的转身出门,蹲在门口台阶上看地上的蚂蚁搬家。
  话本子有什麽好玩的,里面有霍去病吗?有曹操吗?有刀光剑影血滋呼啦吗?
  什麽都没有,他才不爱听。
  娘说喜欢看女人小脚的都是流氓,哥哥和小郎是流氓,二郎是清白的好孩子。
  哼。
  赵大郎在屋里等待故事的完整版,看完之後拍着大腿叫好,俩人兴致勃勃的商量好明天一起去勾栏瓦舍,就让说书先生用这个本子讲,讲的好了他们还能加钱。
  “殿下,本子是咱们写的,说书先生要给咱们钱。”苏景殊讲纸收好,语重心长的和地主家的傻儿子解释道,“不是所有听衆都要交钱,那些说书先生也有灵感枯竭需要从别处买故事的时候,只要故事写的好,他讲一场我们就能收一个分成。”
  赵大郎从来不知道当听衆还能收钱,“真的吗?写一个故事就有源源不断的钱?”
  “当然是真的。”小小苏重重点头,“不过一般写话本子的都不爱这麽干,首先不知道说书先生每场的收益什麽样,其次也不知道本子什麽时候过时,拿分成的风险太高,不如直接一口价卖出去。”
  赵大郎眼里冒着小星星,“小郎,你懂的好多。”
  苏小郎挺直腰杆,“不值一提。”
  那是,他可是卖过本子的人,懂的当然多。
  骄傲.jpg
  赵仲针挥挥拳头,“明天正好是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我们去那边怎麽样?”
  “好,我们明天在大相国寺门前汇合。”苏景殊点头,正好上次和他有交易的说书先生也在大相国寺附近,这次继续找老熟人,还省的他和新人扯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