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什麽情况?包大人转性了?
  别了别了,弄得她心里毛毛的,一切如常就好,不用因为她特意升堂。
  狄青笑道,“公主,这是正常提审犯人,我这个苦主在场,犯人得上公堂记口供认罪画押。”
  乐平公主恍然大悟,她就说包大人不会那麽纵她,“包大人,狄将军是苦主,本宫和他的婚事受到牵扯,所以也是苦主。”
  言下之意,她也有资格上公堂旁听。
  狄青妇唱夫随,“公主说的极是。”
  包拯看了他们一眼,摇摇头自顾自去准备升堂。
  要成亲的年轻人呐,忒沉不住气。
  乐平公主朝狄大元帅抛了个赞许的眼神,被耽误了婚期的小夫妻恩爱不减,甜甜蜜蜜跟去公堂,那黏糊劲儿看的公孙策和展昭头皮发麻。
  这就是即将成亲的小夫妻吗?
  公孙先生和展护卫磨磨蹭蹭跟在後面,进入公堂一左一右站在包拯旁边,目不斜视坚决不往狄大元帅和乐平公主身上看。
  开封府已经查到这位西夏郡主跟着哪个商队一同进京,禁军派兵过去蹲守,再过几天就能将整个商队一网打尽。
  但是商队中有几个人行踪不定,想不留漏网之鱼还得这位郡主殿下开口说话。
  犯人被衙役带上来,鼻青脸肿看不出原貌。
  乐平公主吓了一跳,连忙小声问道,“狄青,开封府对她动刑了?”
  好歹是个西夏郡主,动刑就动刑,怎麽能打脸?
  狄青眼神飘忽,“不是开封府动刑,是她被抓的时候打的。”
  乐平公主眨眨眼睛,“啊?”
  被抓的时候打的?她不是在将军府被抓的吗?
  狄青笑的有些心虚,“抓人的时候不知道她的身份,以为只是个刺客,所以没想那麽多。公主放心,狄青平日里不喜动武,在家更不会对公主动粗。”
  乐平公主:……
  不错,很有志气。
  敢问狄将军可知公主府中有多少护卫?
  双拳难敌四手,猛虎难敌群狼,太自信了可不是好事。
  乐平公主轻哼一声,坐正身子专心听包公审案。
  这位西夏郡主要见狄青,包大人好心直接让她见狄青夫妻,有什麽事情尽管说,不用在意她这个狄青的妻子。
  狄青摸摸鼻子,猜不透公主到底是什麽意思,于是也将心思都放在案子上。
  被抓获的西夏郡主名叫霍天雁,这位郡主武功非常不错,但是和展昭白玉堂相比还差了点儿。
  也是她去的不巧,正好赶上展昭去将军府传话,更不巧的是展昭身後还跟着个凑热闹的白玉堂。
  白五爷看热闹从来都是翻墙趴房顶,翻进将军府後发现他要趴的地方另有人在,左看右看怎麽看怎麽来者不善,于是直接一脚将人踹了下去。
  下面有展昭和狄青两个人,上面还有个白玉堂,想跑可没那麽容易。
  狄青乃是军中大将,单论武功精妙比不过展昭白玉堂,但是一身杀伐威势却是江湖人比不过的。
  战场上处处皆杀机,真打起来反而面对狄青更危险。
  白五爷本来想偷偷摸摸看热闹,结果刚进将军府就亮出相来,从房顶上下来之後下手更狠,气势汹汹直接将刺客的刀给废了。
  敢在五爷面前耍大刀,不知道五爷才是玩刀的行家吗?
  要不是展昭拦着,白玉堂能把人打到四分之三死。
  堪堪被打到半死的刺客身上带着陷害狄青的书信,僞造的书信写的像模像样,连帅印都假的跟真的似的,幸好那些书信还没来得及用来栽赃就被发现,不然狄青就是长了八百张嘴都说不清。
  再然後,倒霉的刺客就被展护卫亲自抓到开封府了。
  白五爷协助抓完刺客後有些不好意思,打过招呼立刻跑的没影儿,生怕狄青要问他为什麽翻墙。
  他能随便翻隔壁苏家的墙头那是因为他和苏家小郎熟,和将军府还没熟到可以随便翻墙的程度,最近就算再有新鲜事儿他也不想再翻将军府的墙了。
  “所以五爷就来翻太学的墙?”苏景殊捧着热乎乎的肉包子幸福的眯起眼睛,手边的纸包里还放着好几个胖嘟嘟冒着热气的肉包。
  今天是太学食堂的肉馒头日,他已经和同窗约好吃多少个包子,结果人还没冲进食堂就先被白五爷给拦下了。
  神通广大的锦毛鼠白玉堂提前买好一堆包子在花坛边儿等着,下课的钟声一敲响就立刻到去食堂的必经之路抓人。
  难怪外头夸太学的食堂好吃,这肉馒头果然一绝。
  白玉堂吃饱了之後絮絮叨叨抱怨昨天发生的事,天知道他是在帮狄青抓贼,结果可好,狄青和展昭看他的表情像是在看贼。
  至于吗至于吗至于吗?
  将军府门口有重兵把守,他又不是开封府的官差,想看热闹当然只能另辟蹊径,还不准他翻墙了怎麽着?
  看管将军府的禁军没看到他,将军府的卫兵也没看到他,他能混进去就是他有本事,至于看江洋大盗一样看他吗?
  苏景殊埋头啃包子,同时在心里小声嘟囔,他觉得展猫猫和狄将军不是在看贼,而是在看不听话的熊孩子。
  “你说西夏是不是和辽国学的?辽国先前派个妃子过来给大宋的臣子吹枕头风,西夏就派个郡主过来陷害狄青,也不知道他们怎麽想的。”白五爷啧了一声,继续说道,“开封府这几天要查那位西夏郡主的同夥,不知道这回能牵扯出多少人。”
  大宋的朝堂真是千疮百孔,一会儿私通辽国一会儿私通西夏,难怪那麽多人觉得狄青拒绝不了西夏的利诱,明显就是他们自己拒绝不了嘛。
  可惜就算他们想拒绝也没机会拒绝,人家西夏不一定看得上他们。
  苏景殊咽下口中的包子,说道,“我觉得应该牵扯不出多少人,官家即位後彻查了京城所有外族人,经商的探亲的别管干什麽的全都登记在册,能找到叛国证据的都砍了,找不到证据的有皇城司监视着,能在这种情况下通敌叛国也是有本事。”
  之前兵部侍郎通敌一案狠狠打了朝廷的脸,大宋最重颜面,出了这种事情官家和朝中重臣全都脸上无光,之後查的严的把他都吓了一跳。
  大宋什麽都不多就官多,开封府和皇城司的官差不够用,京城那些候补官员直接顶上,立刻就能再组出好几套抓内奸的领导班子。
  新组起来的领导班子都是没进入体制内的临时工,只要扒拉出来的内奸足够多,空出来位置後他们就能直接获得编制,干活儿的动力别提多足了。
  内城外城一起查,连城里的乞丐都得被盘问祖宗十八代,虽说出了不少私仇攀咬,但也真揪出了不少钉子。
  最後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比秦彭年官职高的细作没发现,平级还有级别低的却发现了一窝又一窝。
  别看京城住着那麽多人,朝廷真要严查没多少人能逃得过。
  怎麽说呢,人家不是没本事,而是平时偷懒不干活。
  上头的死命令一下来没人敢偷懒,立刻显得一个比一个本事大。
  如今离上次大搜查还不到半年,那些通敌叛国的家夥好不容易躲过浩劫,这次肯定藏的更严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