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苏大人即将要走马上任,苦于身边没有幕僚手下差遣,特在襄阳城招揽贤士。
告示上把他们的要求写明白,文能怎麽怎麽武能怎麽怎麽,再派个能说会道的在旁边介绍他们苏大人的来历,就算不给工钱,前来毛遂自荐的人也能踏破他们的门槛。
相信他,苏状元的名号绝对能打。
“太张扬了,多不好意思。”苏景殊搓搓胳膊,不敢想这事儿让白五爷去安排会是什麽结果,“不用那麽麻烦,我只要五爷和小诸葛两个人就行。”
他来襄阳是给包大人打下手,不是为了招人,大张旗鼓的贴告示招揽幕僚总觉得怪怪的,还是一对一去顾茅庐吧。
小诸葛不是诸葛丞相,他也不是昭烈帝,他们应该不用三顾茅庐,顾一次就行。
好歹是招人,工钱还是要给的,不然他们就成压榨无辜江湖人的恶霸官员了。
白玉堂遗憾的摇摇头,“既然如此,那就去吧。”
当大官身边不能只有两三个人,看包大人就知道,包大人身边除了公孙先生和展昭还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
他的安排先保留,将来肯定有用得到的时候。
走走走,去招人。
苏景殊:……
其实吧,将来也不一定能用得到。
贴告示有种捉拿朝廷要犯的感觉,他们还是努努力等人主动来投吧。
襄阳王府被抄,王府的下人还有门客全都进了大牢,襄阳王、官家、管事还有那几个负责掌兵的被押送去京城,其他人都在官府大牢里关着。
沈仲元和被他点醒的那几个江湖人没有一条路走到黑,包大人和金太守看在他们抄王府的时候立了功的份儿上没有将他们关进大牢,但也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在案子结束之前,所有相关人士都得在官府的管控之下。
沈仲元等人被安排在官府附近住下,虽然门口有官兵看守,但是待遇比当囚犯好多了。
天气已经变热,牢房里老鼠虫子什麽都有,吃不好睡不好还见不着日头,只想想就感觉头皮发麻。
感谢小诸葛,要不是小诸葛仗义执言告诉他们朝廷会派人来抄襄阳王府,他们怕是连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扔进大牢了。
沈仲元这几天收获了不少感谢,大家在院子里不好外出,每天除了吃睡就是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说到兴头上甚至抹着眼泪说这事儿结束後再也不混江湖了,回家种地都比混江湖安全。
家里还有地能种,看来出身也不算太差。
沈仲元在襄阳王府待了那麽多天,不至于分不清招贤院的门客是好是坏。
这些被他保出来的都没干过坏事,投奔襄阳王的原因和他差不多,都是去混吃混喝,要是遇到实在看不下去的事情,扭头就走也不会留恋。
只是别的时候可能扭头就走,朝廷要抄襄阳王府的时候想走也没法走。
人总得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谁让他们眼瘸选了襄阳王呢。
沈仲元幽幽叹气,招贤院里的江湖人眼光都不怎麽好,他自然也不例外。
想他沈仲元号称小诸葛却没有诸葛之才能,欲弃暗投明又徘徊瞻顾,不愿草草度过此生,满心只想立个奇功和南侠北侠并肩。
投奔襄阳王时想着要在襄阳王作恶时有所作为,进了王府才发现襄阳王想干什麽不是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湖人劝得住的。
他想搜集襄阳王作恶的证据,朝廷搜集的比他还快,人贵有自知之明,偏他一直自视甚高,总觉得可以凭智谋跻身顶尖的江湖大侠之中,事实证明,自知之明这种好东西不能丢。
顶尖的江湖大侠不是他觉得他能当他就能当的,真见到那些为国为民的侠士才知道他们为什麽能被称为大侠。
惭愧啊。
惭愧的小诸葛没有和其他人一起谈天说地,而是在房间里躲闲。
他想清楚了,眼高手低是没有结果的,等这件事结束他就找个地方踏踏实实的安定下来,能不能当大侠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朝廷觉得他是违法乱纪的江湖宵小。
江湖人也是要面子的,表面上都觉得和朝廷走的太近丢他们江湖人的脸,实际上却都以得到朝廷的认可为荣。
他可以没有朝廷的认可,但是他不能被朝廷抓去下大狱。
江湖败类在江湖上人人喊打,有被朝廷抓去下大狱的经历,就算後来能被放出来也只能隐姓埋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正经江湖人愿意和江湖败类交往。
日光自窗外透进房间,被窗上的竹帘分成细细碎碎很多份,不去想门口守着的那些官兵,日子过的其实挺悠闲。
苏景殊和白玉堂和门口的官兵打声招呼进去,院子里的几个江湖人看到他们进来连忙起身,得知这两位要找沈仲元连忙去敲门,“沈兄,苏大人和白五爷找你。”
沈仲元愣了一下,手忙脚乱的整理衣着,“就来。”
苏大人和白五爷找,难道襄阳王的案子又有变故?
他对王府的机密接触的不多,只知道襄阳王和霸王庄马强之间关系颇深,这些事情他已经和包大人说过,杭州府倪大人那边应该也能审出来,除此之外他这里应该没有其他线索。
如果是案子的事情,衙门里的大人大可以直接让人带他去受审,何必亲自上门?
沈仲元压下心里的各种猜测,开门将前来造访的两位请进来,“沈某不知二位要来,有失远迎。”
“沈义士不必多礼。”苏景殊第一次干招揽人的活儿,说实话有点紧张,但是看沈仲元好像比他还紧张,心情莫名又缓过来了。
所以说,紧张是有固定值的,对方紧张他就不紧张了。
很好,加油小小苏,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行走的心灵鸡汤,一定能把小诸葛忽悠、啊不、招揽到身边。
白玉堂听他念叨了一路,这时候安安静静待在旁边当木头人保镖,不去掺和他们苏大人的招人大业。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私底下再紧张都不会耽误他正常发挥,他紧张的时候只会折磨身边人,一有外人立刻就能恢复正常。
难怪殿试那麽严肃的场合都能从容应对,看来不是不紧张,而是紧张来的不是时候,殿试现场外人太多,对面子比命重要苏小郎而言,越紧张就越不紧张。
说的他自己都糊涂了,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不愧是他们景哥儿,就是厉害。
白五爷对他们苏大人的口才非常有信心,只是招揽个手下而已,别说他亲自上门,就算他不来,只是派人到沈仲元这儿传个话,沈仲元都能立刻对天发誓为他效命。
傻小子还是经历的事情太少,根本不知道他堂堂状元郎在江湖人士的眼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瞧瞧瞧瞧,这就两眼含泪对天发誓了,他猜的一点儿都没错。
苏景殊来的路上已经想好怎麽招揽,进屋後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主题来给他看中的人才灌鸡汤。
开头很正常,中间很不正常,结尾很正常。
整个过程就很不正常。
他以为的招揽贤才:他舌灿莲花口若悬河让沈仲元知道有才不用犹如衣锦夜行,以过人的口才让沈仲元觉得为国为民才是大侠所为。可以看不起朝廷,但是不可以对不起百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二人最终达成共识,正好白五爷就在旁边,鸡汤灌完之後他们三个人就能上演桃园三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