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六扇门没有掌门副掌门也没有左右护法,只有捕头捕快和衙役,主官不是尚书也得是个侍郎,反正不可能是掌门。
  “不叫掌门啊?”旁边三个人看上去很是遗憾,“既然是管理江湖的衙门,为什麽不能直接入乡随俗直接变成江湖门派呢?”
  侍郎尚书什麽的太常见,朝廷已经有六部尚书和侍郎,哪儿有掌门护法听起来霸气侧漏。
  苏景殊托着脸回道,“如果直接变成江湖门派的话,朝臣把六扇门当外人,有需要用钱的地方户部不给批怎麽办?”
  他们是要领俸禄的人,户部的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六扇门直接变成江湖门派的话户部可能连俸禄都不给他们发。
  为了能让朝臣更容易接受新成立的衙门,最好还是不要太过特立独行。
  赵顼也跟着叹气,“也是,朝中老古板那麽多,肯定看不惯我们掌门来护法去的,兴许还会弹劾我们有失体统,让爹爹直接把新成立的衙门给裁撤掉。”
  大宋的冗官那麽严重,爹爹正打算裁撤无用的衙门机构,这时候忽然成立个新的衙门肯定会成为衆矢之的。
  就算这个衙门非常有必要,那些满口礼法的老古板也会鸡蛋里挑骨头各种使绊子。
  不行,未来太沉重,小郎马上要离开京城,他们得说点不那麽沉重的话题。
  比如才被抓回来受审的襄阳王。
  旁边三个人:???
  这个话题轻松吗?
  太子殿下压低声音,“你们知道吗,我爹准备动用龙头铡。”
  襄阳王是近枝宗亲,大宋开国以来还没有哪个宗室皇亲因触犯律法被斩,襄阳王大概会是第一例。
  如果只是造反也还好,最多就是私下赐死,像襄阳王这种造反还没开始就被朝廷抓捕归案的可能连赐死都不需要,圈禁起来好吃好喝关一辈子也有可能。
  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草菅人命。
  无忧洞毁了多少人?念奴娇毁了多少人?襄阳王府明抢暗骗的舞女歌伎和幼童又毁了多少个家庭?洪泽湖一旦泛滥成灾,被波及的百姓的性命谁来偿还?
  皇帝建皇陵都不会赐死工匠,修建冲霄楼的工匠何其无辜?
  更有甚者,他身为太宗皇帝之子竟然还私通辽国。
  和上面那些罪名相比,勾结地方官敛财甚至只能算是小事。
  襄阳王之罪罄竹难书,足够让他去体验一下龙头铡。
  赵清撇撇嘴,“活该。”
  但凡他那幺叔没有丧心病狂到私通辽国,宗正寺的宗室就能闭着眼给他辩护,偏偏他干的是通敌叛国的糟心事。
  堂堂王爷通敌叛国,亏他干得出来。
  苏景殊小声道,“想当皇帝想疯了。”
  大宋的宗室封爵制度很严格,严格到可以称得上苛刻的地步。
  建国之初分宗室爵位为十二等,包括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等等,世袭爵位只有周世宗柴荣的後人崇义公和孔子的後人衍圣公,其他就算亲王都不能世袭。
  明朝的宗室在地方作威作福无人敢管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大宋是连皇子都不一定能获得顶级的亲王爵位,就算能获得,爵位也没法让後人继承,而是降级袭爵。
  就拿旁边的赵清赵世子来说,他爹八贤王是亲王,等他继位顶多就是郡王,甚至可能连郡王都没有。
  宗室有宗室的规矩,皇帝在位时可以封兄弟儿子为王或者其他爵位,皇子或者皇帝的兄弟通常都是先授予观察室、节度使之类的官职,然後才会被封为王爵,王爵的封号也可能先从小国开始逐渐晋升至大国,不会一步到位直接封亲王。
  毕竟大宋的皇位传承不像以往的朝代那样爹传儿子儿子传孙子,大宋开头时来了个兄终弟及,後面太宗皇帝为了削弱太祖一脉的影响,对太祖一脉的封爵非常吝啬,轻易不肯授予高爵位。
  为了避免引起宗室的不满,他对他自己的儿子也只能一视同仁,要封都封,要不封都不封,最後就是连皇帝的儿子都可能没法封王。
  宗室成员获得爵位很难,有些甚至是爹是王爷,儿子却没法继承王爵,生前被授予各种观察室、节度使之类的没有实权的官职,死後才会被追赠为王。
  如果官家不地道,赵清赵世子将来就可能落得那样的境地。他自己死後被追赠为王,他的儿子连追赠都没有。
  在太宗皇帝之前,宗室成员可以在各地担任官职,但除了开封府尹外,其他官职都没有实权。
  後来开封府尹直接成了虚职,宗室子弟仅剩的这个实权官职也没有了。
  从真宗皇帝开始,宗室子弟不得在地方担任官职,只得留在京城汴京。在五服以内者居于皇宫之中,超出五服者则居于宫外,但并不得自由进出都城。
  不过真宗皇帝和仁宗皇帝都子嗣艰难,像仁宗皇帝都艰难到了绝後的地步,所以仁宗皇帝生前下过一道命令,爵位降至国公之下不再降级。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没法继承爵位的宗室子弟也只能逐渐沦为普通百姓。
  早先宗室子弟不许科举,沦为普通百姓後可能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如今朝廷允许宗室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但也不能领兵和进政事堂,以免他们权势过大对皇帝构成威胁。
  後面这条可以当不存在,因为朝中有个可以和政事堂一起议事的八贤王,地方还有个在封地当土皇帝的襄阳王。
  这两位王爷的待遇和大宋严苛的封爵制度格格不入,但是想想他们这是个有江湖的大宋,也没必要那麽严谨就是了。
  襄阳王是太宗皇帝的儿子,他活着的时候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等到他儿子那一辈是什麽情况就说不准了。
  毕竟太祖皇帝的儿子都有不能封王的,当今官家和他关系没那麽近,在他百年後完全可能把他的王爵收回去。
  想要保住子孙後代的荣华富贵,除了当皇帝还是当皇帝。
  他当了皇帝後不会把爵位传给兄弟,只会传给儿子,不会出现太宗皇帝打压太祖皇帝子嗣的情况,只要他能当皇帝,他的儿孙就能荣华富贵高枕无忧。
  赵二啊赵二,你说你造的都是什麽孽吧。
  苏景殊在心里感叹一句,这种话也只能在心里感叹,毕竟旁边这两位都是赵二的後代,直接说出来太得罪人,这种蠢事不能干。
  赵顼靠在柱子上唉声叹气,“我和我爹说让包大人带我一起去差案,案子办完再和包大人一起回京。”
  苏景殊擡头问道,“官家同意?”
  太子殿下蔫儿了吧唧,“我爹不同意。”
  他爹要是同意他就不会说他想去了,而是直接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以前在京城周边还行,登州太远,那麽远的地方他爹肯定不会同意,就算他磨破嘴皮子也没用。
  庞昱举手,“太子殿下不能去,我可以啊。”
  他比太子殿下年纪大,还能借口去登州探亲,只要他爹同意,他也能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苏景殊深呼吸,“太师同意?”
  庞衙内非常自信,“我爹肯定会同意。”
  跟着别人能不放心,跟着包大人还有什麽不放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