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他上次回京时官家还不是如今这位,衆所周知,当今官家和已经殡天的仁宗皇帝关系不好,继位後迫不及待要踹掉仁宗朝的老臣培养亲信也说得过去。
姓苏那小子有点学问被朝中高官看好,秋闱春闱的主考官完全可以看在同僚的面子上给他个好名次,他兄长苏轼又为官家所喜,殿试上爱屋及乌点他为头名也很正常。
状元不稀奇,大宋建国以来那麽多状元,平平无奇无所建树的多了去了,比起这位状元郎,他觉得来登州巡视海防的包黑子更难缠。
李坤给鹦鹉喂了点水,不紧不慢的说道,“程大人,咱们这位苏通判和包拯关系颇好,我可查到他离京时是和包拯同行,你就不觉得他们临到登州才分开有些刻意?”
他是个没有考过科举的商人,读书认字只为经商,的确不知道科举考试中的弯弯绕绕,但是他知道大字不识一个绝无被点为状元的可能。
皇帝只是容易被蒙蔽,不是说皇帝是傻子,他没参加过科考也知道殿试是皇帝亲自主考,什麽关系能让皇帝把大字不识一个的家夥点为状元?
要是状元那麽好当,他程元怎麽不弄一个当当?
是状元郎的名声不够响亮还是庞太师的关系不够硬?总不能不当状元是他不想当。
也不知道这蠢货怎麽当上的知州,通判上任连查都不查,愣是在州衙里稳如泰山的等到人来才装模作样的打听两句,也是他失策,觉得这蠢货好拿捏就和他合作,再让他选一次他宁愿、算了、还是选这蠢货吧。
和聪明人打交道风险太大,还是蠢点好。
人蠢有官还有背景,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合作夥伴了。
李坤捏碎手里的鸟食,平复好心情後继续说道,“程大人,你就不怕包拯和那姓苏的是一夥儿的?”
登州彼岸是高丽,再往东去就是倭国,这里的确是海防要地,但是近年来并没有异族入侵海境之事,登州的海防驻军也称得上是精锐,朝廷完全没有必要派包拯来巡视海防。
比起巡视海防,他觉得包黑子更像是来查上任通判暴毙而亡之事。
程元放下茶杯,“苏通判的确可能和包拯是一夥儿的,但是庄主别忘了,就算是包青天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他在官舍的时候试探过,那小子言语间对包拯没有半分维护,可见包黑子在他心里并没有多少分量。
想想也是,姓苏的和庞昱有交情可以说是在国子监臭味相投玩到一起去了,包黑子铁面无情,非亲非故的怎麽会和素不相识的半大小子有多少交往,肯定都是传闻夸大。
“京城小报传的沸沸扬扬,那小子可是刚到京城就帮开封府破获好几起大案。”李坤啧了一声,“他要是没有点儿本事,皇帝怎麽会任他为御史还让他随包拯去巡按襄阳?”
“有本事和当贪官又不冲突。”程知州耸耸肩,“庄主放宽心,下官敢打包票,那小子将来肯定比下官还贪。”
小报上乱七八糟什麽都往上写,大多都是子虚乌有编出来的故事,拿小报当真显得很没有文化。
李坤:……
冷静,这蠢货还有用,暂时不能杀。
程元不知道他的小命儿在丢与不丢之间来回徘徊,继续和眼前人说他觉得新来的通判有贪官之资的理由一二三。
首先,那小子和庞昱交好。
其次,他刚到登州就嫌弃官舍不好。
最後,苏通判对他的试探都是“还好还好”“好说好说”,可见是个没主见容易利诱之人。
李庄主安心,他自己就是贪官,最清楚贪官是怎麽成为贪官的,再说了,贪官和贪官之间有感应,他看人很准,信他肯定不会有错。
房梁上,刚刚找过来就听到程元大放厥词的白五爷:???
谁?谁是贪官?
第140章
*
白玉堂离开官舍後直奔州衙而去,到州衙後找不到程元的踪影,从衙役的闲话中打听出人去哪儿了便出来找,没想到刚在房梁上找好位置蹲下就差点被底下俩人的话给惊的掉下去。
什麽情况?他们清清白白的苏大人怎麽就变成贪官了?
他们苏大人才多大点儿,第一次当地方官就成了贪官还能得了?
仔细一听才知道不是他们苏大人已经成了贪官,而是底下的程大人坚定的认为他们苏大人将来会成为贪官。
白五爷:……
他谁啊?有他这麽说话的吗?
还他是贪官他清楚,他清楚个球他清楚?
也就是他们苏大人不在跟前,要是那小子听到这家夥说他是个贪官非得气炸不可。
程元还在试图说服李坤新来的通判是个贪官预备役不足为惧,完全没有察觉到房梁上多了个人。
李坤拿出帕子擦干净手,瞥了一眼还在夸夸其谈的程元,摇摇头什麽都没有说。
算了,通判能拉拢便拉拢,不能拉拢就让他去见阎王爷,有程元这个知州在,大不了就是再给朝廷上报说通判水土不服急病暴亡。
这蠢货也就只能干这些事情了。
“庄主,下官已经安排明晚设宴为通判接风洗尘。”程元眯了眯眼,“那小子究竟是好是坏,明晚庄主一看便知。”
他为官多年阅人无数,总不能栽在个毛头小子身上。
李坤语气深沉,“包黑子还在登州,程大人还是得小心为上,不能掉以轻心。”
通判与知州同掌一州之权,且可以监督知州的所作所为,看到什麽不满意能直接像皇帝汇报,目的无非在于监督州政防止地方官渎职。
登州已经有一个暴病而亡的通判,能没有第二个就尽量别有第二个,不然京城那边肯定起疑心。
如今包拯就在登州,万一朝廷觉得登州连死两个通判事有蹊跷直接让包拯来查,他可不敢保证他们之前做的手脚能瞒过包黑子的眼睛。
新来的通判是新科状元,还是被满朝文武都看好的小辈,皇帝能让包拯和他同行就说明也很看好这个状元郎。
狗屁的贪官预备役,这蠢货连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的深浅都试探不出来,还好意思在这里大言不惭,真是好日子过久了连最基本的警惕都忘的一干二净。
也罢,明天晚上的接风宴上他亲自会会那状元郎。
“庄主放心,不管那苏景殊是何方神圣,只要到了登州那就包在我身上。”程元依旧不怎麽上心,“庄主,就算那小子有包拯庇佑又能如何?包拯还能在登州待三年?”
新官初入官场年轻气盛还没有经验,这就是那小子最大的缺点,他怎麽说也当了二三十年的官,不至于连个毛头小子都拿捏不住。
“希望如此,不然你这登州知州怕是白当了。”李坤扯扯嘴角,“行了,你回去吧。”
程元乐呵呵拱手,“下官告退。”
李坤看着他走远,然後喃喃自语,“先让这蠢货去试试深浅,实在不行还是杀了吧。”
程元看人的眼光怎麽样他不做评价,但是他觉得包黑子看人更准。
白五爷托着脸听底下俩人说话,不明白程元为什麽对这商户出身的李坤如此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