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民间借贷还款本身就需要时间,老王他们以前在地方的那些经验不能适用于全大宋,每一路每一州情况都不一样,好歹让他们把政策推行下去找到改进的方向再说。
许大人快给京城写奏疏,官家他疯了啊!
时隔好几个月,苏景殊终于加入小夥伴们大喊xx疯了的行列。
许遵:……
许知州看着连说带比划的苏通判很是淡定,三言两语将人劝回去继续干活,京城那边有政事堂的相公们盯着不用他们操心,不信可以三个月後再看,青苗法能推广到全大宋算是他输。
苏景殊不知道该说什麽好,大人,都火烧眉毛了怎麽还打赌呢?
他经历的事情少稳不住很正常,许大人当了那麽多年的官比他有经验,他说没问题应该就是真的没问题……吧?
小小苏大人忧心忡忡回去,现在还不到百姓申请借钱的时候,官府借钱之後可能会出现什麽问题都说不准,但是他能先给小金大腿说他能想到的钻空子途径。
禁止说他有当奸臣的潜质,他这是合理推测,叫准确预判坏人的路让坏人无路可走。
唉,当官真难。
苏通判写完回信依旧忧心不已,又提笔给他们家老苏写封家书顺便打听京城的情况。
虽然他们家老苏的信里个人情绪严重,但是老苏就是老苏,那麽多人的信里只有他爹的信将情况介绍的最明白。
二哥在史官干的怎麽样?三哥在老王手下还是天天忠言逆耳吗?老爹没有再写文章骂老王吧?
人为什麽没有分身术?只有一具身体真的很不合理啊!
日子在焦虑中一天天过去,苏通判很快没空操心京城的情况,随着天气转凉,他们的宣传任务也渐渐开始。
许遵知道他的通判大人喜欢剑走偏锋,只是没想到在这种事情上想法也和寻常人不同。
偏偏他说的挺有道理,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
人都有逆反心思,在百姓普遍不信任官府的情况下由官吏下去宣传政策事倍功半,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官府的告示不可信,百姓自己不小心听来的消息呢?
就那种,出门喝茶的时候不小心听到隔壁桌几个人悄咪咪说话,说的还是和钱财相关的事情,不信有人能抗住这种宣传。
别说,这法子还真有用。
登州人口多,近两年匪患渐消,官道上的茶摊也开始热闹起来,再偏远的村寨也要和外界交易,出门在外看到个歇脚的地方大部分都会坐坐,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官府准备借钱给贫民渡过难关的消息就散了出去。
官府那边没有贴出正式的告示,最开始只是少数人偷偷聊,後来传播范围变广,贫民有没有找官府借钱的打算暂且不确定,那些日常放高利贷的富家大户先急了。
官府收利放贷他们怎麽办?朝廷自诩不与民争利,怎麽这会儿又想和他们争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州衙这边还好,县衙里隔三差五就有人悄悄去打探消息,那些本地出身的差役更是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很好,重点观察对象名单来了。
大宋民间的高利贷非常普遍,但是普遍不代表这东西合法,放印子钱在律法中属于“私铸钱”“行滥钱”的范畴,民不举官不究,一旦闹到官府衙门,借钱的放钱的都得受罚。
以前是朝廷睁只眼闭只眼,现在朝廷准备把这个“生意”揽到自己手上,那些放印子钱牟利的大户自然会新生不满。
有意见也没用,百分之三百的利息缺不缺德?
知道干的是缺德事儿就低调点,主动跳出来闹事的话也别怪官府不讲情面。
苏景殊本来觉得青苗钱收两分利息很过分,但是和民间那些高利贷相比两分根本不算什麽,大不了就先用青苗钱把民间高利贷打压下去,然後再想办法降低利息。
两分息,唉,两分也是高利贷啊。
登州境内各种小道消息涌现,心思活络的已经想法子打听其他地方情况,官府出钱贷给百姓的事情并不多见,该不会是他们登州知州的主意吧?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京东路其他州县的告示都贴出来了。
咋?朝廷真要和他们抢食儿?
登州大户惶惶不安,在冬天到来之际,官府的告示终于姗姗来迟。
悬着的心终于还是死了。
庞昱蹲在廊下啃玉米,一边啃一边听白五爷骂人。
以前没机会和江湖大侠相处,来登州後才知道能飞檐走壁的白大侠也会经常被气的想杀人。
差事不好办,办不好差的不只有他自己,嗨呀,心里好受多了。
庞衙内将啃完的玉米芯放在另一个盘子里,拿出一根新的接着啃。
登州果然是个好地方,州衙门口那几块地就是他过冬的动力,太好吃了嚼嚼嚼。
玉米是刚种出来的,常见的玉米红薯棉花之类的他大概知道几月种几月收,像甜菜西红柿那些拿不准的就随便洒,几月份出苗全看种子心情,出苗之後他再做记录。
留给他们吃的鲜玉米不多,或者说,州衙旁边那几块地里种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不能放开来吃,那些东西大部分都要存起来当种子,等种子囤够数了才考虑其他用处。
难得庞衙内喜欢啃嫩玉米,于是今年留下来打牙祭的分例大部分都送他那儿去了。
没办法,孩子大老远来到登州,总不能在吃上亏待他。
苏·成熟的大人·景殊如是道。
沈仲元抱着一堆公文进来,绕开院子里的白五爷走到廊下,“这都骂了一下午了,怎麽还没骂完?”
“骂一下午是因为五爷只回来了一下午,你明儿再来,到时候五爷可能就是骂了一下午加一晚上。”庞昱往旁边挪挪,给老沈留出过路的地方,“沈大人,要来一根吗?”
沈仲元笑着拒绝,他两只手都占着,没有第三只手用来接。
苏景殊揉着脑袋出来,满脑子都是白五爷的骂骂咧咧,“过两天让五爷带人去抄家,让他把火泄了就没事了。”
庞昱的小胖脸露出怜悯的表情,“希望五爷手下留情,别直接将人打死才好。”
虽然被圈出来的都是鱼肉乡里为富不仁的大恶之人,但是他们是正经官,正经官不能动私刑,死多简单,活着生不如死才好。
嗯,他就是在幸灾乐祸。
白玉堂骂的嗓子冒烟,端起水壶吨吨吨润完嗓子继续骂,“你们不知道他们有多过分,五爷正那些保正说怎麽找官府借钱,结果一群恶仆拎着棍子就冲上来,混账玩意儿他娘的连小孩都不放过,打出好歹来他们有几条命赔?”
他锦毛鼠白玉堂在江湖上也是有名的人物,身上的官职也是走了明路的,凭什麽说他冒充朝廷官员?
幸好这次下乡他跟着去了,不然那些官差还回得来吗?
逆天悖理!倒反天罡!他们想造反啊!
“事情已经报到知州大人那里,五爷消消气,因为几个不长眼的家夥把自己气坏就不好了。”苏景殊递上一壶热茶,顺手把五爷手里那壶凉的换下来,“老沈这边已经统计的差不多了,所有放过印子钱的人家都册上有名,以前的事不再追究,今後要是再放那就依律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