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张横渠那是什麽情况?那是年轻时就敢跑去洮西之地招募乡勇的猛人。
虽然後来被范文正公一本《中庸》劝回了家,但是之後也没放弃西北这边的谋划,考中进士後也辗转河北、陕西等地为官,还经常在转运使蔡大人身边出谋划策。
隔壁王机宜前些跟在蔡大人身边长见识,很难说他的《平戎策》有没有张横渠的影响。
种建中拜张载为师那是名师出高徒,让他带将门虎子他可不敢保证带出来的是什麽样子。
学历滤镜要不得,他纸上谈兵的水平连王子纯都不如啊!
狄青看热闹看的开心,下午谁说要带姚古读《春秋》来着?是谁是谁是谁?
苏景殊瞪了他一眼,再把唯恐天下不乱的姚古挤一边儿去,然後拉着姚兕说之以情晓之以理。
让他带学生也不是不行,但是最後教出来的学生是什麽样子他不敢保证。
学是一回事儿,教又是一回事儿,万一最後发现他只会误人子弟也不许对他有意见。
姚将军还没开口,狄大元帅先替他回答,“没事儿,就当拿这小子练练手,实在不行的话我再给我家臭小子另择名师。”
姚兕:“好!”
苏景殊:……
姚古:……
新鲜出炉的师生二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谁更悲催。
简单的拜师礼跟过家家一样,直到结束苏景殊都没反应过来。
他爹他哥都没收过学生他先收了,他可真是太有出息了。
狄青抱着胳膊笑眯眯道,“西军和这小子差不多大的少年郎还有好些个,你身边正好缺人手,要不多送几个过来给你使唤?”
苏景殊精神恍惚,“这是收学生,不是招人打杂。”
姚古兴奋举手,“我打杂可熟练了,平时跟在我爹身边也是打杂,有师弟来我还能教他怎麽打杂。”
旁边三个人:……
姚兕一掌重拍在傻儿子肩膀上,“元帅和苏大人先说着,时候不早了,末将带犬子回营。”
听着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思。
狄青摆摆手让俩人自便,等人走远才叹道,“武将想要荫子为官太难,要麽升到六品以上要麽战死沙场,西北又没有条件让小子们安心上学堂,只能尽量往各个衙门塞人。”
武将举荐的名额有限,武跨文更是难于上青天,但凡有点实权的差事文臣就不会放手,就算塞进去也是不起眼的闲差。
可是武将升迁实在太难,饶是种世衡那等名将最终也不过是正七品的东染院使,而将领又时刻都有战死沙场的风险,所以他们都想在活着的时候给儿子铺好路。
没办法,总不能真的指望那群连坐都坐不住的皮猴子去考进士。
“元帅放心,我肯定好好教。”苏景殊郑重其事的回道,“小时候我爹怎麽教我,今後我就怎麽教姚古,让他考进士有点难,让他骂人不带脏字绝对没问题。”
狄青:……
狄元帅想想老苏挤兑人的功力,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委婉的补了一句,“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只是卖个惨让这小子直到军中将领的日子有多难好让他用心带人家小孩儿,不是让他把人培养成怼遍天下无敌手的喷子。
苏景殊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元帅放心,我真的懂,时候不早了,明天还得出远门,慢走不送。”
狄青:???
这就把他赶出去了?
外头院子里,姚古还在紧张兮兮的问他爹怎麽当一个合格的学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听说拜师和给老师当儿子没区别,他拿和老爹的相处模式和老师相处会不会不太礼貌?
小姚同学自顾自的点点头,“未免太对不起老师。”
姚兕捏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忍了又忍忍无可忍,最终还是选择揍儿子一顿解气。
姚古拔腿就跑,“爹!那麽多人看着呢!”
寨子里那麽多人,好歹给他留点面子。
狄元帅看的直摇头,算了,他去会会那些被挑出来的劝降使臣。
有些人天生就能说会道,各军都有嘴皮子利索的兵,留守荔原堡的兵不多也能找出上百个。
苏景殊从士兵们推选出来的士兵中又选了二十个对朝廷忠心耿耿且动员力很强的出来开办劝降培训速成班,使臣预备役们一点就通,说起西北番邦部落比他还熟。
不对比就没有伤害,他们只需要将番邦部衆过的苦日子和大宋对番邦的招抚政策叙述一遍,甚至用不上夸张的说辞对面就得心动。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两国停战更不能斩来使,对面不讲道义也没关系,死在对面没准儿比活着回来还有价值。
第230章
*
让大宋变成汉唐很难,让宋使学汉使搞事却很容易。
能说会道之辈大多心思活络,摇头晃脑掉书袋子他们不行,搞事拉仇恨他们绝对没问题。
可惜他们这次是真心招抚番邦部落,不能为了名留青史为所欲为。
使臣预备役甲摇头:“可惜。”
使臣预备役乙叹气:“太可惜了。”
狄青:……
手痒,想揍人。
士兵们听到动静回头,看到他们家元帅黑着脸站在门口连忙改口重新说。
使臣预备役甲义正言辞:“西夏朝廷无道,我辈当握三尺之剑,取不世之功。”
使臣预备役乙大义凛然:“西夏百姓饥寒交迫,解民倒悬之苦当从我辈起。”
狄青直接被他们气笑了,“看来苏大人教的不错,短短几天都学会拽文了。”
衆人嘻嘻哈哈从地上爬起来,“苏大人说了,接地气儿的同时也要能拽几句,不需要太深奥,让对面百姓觉得咱厉害就行。”
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也就能用汉话拽刚才那几句,文绉绉的话让他们翻译成西夏文他们也翻不出精髓,到了西夏营寨还是得见机行事。
说心里话,他们觉得苏大人这主意出的非常有水平。
如果有人光明正大的找到他们和他们一起痛骂朝廷无道官吏不公还说隔壁哪哪儿能吃饱穿暖不用担心贼匪劫掠,他们十成十的会心动。
单单是听几句就足够心动,知道那人说的都是实话更心动。
树挪死人挪活,人总得先活下去再考虑其他。
幸好这几年西军没再出现过克扣粮饷的事情,西北的百姓也鲜少再因为繁重的徭役揭竿而起,不然他们都没脸去对面忽悠人。
元帅放心,他们已经学到了苏大人安抚羌人部落的精髓,就算没法让对面寨子哭着求着投降也能保证自身安全。
世上不可能有人想伤害和他们同仇敌忾的人!
要是不小心翻车了也没关系,他们前脚死在对方堡寨,大军後脚就能跟上去把对面轰了,合情合理合法,死的轰轰烈烈还能给家里的兔崽子求个恩荫,这波不亏。
狄青摩挲着指尖,到底还是没忍住一人赏他们一个脑瓜崩。
此次出行有足够多的卫兵随行,谁都别想拿命搏前程。
挨了脑瓜崩的士兵也不恼,躲到他们元帅的攻击范围之外笑道,“元帅放心,我们知道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