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钱壮怂人胆,军中有钱和没钱完全是两个状态。
  两个月不到,西夏军队便撤出武胜军,之後没多久吐蕃人也撤了。
  木征之弟吴延征率领兵马投降,倒是负责领兵的谋士瞎药没有投降,而是带着残余兵马退回木征的主帐。
  没有木征,有木征他弟也能凑合。
  战报八百里加急将送到京城,官家也很大方,先改武胜军为镇洮军求个吉利,然後封结吴延征为礼宾副使,顺便兼任镇洮军、洮西一带蕃部钤辖。
  洮河是黄河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支流衆多散流于各地,水量仅次于渭水。河南边是水草丰美的甘南草原,河北边是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沿河生活着数不清的大小部落。
  官家改武胜军为镇洮军,接下来要紧张的还是木征。
  虽然木征他爹瞎毡因为唃厮啰的渣男行径没能得到赞普之位还死因不明,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点家底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和现任赞普董毡分庭抗礼。
  河州、洮州都是木征的地盘,镇洮军已是河湟腹地,只要大宋能彻底掌控镇洮军的番邦,接下来拿下河湟只是时间问题。
  问题是如此以来吐蕃和西夏肯定会化敌为友共同抵御大宋,陕西沿边四路的压力又上来了。
  王韶对此毫不畏惧,他相信沿边官员的能力,能在陕西站稳脚跟的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是官员中的佼佼者。
  有狄元帅坐镇西北,就算一时打了败仗也有援兵可以当底气。
  最重要的是,有官家给他们当後盾,西北各军不会再沦落到饿着肚子去打仗。
  吐蕃人和党项人没法靠劫掠大宋村寨来补充粮草,士兵吃不饱饭可没力气拼命。
  王韶很有底气,战事结束後便稳下心来经营新到手的两个军。
  他稳住了,远在环庆路极边的苏机宜的日子却不好过。
  正常的边境叫边境,非常遥远的边境才叫极边。
  官家新划出来的定边军非常对得起“极边”的称呼,就差直接翻到山那头指着梁太後的鼻子叫嚣“快让出地盘,不然揍你”了。
  看舆图的时候感觉哪哪儿都好,到地方看到一片荒凉才是死的心都有了。
  好歹给他留座城,不行的话村寨也行,只给他一堆掩埋在黄沙之下的废墟有什麽用?
  官家!您看看这合适吗?!
  罗兀城不能建是因为离银州太近,定边城选址所在的故洛源县地离盐州也没多远。
  银州对西夏很重要,盐州在经济价值上对西夏更重要,大宋要在这地方建城西夏肯定会派兵来阻挠,区别就是守起来没有罗兀城那麽难。
  苏景殊反复问了好几次官家有没有圈错地方,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又反复找狄青和冯京求证了好几次,确定他没英年早瞎看错诏令,终究还是不得不去选好的废墟处清理废墟重建新城。
  淦!
  他是喜欢玩经营类游戏,可是游戏动动手指头就能凭空出现城池田地,现实却是得一砖一瓦的盖,还要防备时不时冒出来的西夏游骑前来骚扰,体验感差成这样有人愿意玩才怪。
  现实不是游戏,也没有弃游这一说,上头的命令下来任务再难也得想办法完成。
  想想前头那些沿边修建堡寨的前辈,再看看沿边如今的条件,其实定边城的修建难度也不算大。
  有人有钱粮有建材还有时刻守卫在周围的大宋将士,他们的条件比前辈们好多了。
  苏景殊长叹一声,对早些年那些紮根西北重建被李元昊打穿的防御体系的文臣武将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对干活的民夫役夫致以同样崇高的敬意。
  西北军民修建堡寨的经验极其丰富,建城对他们而言不算难,难的是建好之後把城守住。
  建城可以让周边各城帮忙,守城不行,守城只能靠自己。
  要是连建带守都需要帮忙,朝廷还设什麽定边军?
  被赶鸭子上架的苏知军不服输,连王韶都没叫苦,他有什麽资格叫苦?
  他这无处安放的攀比心还真就攀比上了,定边城已经建好,虽然里面没几个百姓,但是谁来都挡不住他把定边城经营成百姓安居乐业的西北名城。
  经营游戏他是专业的!
  定边城离庆州不远,城池建好之後姚古就被他那升为环庆路都监的爹拎了过来,当爹的带兵暂时负责城外的安保,当儿子的负责在他们家老师身边跑腿当苦力。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老师就得比对亲爹还用心!
  放心,亲爹没那麽小气!
  姚古:……
  苏景殊:……
  行吧。
  小姚同学别的帮不上忙,跑腿还是挺好用的。
  就是问题有点多。
  “老师,王大人为什麽不继续打了?”
  木征他弟都降了,木征肯定也撑不了多久,这时候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河州多好。
  “通远军和镇洮军番邦部落衆多,贪多嚼不烂,让那些番邦部落认可大宋的统治再继续收复失地也不迟。”苏景殊捏捏手腕,“木征他弟投降,木征没那麽容易服软。”
  吐蕃之间兄弟相争的不在少数,木征是唃厮啰的长孙,他要是想降宋完全可以和唃厮啰当年联合大宋抵抗西夏一样联合大宋来打压董毡。
  只要他成为青唐吐蕃的新任赞普,就算名义上臣服大宋实际上当家做主的还是他。
  可是他没有。
  之前没想过要联合大宋,之後想让他臣服大宋也没那麽容易,大概率只能靠武力征服。
  倒是那个董毡,兴许可以靠官职和赏赐拿下。
  姚古不太明白,“董毡已经让他儿子娶了西夏公主,西夏那边应该不会允许他和大宋交好。”
  “他能为了利益和西夏联姻,也能为了利益抛开西夏。”苏景殊啧了一声,说道,“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那家夥身为唃厮啰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都没法掌控青唐吐蕃的所有部族,可见能力远不如唃厮啰,对他来说骨气没有稳住部下重要。”
  党项人把吐蕃的仇恨拉的死死的,从这次攻打武胜军也能看出来,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吐蕃人宁可把土地送给大宋都不愿意让党项人踏足,他跟党项合作只能让麾下部落越发不满。
  董毡本身继承的是唃厮啰的势力,唃厮啰只有赞普血统,本家部族并不显赫,能两次一统青唐吐蕃靠的都是妻子母家的势力,放到他身上也差不多。
  西夏那边如今自顾不暇,能给他的助力也几乎没有,等他回过神来就会发现和西夏联姻完全没好处。
  还是看这次联军攻打武胜军,合作的两方能因为进军不同步自乱阵脚打起来,还能指望他们齐心协力抵御大宋?
  不如指望天上下陨石。
  第241章
  *
  汉家安定天下的最高战略一直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到了大宋有点走极端,但是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从来没有变过。
  不战而屈人之兵,换句话说就是以德服人。
  吐蕃木征部明显不愿意臣服大宋,王韶接下来的任务除了经营已经到手的通远军镇洮军就是招抚木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