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而在这落后的古代,纵使令史们贡献巨大,付出甚多,也依旧要因为他人的偏见饱受歧视,不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和待遇。
  黎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平在心里,生活上能帮一点是一点。
  也还好她这次托了侍从,帮忙备了三顶轿子,否则还一下子拿不出来这么些急用呢。
  陆、常两位令史听了黎筝的话,感动异常,甚至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们早已习惯做最苦最累最脏最臭的活,得不到他人的夸奖与尊重不说,还要被呼来喝去,颐气指使。
  他们休息时间不定。
  往往刚进入梦乡,便马上被人叫醒。
  只因命案总是在三更半夜出现,需要以最快速度赶到尸体旁进行尸检。
  以免延误最好的检测时间。
  回到家,又沾染了一身尸体的臭气,洗也洗不干净,分外造人嫌弃。
  同样因此,连讨一门好亲事都难如登天。
  破了案,他们的功劳与苦劳往往被人忘在脑后,得不到奖赏。
  破不了案,又因为地位低下,人微言轻,十分容易背锅。
  可以说,是从未被人公平的对待过。
  如今黎筝这么一番诚恳真切的话语,几乎快要让他们听得热泪盈眶。
  两位令史何时这么被人认可过?
  陆令史更是为了自己来的路上,那些偏激阴暗的想法和心思,感到羞愧难当。
  “巫女阁下!”
  陆令史满腹愧疚与感激,仿佛有一腔话语想要对黎筝诉说,他恍惚之下,还以为是自己开了口,但再一看,拉着白衣少女袖口之人并非自己,而是那身长玉立的青年人。
  常令史满眼郑重地道:“巫女阁下,以后不论有什么事,只要您有需要常清的地方,常清随叫随到!”
  黎筝满眼诧异地还没有开口,便听一旁的陆令史也害怕被落下地赶紧道:“这承诺也算我老头子一个!巫女阁下若是不嫌弃老头子一把年纪,只要有事愿意喊老头子一声,我老陆一样随叫随到!”
  少女面纱底下倾城容颜逐渐由错愕转化为了动容的暖意,她粲然一笑,连带着夜色与天空中的弦月都美得不可方物。
  “好,那白就先谢过二位了,等到十五月圆之时,白便邀二位到府上开庆功宴!”
  黎筝赶到赵黎府邸的时候,时间已近黎明。
  挥退了闲杂人等,让他们都去休息,黎筝换了身衣裳,叫上几个核心的商队管事,将所有有关“海鱼买卖”的账册都拿出来一一查看。
  “少主,这是近期在秦国境内,所有的海鱼买卖的记录。”
  这些留在现场的核心管事们,都是黎筝一手从齐国培养提拔起来的元老级人物,更是从识字、算数、武功方面,手把手教导出的优秀人才。
  黎筝的身份秘密没有对她们隐瞒多少,她们知晓她女扮男装当赵黎,也知晓她的另一个巫女马甲。
  因为在场都是自己人,黎筝坐姿放松而慵懒地靠在榻上,葱白的手指一页页翻过笔记清秀,记载详细的账册。
  目光不由自主地锁定在最后一笔记录上。
  黎筝拧着细眉,喃喃念出上头的文字:“昌平君?”
  要提到这么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就得了解一下他特殊的来历。
  昌平君是楚王在秦国当质子之时,与秦国宗室公主生下的子嗣。
  楚王回国登基之后,宗室公主并未一并跟去楚国,而是带着昌平君一并留在了秦国,如此,昌平君于秦国长大,又于嫪毐发动政变之时,领兵受命,帮助嬴政平复政变。
  是以深得嬴政信任,在朝廷担任丞相一职。
  过去黎筝被秦始皇带回咸阳任命为舍人的时候,就是将职位挂靠在昌平君名下的。
  黎筝更换职务,成为扶苏的伴读之后,也依旧跟昌平君走得很近。
  因为昌平君是扶苏的舅舅。
  同时,昌平君也是秦国,与华阳太后、太子扶苏并称为三大楚系势力背景之一的存在。
  黎筝低眉垂眼,手指在账册上轻点:“昌平君在我们商铺里买了不少海鱼。”
  林管事俯了俯身,朱唇轻启:“是的少主,昌平君府上的采购管事经常到我们商铺来走动,关系亲厚,昌平君又似乎很喜欢吃海鱼,月月都要来买上几次。”
  “赵黎”马甲一出现在秦国,就是昌平君名下的舍人,而后又成了太子一系的伴读,可说是板上钉钉的楚系势力人物,又怎么会关系不亲厚?
  虽然因为黎筝与扶苏关系密切,昌平君一直没有亲自出面拉拢“赵黎”这个表现出色潜力巨大的少年臣子,但每月花在黎筝商铺里的天价货款,也未必不是一种暗地里的拉拢。
  黎筝垂着头,手撑着脑袋,手指一下一下地点着光洁的脑门,头疼万分。
  这位扶苏的舅舅,华阳太后的子侄,嬴政信任的重臣,究竟会不会是刺杀“赵黎”的幕后黑手呢?
  于私来讲,她赵黎可是他们楚系势力一张好看至极的门面,多少各国才子,因为她“赵黎”的名头,奔赴秦国?
  他昌平君当真会起了动她人头的想法?
  但换一个角度来讲,这位昌平君又是秦国境内势力最大的贵族之一。
  如果“粮票”政策当真推行,拥有封地的他将会是首当其冲的第一个受害者。
  而且如今华阳太后还未去世,扶苏又才刚被册封太子,风头无两的不止扶苏,他们楚系一脉的势力同样如日中天的强盛。
  倘若出手的不是昌平君,又还有谁敢在咸阳城内直接截杀?
  第88章
  齐、秦两国距离遥远, 想要将海鱼千里迢迢地运送过来,一路还得有连续不断的冰块来源保持鱼肉的鲜活,放眼七国, 也只有黎筝的“邹氏商铺”一家有这个实力。
  换句话说,秦国境内的海鱼卖家只有黎筝一个,而放出刺客的幕后黑手嫌疑人,就锁定在这本海鱼购买账簿名册上!
  少年打扮的女孩垂着头, 一下一下跌落地打着瞌睡。
  与她坐在同一张中世纪长条桌上的管事们则轻手轻脚, 一笔一划的加急将这些清单上采购人员的姓名,转换成背后的主子从属和所在的势力关系。
  一眼扫过去,几乎是秦国大贵族、大世家的排行。
  海鱼的价格到底高昂, 不是大家大户,想买都得倾家荡产,贷款吃饭。
  晨光熹微,不小心睡着的黎筝, 鼻尖上的瞌睡泡忽然破裂了。
  她头颅滑下手掌,睡眼惺忪地睁开双眼,还未看清眼前事物,便听到有人发出一声轻呼:“快快快,少主醒了!”
  室内一阵忙乱的脚步, 而后一条湿热的帕子便敷到了她的脸上,黎筝整个人精神一爽。
  “少主大人,您醒了,要不要先吃碗热汤面?”
  “是啊,您昨天一整个白日都在宫中商讨政策, 傍晚遇上刺杀,晚上回来后还连轴转的连床都没挨着, 想来也没时间吃上一顿热饭。”
  另外几个女管事也纷纷道:“是啊是啊,少主大人先吃点东西再办公事吧。”
  黎筝睡眠不足,眼下青黑,昨天除了一顿早餐,肚子里便再也没有进过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