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第172章
  一只迷路的离队大雁展开了它宽阔修长的美丽双翅, 在古旧的城郭上方,来回盘旋,久不飞走。
  在这前后左右都是茫茫天际的穹顶之上, 它一双眼睛不断地四处探望,渴望着能找到那群熟悉的亲人和熟悉的大部队,然而,一支箭矢横空而出, 直直插进了它的脖颈, 鲜血很快地喷涌了出来。
  生机在瞬息间被尽数夺走,离家的雁只来得及发出一声“呜鸣”,便从天空坠落。
  “好耶!蒙大人威武!”
  “太棒啦!我们打来了一只大雁!”
  “今天晚上不用饿肚子, 可以有杯肉汤喝啦!”
  肥下的城池之中,一群将士举起双手,一阵欢呼。
  野狼少年见了那长得甚是肥硕的大雁,心头也不由得一喜, 他快步跑过去将大雁捡起,皮肤黝黑的脸上也露出一个笑容:“还好没有掉到城外,庆顺,拿到后厨去炖了,今晚上, 让大家都喝点肉汤。”
  一只大雁自然是不够分的,但让大伙儿一起喝点肉汤总还是可以的。
  这是黎筝离去的第四天,关在肥下城中的众人开始过饿肚子的生活了。
  好在这还仅仅只是刚开始,一两顿的饥饿还不至于让这群身强力壮的战士们感到头昏眼花,只是苦了军队里那些更加年轻, 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小子,他们每次吃饭时恨不得一人吞下一桌子的模样, 让如今同样咬着牙说自己半点不饿的少年们的样子格外的叫人感到心酸。
  而今日打下了一只大雁,蒙野更是高兴地都想要找些竹简记录书写下来。
  如果不是没有什么写日记的习惯,还总是听到那咸阳来的贵公子笑语晏晏地讲述什么“写日记的都不是正经人”的话,他可能还真的非要将这桩喜事记下来不可!
  赵黎,才分开短短几日的功夫,他又开始想赵黎了,而这么些天来,他已经不知多少次的回想那个轻衫快马,就是一副陌上人如玉的世家公子样,换上战衣,便是百战沙场的王侯将相样的人了。
  不管穿着什么衣饰,通身气质又是如何的与衣饰相配,那惊艳的像是一见面就必然要在人心里落下一道深深的痕迹的少年,在回忆里,除了过于出众的外貌,另外一件让印象深刻的地方便是总站得笔挺,笔挺得像是一根挺秀的小白杨,坚毅的模样,好像不论什么艰难险苦都无法将她压倒、压垮,不论什么荆棘坎坷都无法让她为之方寸大乱。
  而现在,处于困境之中的蒙野同样也需要这种重要的品质,让他得以渡过这漫长的,煎熬的日子。
  或许,索性就应该将她当做一种精神支柱来对待,在日子过得越是苦的时候,蒙野便越是要将与这人共同渡过的种种回忆一遍遍地拿出来翻看。
  自从在演武擂台上知晓了黎筝的真正身手之后,野狼少年便将她当做一个能干大事的人。
  不是任意一个人,都能抛下属于她已然倾国倾城的滔天富贵,转而跑到这更适合她发挥天赋的危险地方来的。
  可她来了,不仅如此,还与他一样,愿意从最低级的小兵做起。
  尽管互相间谈论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军情和国事,关于他们自己本人的事情反而几乎没有涉及,但蒙野在私心中已经将她当成是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了。
  他们是一样的,她是能够懂他的。
  他这样的想着。
  离开的大军是没有回信的,前方的战线打得好还是坏,一切都是一无所知的,他们这些被留下的人像是剪去了眼睛和手脚的存在,除了相信那人离开时说的话语,便什么都不剩下了。
  赵黎,蒙野是绝对相信赵黎的,可这也不妨碍日子一天天过得更加煎熬起来。
  食物的困境是避不开的,而且少年也要求他将这一点暴露在敌方的视野中,好给予李牧那方能够战胜肥下众人将城池重新夺回的希望。
  只有心中存着足够的希望在,李牧才会被肥下拖住脚步,不去前线跟黎筝带领的军队作战。
  这是他们这些人到现在还留在肥下的全部意义。
  为了做好这一点,蒙野不遗余力。
  城楼上巡视的战士们十二时辰没有任何停歇,用一双双人眼监视着建造在他们对面的堡垒,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来告知蒙野,而黑皮长官更是对这一点重视得紧,整个人除了休息,几乎就住在了城墙上,不断查看着是否有李牧等人派来的探子接近。
  “锦囊妙计其一:三到四天时如李牧派人探查,则命人开凿城墙,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立一个能容人呆立的小洞,在里头喊“耀我大秦,百战不殆”!”
  蒙野的目光停留于“开凿城墙”几字上。
  世上所有的守城方,都恨不得在战争来临时为城墙再添砖加瓦,巩固牢筑上一番,以防敌人攻打时,老旧的城墙被不费吹灰之力的轻易摧毁。
  可黎筝留给他的锦囊之中,却说要将城墙开凿,甚至钻出一个能容纳人的洞来!
  这可真是骇人听闻,与众人所想截然相反的做法。
  如果不是了解赵黎的为人,不清楚她的头脑有多聪明灵活,甚至可能只会将这计谋当做是谁人的胡言乱语。
  但因为深信那带着他们冲锋突围时神勇无比的将军,蒙野毫不犹豫的照做了。
  工程是在半夜开始的,蒙野命城中的士兵加上赵国的百姓,趁着天黑赵军沉睡的时候,偷偷点起火把,轻手轻脚的动工。
  刚得知这项命令的赵国百姓先是不敢相信,随后又喜出望外!
  如果将城郭的墙壁凿薄了,那岂非只要轻轻撞击两下,连投石机都不用,十多个人一齐向着城墙撞击,也能将关着他们的城墙撞开了?
  到时,只需攻打肥下的军队将目标瞄准城墙,救援他们这些老百姓的行动便轻松无比的就能完成了!
  在开凿城墙这件事情上,秦国的战士们抢都抢不过赵国的百姓,他们动作生猛,又迅捷无比,每凿下一块石砖,都像是多看见了一份获救的希望。
  花出吃奶力气的人不在少数,浑身解数一身本领都拿来凿墙的更是有好些。
  就连天亮了,秦军要求他们回去休息,他们也分外不愿意,恨不能留在城墙之下,继续这场在某方面来说等同于生命的工程。
  而作为监军的秦国战士相对来说就要轻松上很多了,除了注意不让这些赵国百姓干活太过激情,直接将城墙凿出一个窟窿之外,他们几乎不需要自己干些什么事,站在原地保存足够的体力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在赵国百姓的努力下,城内墙壁上能够容纳一人的小洞很快就凿好了,当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地等着李牧方派探子来。
  蒙野同样站在城墙上,试图从城外的森林中看出是否有什么人藏在树木郁郁葱葱的枝叶之下,悄悄地靠近着城池。
  但他实在是等不到找出对方痕迹的时候了,为防敌军已经派人潜到了城池附近,他决定除了夜晚,整个白天都让人呆在城墙的小洞里,大声叫喊黎筝交给他的那句“耀我大秦,百战不殆”的口号。
  为了给予城中数量越来越少的士兵一定的休息时间,到最后,他甚至让赵国百姓也出来喊这句口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