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怕,因为不喜欢天幕的你们又看不到。”有人直接道。
  “噗!”一句话绝杀,个别小心眼还当场气吐了血。
  姜叶和江雪可不知道仅仅一句龙袍诸朝就出了那么多幺蛾子,继续话题。
  【大家有没有听过绫罗绸缎几个字?】姜叶笑着问道。
  “听过,就是没见过。”布衣百姓们隔空回答。
  “他们是不是也想穿绫罗绸缎,我们要是能给他们送一些就好了。”长孙皇后想道。
  “可惜我们不知道怎么送。”李世民有些遗憾。
  等听到姜叶和江雪后面的话,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才知他们误会了。
  原来姜叶之所以问这个,是想跟大家解释绫罗绸缎的不同。
  【先前我对绫罗绸缎不了解的时候,以为它们是不同材质,了解以后才发现它们原材料都是蚕丝,之所以叫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织的手法不同,比如绫的织法以斜纹组织为主,罗的织法……】
  随着姜叶声音,身后大屏幕出现绫罗绸缎的详细织法,哪怕是眼花的人也能看的清楚。
  诸朝女子们激动的两眼放光,“这可太好了,本来还想自己摸索蚕丝织法,现在天幕可真是打瞌睡就送来枕头啊。”
  这下她们是彻底没后顾之忧了。
  “天幕上好像还有其他布料织法,都记下来,等到时候传往民间。”长孙皇后喜悦道。
  唐承隋制,隋炀帝时期,朝廷不再给女子田地,唐朝也继承这点,现在多了纺织这条路,希望民间女子能轻快些。
  不同于长孙皇后给人做辅助,吕雉、邓绥、武则天、刘娥等人同样动作,做出的是自己政绩。
  【好了,说完丝绸,我们接下来说说另一种划时代的衣服材料,大家可以猜猜是什么?】
  【那就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
  姜叶和江雪一唱一和调动节目情绪。
  可另一边的古人却抓耳挠腮,“我们耳熟能详的什么?我们怎么不知道。”
  “划时代,难不成是比丝绸更重要的存在?”刘彻挑眉,先前姜叶和江雪对丝绸也很推崇,却没用过划时代的字样。
  当然,用来介绍丝绸的新旧石器时代更有历史厚重感。
  【也是这件材料,引申出衣服最重要的用途,撇去人们后天赋予衣服的其他含义,可能这才是衣服的最初初衷。】姜叶和江雪正色道。
  “衣服最初初衷不是‘礼’吗?”有人不解,衣服的出现代表人的羞耻心,也代表人开始出现不同阶层。
  也有人恍然,“衣服最重要的用途,那不就是保暖。”
  对于底层人而言,上层追捧的“礼”根本不算什么,毕竟以他们的条件,有心也无力,所以他们比上层人更快得出衣服本质。
  “难道是棉!”朱元璋激动,他做过底层百姓,这方面并没被现今锦衣玉食和繁文缛节所迷惑。
  更让朱元璋激动的是,他的话居然出现在天幕上,他说过不少话,终于上去一次。
  【是的,答案确实是棉花。】姜叶和江雪笑容灿烂。
  听到姜叶和江雪肯定,朱元璋心里越发舒坦。
  姜叶和江雪后面的屏幕出现棉花相关视频,视频内容对于宋、明前的古人们很陌生,明朝之后的人就熟悉了,尤其是百姓。
  “原来是棉,确实,也只能是棉!”种植过棉花的百姓们激动道,再没有比他们更深体会。
  【棉花起源于印度、阿拉伯地区,并非我们本土产物。】1
  “印度、阿拉伯,那是什么地方?”这两个地名让嬴政和刘彻陌生。
  【南北朝时期,棉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华夏,可惜那时候棉花并未得到重视,只种植在边疆,直到宋末元初,棉花才传入内地,明朝时期得到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推广,遂成为华夏重要产物之一。】2
  嬴政:“南北朝、丝绸之路、宋末元初、明朝。”他一个都听不懂。
  “都记下来,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嬴政吩咐,他有预感,这次后世人介绍的这个产物十分重要。
  “丝绸之路,是西域那边吗。”刘彻看向丝绸之路的方向。
  比起秦始皇来,他多少有点思绪,虽然也很多不懂。
  越往后的朝代理解的越透彻。
  “宋末元初,我大宋亡了?!”赵匡胤震惊,对他而言,不管是南北朝还是丝绸之路都没问题,让他震惊的是宋朝的改朝换代。
  要知道他才刚建立大宋啊!
  “哼,看在你们认可朕功绩份上,这次就不计较你们直呼朕名讳的事了。”朱元璋轻哼。
  至于棉花,他果然没做错。
  【作者有话要说】
  【注:123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四章
  【棉花在古代其实并不叫棉花,它在古代曾用名有吉贝、白叠、木棉或梧桐木,织出来的布被称为广幅布、白叠布等。】1
  【还有‘棉’这个字,最初用的是‘绵’,后来才变成的木字旁的‘棉’。】姜叶把棉花在古代的其他称呼和知识点娓娓道来。
  这给诸朝古人更多线索,让不少人恍然,“原来棉花就是吉贝/白叠/木棉/梧桐木!”
  嬴政:“……”又是一个名字没听过。
  他没多纠结,而是认真听下去。
  要是棉花作用真的很大,哪怕再远他也会一试。
  “陛下,臣好像听过广幅布的名字。”汉武帝刘彻时期,突然有臣子道。2
  “当真?!”刘彻惊喜,他本来都做好广撒网的准备,没想到会有这样意外之喜。
  “快速派人去找,棉花可是历史验证过的好东西。”刘彻当即下令。
  【关于棉花有一则趣闻,那就是有段时间棉花在华夏担任的是花卉角色。】想到什么,江雪轻笑道。
  尽管江雪笑容友善,把棉花当花卉观赏喜爱的达官显贵们脸上就是忍不住热意,“把棉花当花卉观赏怎么了?棉花洁白柔。软如云,很好看啊。”
  当然,棉花就算再好看,以后他们也不会当成花卉。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像把韭菜当成兰花观赏,不是不能做,就是这样做,给人感觉怪怪的。
  大众已经给韭菜和棉花做了定位,很少有人能不受环境影响。
  可是对于不知道棉花踪迹的人来说,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思路。
  【说起棉花的保暖,那在棉花入华夏之前,古人们又是如何保暖的,大家知不知道?】姜叶继续和观众们互动。
  “用木棉!”有用木棉御寒的人们道,心里思索木棉和棉花的区别,都是棉,御寒效果区别大不大。
  “往衣服夹层塞芦花、柳絮等也能暖和一点。”
  “比起木棉、芦花、柳絮类,当然还是动物皮毛更保暖。”有用得起皮毛保暖的人道。
  “汤婆子、炭炉烤火取暖。”这是不缺取暖工具的人。
  【是的,在古人们用上棉花前,他们要么多穿几件,或在夹层里填充木棉、柳絮、芦花等御寒,柳絮和芦花就不用说了,保暖效果不佳,还有木棉,也不是棉花别称,而是另一物种,虽然也有保暖效果,但跟棉花比起来,就像麻布和蚕丝对比一样,之间有成本差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