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李治很清楚,知道谁才是自己的政。治盟友。
所以他相信就算父皇知道武后的身份,也一定会理解自己吧……
另一时空,李世民心疼完爱马们石刻的遭遇,又被臣子们提醒女帝有可能是自己儿媳妇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好在他还不知道武曌最初的身份,要不然再疼小儿子,也得揍上一顿。
当然像秦始皇帝陵、汉武帝茂陵、李世民昭陵、双帝乾陵,这些遭遇还算好的。
不好的就像只剩下两颗牙齿的隋炀帝杨广、被挫骨扬灰的万历朱翊钧、头骨被做成酒杯的宋理宗赵昀等。
还有中间不上不下,如帝陵没被挖开,但一直泡在水里的康熙、乾隆。7
总之,随着姜叶和江雪对帝陵们的介绍,诸朝帝王们纷纷破防。
知道后世帝陵遭遇的他们,已经顾不上给他们修帝陵的工匠们。
“我们该怎么办?”诸朝帝王们很是无措。
只要他们还想要丰厚的陪葬品,盗墓这事就绝不了,虽然他们薄葬,风险也不是万无一失。
“等等,有秦汉、唐宋、明清的帝陵,为什么没有元朝帝王的帝陵?”有人注意到盲点。
“这不公平,按理来说,元朝帝陵,不是更该被发现吗!”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姜叶和江雪摇头。
【至今确实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元朝帝陵。
这和元朝的下葬制度有关。】
【首先中原的帝陵还承担祭祀作用,这就让中原帝陵们修的比较醒目。
可对于元朝来说,并没长久的祭祀习惯。
他们的帝陵过后会被万马踏平,按照他们当时的习惯,会当着母骆驼面杀死小骆驼,从而让母骆驼记住帝陵位置,母骆驼活着,他们会祭祀,至于母骆驼死了,他们失去帝陵坐标,也就不再祭祀。】8
【也就是说,别说盗墓贼们,就是让元朝人自己来了,也找不到他们帝陵的位置。】
诸朝古人们:“……还能这样?”
“可是不祭祀,帝陵还有什么意义?”
“朕就说怎么也找不到元朝帝陵们,原来是这样!”朱元璋双眼猩红。
当初元朝离开中原前,带走诸多财宝,以至于大明建立后,十分缺钱。9
所以朱元璋并不介意拿元朝帝陵们贴补自己的大明。
结果他找了,却怎么也找不到,现在总算知道原因,这让朱元璋如何不咬牙切齿。
“他们帝陵修的那么醒目,这不是明晃晃给盗墓贼们引路吗。”
就像中原理解不了元朝帝陵情况,元朝也无法理解中原帝陵。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123456789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四十九章
【除了城池、皇宫、帝陵外, 还有很多特殊的建筑物,如寺庙、园林等。
寺庙是出家人的地方,园林则是游玩赏景的地方。
大家大概了解一下就行, 接下来咱们说说古代房子的价格。】
“房子价格,房子可是很贵的。”
“也不知道后世房价降没降下来?”
听姜叶和江雪提起房价, 诸朝古人们纷纷感同身受。
毕竟他们大多数人, 都没有良田豪宅。
【古人有句话叫做“京城大,居不易”, 传闻是友人调侃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话, 有一语双关的意思。
这句话侧面反应了古代的房价问题, 哪怕是名人,在京城的生活成本也很高。】1
“京城居住确实不易,不仅是房子价格, 还有米面油盐柴的价格,同样不低。”白居易叹气。
【鉴于古代都城并不统一,咱们一律把各朝都城称作京都。
因为各朝京都位置不同, 连带着房价也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 无论是哪个京都, 房价都不低。】
“京城房子贵不是应该的吗,要不然岂不是谁都能来京城。”诸朝有权贵们挑眉, 很是满意京城的高房价。
因为他们能负担的起,还能给底层没钱的人增加门槛。
【在我们讲房价之前, 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房价, 从古至今都不算便宜。
如果说衣食无忧, 是人们对自身生。命安全的追求, 那房子,就是进一步的诉求,从条件看,房子只会比衣食无忧更难达成。】
“是啊,所以我们才想去住窑洞,不就是因为没钱盖房。”
相比之下,只需要挖土,要简单多。
“这话太过了吧,我怎么记得那些百姓都是有房子的?虽然只是茅草屋。”
“难不成他们还想住我等的豪宅不成?”
当即有贵族冷哼,觉得追求更舒适、更昂贵房子的百姓们是自讨苦吃。
在他们看来,底层百姓只用茅草屋,就足够了。
“我们也是有房子的,虽然只是土胚房。”也有百姓感慨。
当然,这仅限于有房,至于遮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功能,就不提了。
【当然房子的价格是跟地理位置和材质成正比的,就像白居易,就算在京城买不了房子,回乡下盖几家砖瓦房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那样一来,白居易也会失去很多,比如京城便利的交通,以及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才是古代名人们为什么没有房子,也要留在京城的原因。】
【就是咱们现在,京城那种大地方,机会也比咱们小地方机会多的多,这个道理,古今都是通用。的。
当然,咱们买房相关的困境,也是一样的。】
姜叶和江雪语气调侃,诸朝为买房所困的。名人们却笑不出来。
“未来房价,没有降下来。”
他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未来同样也有。
至于身份和财力不如他们的人,不会有在京城买房的奢望,比他们身份和财力高的人,同样不会为房子发愁。
总之,房价卡住的,只有不上不下的中间阶层。
【其实不光是古代名人,就是古代官员们,历朝历代在京城没有房产的人也很多。
很多朝代的官员们都是租房当官,也有的朝代建立了一批公房,低价租给官员们,或者免费让官员们住。】2
【不过需要注意,公房仅限于官员们执政时期使用,只有居住权,没有拥有权。
跟租房的同僚们比,相当于租房上班和住宿舍的区别。
所以难怪古代官员们致仕后,都会回乡,现在想想,能理解了。】
“噗!”诸朝租房或者住公房的官员们只觉得心口被扎了一箭,让他们透心凉。
“我们之所以回乡,是因为要落叶归根,才不是因为在京城没房呢!”有人当场破防,忍不住辩解。
“连官老爷们都买不起房,只能租房住,那京城房价得多高?”诸朝底层百姓们震惊,只觉得京城房价超出想象。
因为他们连官老爷们都比不上,官老爷们都得不到的东西,他们就更得不到了。
这样一想,他们焦虑都缓解不少。
【除却地理位置、政。治等因素,我们来看房价本身。
没有了那些外力,那跟房价直接挂钩的就是房子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