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最坏结果,是咱们朝代再没有缠足和裹胸的女人们。”这个可能,让宋元明清的男人们脸色煞白。
  “女人们可是裹足、裹胸了千百年,你们才一个月而已,不够,还远远不够!”宋元明清的女人们冷笑。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诸朝观众们的情况,他们照常直播。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123456789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五十五章
  【昨天我们说了鞋子和步行这种最简单的走路方式。
  接下来我们说说古人们的其他代步工具。】
  “昨天, 我们这里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听到姜叶和江雪的话,宋元明清的男人们有气无力道。
  这一个月,他们堪称度日如年。
  本以为天幕直播后, 他们的脚疼和胸闷情况会好一点,结果并没有。
  这让他们最后希望落空。
  倒是女人们, 看天幕比以往更加认真。
  “咱们可得跟天幕好好学, 毕竟今后华夏还得指望咱们呢。”
  因为男人们脚疼的干不了活,那些原本男人做的事, 自然落到女人们的头上。
  对此男人们就算不甘, 也拿女人们没有办法, 且比起和女人们争夺来,他们更想解决自己脚疼胸闷的问题。
  就像男人们迫切希望结束脚疼和胸闷的痛苦,女人们不知道自己的幸运能持续到什么时候, 她们对此争分夺秒的改变着一切。
  被她们带动,原本还站在男人们那边的女人们也慢慢动摇,因为她们发现, 那个一直压在她们头顶上的男人们身体虚弱的无法再对她们动手,这让她们心里对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
  总之, 宋元明清几个朝代, 男女对天幕的评价两极分化。
  不过不管他们对天幕是喜欢还是害怕,都影响不到天幕和直播, 男人们的求饶和咒骂,更变不成评论。
  【古人们的代步工具有两类, 一种是工具,一种是畜力。
  我们先来说古人们的畜力代步, 也就是牛车、马车、驴车, 或者去掉车子, 直接叫牛、马、驴。】
  “畜力代步确实比走路快,起码不累脚。”
  “问题是一般人用不起畜力。”
  宋元明清前的古人们被天幕内容吸引注意力。
  身为男人,他们确实同情后世男人们遭遇,可这不是帮不了吗,还不如让他们专注自身。
  “咱们还记天幕的内容吗?”
  “当然要记,可是脚好疼,以前那些女人是怎么忍着脚疼,还能干活的。”宋元明清的男人们一边感受痛苦,一边疑惑女人们以前的忍耐力。
  以前女人们诉说缠足、裹胸之痛事,除了少数男人会心疼,大多数男人听了只觉得矫情。
  可现在轮到他们亲身体会,他们发现自己坐在椅子上,连提笔写字手都发颤,跟脚不疼时表现完全不同。
  这让他们崩溃,且坚持下去的人也越来越少。
  他们没意识到,宋元明清能够看到天幕的男人们数量本来就不多,他们一放弃,那些男人的渠道只会更少。
  不过可能他们考虑到了,也不会在乎。
  【畜力和车结合,可以增加载人数量,但会降低移动速度。
  而没有车,畜力移动速度会更加,载人数量则会减少。
  总之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古人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对,我们人多的时候,会坐牛车/驴车出行,有车载人数量更多。”
  “我们倒是喜欢骑马,问题是朝廷禁止闹市骑马,我们只能坐马车。”
  【而其中,马、牛、驴几个的速度比,马速度最快,牛速度适中,驴速度最慢。
  至于它们的耐力,排序则是反过来。】
  “是不是弄错了,驴怎么比得上牛和马啊,驴身体那么小一个。”
  “马也很有耐力啊,能上战场的都是马,马不光能承受人一二百斤的体重,还能加上铠甲。”
  他们的变成评论,被姜叶和江雪看到。
  【我们所说的耐力,指的是负重时间,的确,毛驴体型不大,载重也没法跟牛、马比,可胜在持久。
  而牛马们,它们载重高,但持久时间短,因为它们比驴负重更多,才让人觉得它们更有耐力。
  比如评论区说马上战场,能承载人和盔甲,那种承载时间是短期的,长期的马可吃不消。】
  “确实,长时间负重,会伤到马,而马可是战场宝贝,轻易损伤不得。”
  “这么一说,驴确实持久,但它速度也慢啊,人脚程快点,耐力好点,同样能做到。”有跟驴车比过速度的诸朝古人们哭笑不得。
  【除此之外,这几种畜力,马也被赋予更多历史寓意,比如大家可能听过“千里马”这样的称赞。
  但没有人说过“千里牛/驴”这样的话。】
  “呃,那不是牛不擅长速度吗,其实我们也有夸赞牛的好话,比如‘俯首甘为孺子牛’,来称赞牛脚踏实地,勤奋老实的性格。”
  “但跟对马的夸赞,确实没法比。”这个他们也承认。
  “牛好歹还有好话,驴的话,给人印象是‘倔驴’‘驴脾气’。”
  【然后就是它们的价格,它们的价格,是拥有它们的不同阶级门槛。
  其中马价格最高,且很少在百姓中流通,因为古代战争的时候,马是战场的重要资源。】
  “马只能掌握在朝廷手中,民间就算有私人养马,也得严加管束。”
  “确实,咱们见过牛车、驴车,就是没见过马车。”
  “马车还是有的,都在大户人家,咱们这些底层百姓是不用想了,见不着,也得不到。”
  对于这事,百姓中并没什么不平,因为牛车、驴车也能用。
  还有就是马的价格,就是让他们看到马,他们也买不起。
  【其次是牛,其实和马一样,牛在古代同样具备战略意义,只是因为和马的使用方向不同,牛所处的阶级也有所不同。
  马们会上战场,一般都身处军营,而牛们则能帮助古人耕种,哪怕牛价格不低,古代有责任心的执政者们,也会尽力让百姓中使用上牛。】
  【百姓们没有钱买牛,朝廷可能会用送牛、租牛、借牛等手段,让百姓们也用上牛,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牛可以让人们耕种更多地,收获更多粮食。
  当然像送牛这样的手段,古代百姓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平时也会有官府定时检查牛的情况,牛瘦了饲养人会被处罚,死了得及时上报,也不可以随意宰杀。
  之前饮食篇说过,古代很少吃牛肉,所以古代活牛会在百姓们手中流通使用,牛肉却在百姓们之间很少见。】1
  “因为牛肉贵,且牛也不是我们的。”古代百姓们的牛,大都是朝廷的。
  牛不管生前还是死后,价格都不是百姓们负担起的。
  “后世耕种有机器,不再用牛,才能对牛的处置变得随意。”
  “在我们这,哪怕是买得起牛的贵族们,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吃牛肉。”因为牛活着,能发挥更大价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