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有了水渠,这回播种,效率高了数倍,看着麦子一天比一天长得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又是一年秋收,金黄壮实的麦穗在微风下摇曳生姿,数量比起往年增长了数倍,大伙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到了年底,猪肉价格大涨,山水村被养得肥肥胖胖的猪都卖了个好价钱,把欠的钱还上,都还富裕不少。
这一年,山水村不仅将上交国家的公粮按时按量交完,还一跃成为产量最高的生产大队,连公社都特意送来表彰,县城里还有报社来采访。
温村长满是皱纹的脸上扬起笑意:“这都是大伙齐心协力的成果,我们山水村的人,都是好样的!”
隐匿在人群中的冯队长老脸一红。
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实在是太过倔强,为了争一时意气,死活不同意修渠,害了乡亲们,要是早点改革就好了……
山水村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男人们在地里挥洒汗水,辛勤耕种,女人们勤劳致富,养鸡养猪,孩子们在学校认真读书,学习知识,大伙的生活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
春去秋来,时光飞逝。
接连大丰收让村民们收入直线飙升。
口袋里有了钱,修房子的修房子,娶媳妇的娶媳妇,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觉得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瑾泞还在村小里勤勤勉勉地教书,温巧巧在她的辅导下学完了高中课程。
在瑾泞的影响下,知青点的知青们也常常在一块学习探讨,大家都在慢慢进步着。
一个平常的日子,秋收过完,不用天天去上工,知青点几人聚在一起讨论一个化学问题。
“苏知青,你看看,我写的这个公式才是对的吧?”
“你那个根本不对,我这个才是对的。”
“对什么对,你们都忘记把反应时间算进去了……”
几人吵吵嚷嚷,谁也不服谁,瑾泞正打算开口,砰的一声,温巧巧突然气喘吁吁推开门跑进来,顾不上脑门上细细密密的汗珠。
喘着粗气,手颤颤巍巍指着收音机。
“快,好,好消息……快……快听广播!!!”
雷大力前两年捡回来一个烂收音机,被他修好,平时大伙就是用这个听的广播。
“好好好,你慢点。”雷大力将收音机打开。
温巧巧累的一屁股坐到地上,端起桌上的茶缸就一饮而尽。
此时,收音机里来一阵刺耳的声音:“……滋……经国家研究决定,下发文件通知,向全国同胞宣布——恢复高考!”
这话像一声惊雷一样在众人脑海中炸响。
高考,恢复了?
他们可以回城了!?
邓娇抓住瑾泞的手,神情呆滞:“我没听错吧?高考,是考大学那个高考恢复了吗?”
瑾泞没有意外,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临的。
“对,你没听错,高考恢复了!”
许为取下眼镜,掩饰不止已经红了的眼眶,一向在众人面前温文尔雅的他第一次失态,抓起桌上的书本就往天上抛。
“……我可以继续读书了,可以继续读书了!”
这些年,他一刻也没有放下过对学习的执念,终于,苍天有眼,他们可以继续读书了!
几个知青又哭又笑,似是要把这些年的不甘都释放出来才好。
只有瑾泞和傅景曜淡定依旧,这几年,瑾泞一直保持着和萧教授的书信往来,除了关于农业方面的探讨,萧教授还暗示了教育很快要放开,让瑾泞多多准备。
寄来的书籍里也多了不少高中知识的内容。
而傅景曜爷爷在年初平反,官复原职,接触的信息也比普通老百姓多了太多,包括国家对高考态度的改变。
“谢谢你。”傅景曜真诚向瑾泞道谢。
他不敢想要是这一路上没有瑾泞,自己要走多少弯路。
“不用谢,我们是朋友啊……”
第37章 年代知青白月光她带领全村致富(完)
这次高考,虽然时间十分紧迫,但知青点众人都准备充分,关于学习,他们一天都不曾懈怠过。
温巧巧也获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回想之前只有嫁人这一个选项的自己,仿佛是在梦里一般。
“苏姐姐,等我考上大学之后,我想当一名老师。”
瑾泞惊讶:“你怎么想当老师呢?”
温巧巧望向瑾泞的目光有感激,有崇拜,更有深深的孺慕。
“因为,我遇见了一个很好很好的老师……”
在她十八年的人生里,瑾泞是那个唯一的变数。
是她拯救濒死的自己,是她教会自己自尊自爱,是她带自己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温巧巧在心中发誓,将来她也要成为像瑾泞这样的人,帮助更多孩子改变他们的人生……
高考持续了三天,考完最后一科出来,众人心中已经十分平静。
尽人事,听天命。
他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接下来就看命运了。
公布分数那天,一通通电话打下来,人们成群结队跟着城里的轿车,来到山水村,都想一睹高考状元的风采。
村民们看这么大阵仗也懵了。
“这是咋了?”
“听说是咱们村出了高考状元,你瞧瞧,连记者都来了。”
“不用说,肯定是苏知青!”
“我觉得也是!”
“……”
听着村民们笃定的话语,其他人无比好奇。
“你们怎么就肯定是她?”
“这还用说?苏知青是咱们村最聪明的人了!”
“这村里挖渠修路,计划养猪,教书育人,哪样没有她参与其中?要我说,这样的人,就是天上文曲星下凡,高考对她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这下大伙的兴趣更加浓烈了。
这么牛逼的人物,居然一直埋没在这么一个小小村子里?
村名们猜的没错,这回高考状元就是瑾泞,满分四百分,她考了三百九,连省城里的报社都特意赶来报道。
村民们对瑾泞大夸特夸,提到她都竖起大拇指,连小孩子们都对她崇拜至极。
“苏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温村长在接受采访时,情真意切:“苏知青是一个好同志,这些年她帮助我们山水村建设,功不可没……”
很快,一篇《下乡知青扎根群众,摇身一变成高考状元》的文章迅速火爆全国。
一时间,全国上下都知道了瑾泞的名字。
不少大学开始明着抢人,给钱给资源,都希望她能来自己的学校。
最后,京大发了一则通知,农学院的萧教授早已将瑾泞收为关门弟子,京大的校门永远为她敞开。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萧教授是农业研究的泰斗级人物,跟他抢人,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最后瑾泞不负众望,入学京大农学专业,成为萧教授的得意门生。
知青点其他人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温巧巧考上了京大师范专业,为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老师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