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可接下来的现实却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来应聘的大部分人看到福利待遇和环境后,连面试都不愿意参加,就直接跑了。
  小白宽慰瑾泞:“宿主,这人往高处走,不愿意来也是人之常情。”
  招聘连连失败,瑾泞一拍桌子:“不行,再等招聘季都要过了!”
  到时候好老师都被抢走,她这就更没人来了。
  突然,瑾泞灵光一闪,眼睛亮了亮,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目睹一切的小白嘴角一抽。
  “宿主你不会又……”
  好像每次宿主这样,郭局长就得倒霉了……
  第200章 被拐卖后白月光她成为女高校长(十七)
  安青县教育局。
  郭伟自从上次被瑾泞阳奉阴违之后,心理阴影面积直线拉满,平日里一听到“女高”的字眼都条件反射头疼。
  这天,他正在办公室喝茶,下属跑来通报:“局长,女高校长来了。”
  “咳咳……”郭伟差点被茶呛到,眼皮直跳:“她又来了?不见!就说我在忙……”
  没等他话说完,瑾泞已经熟门熟路地推门而入,笑眯眯地说:“郭局,在忙啊?”
  郭伟深吸一口气,警惕地盯着她。
  “这时间你不是应该忙女高的事情吗?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
  瑾泞自来熟拉了把椅子坐下,笑得一脸谄媚:“感谢局长关心,巧了不是,我来就是女高有个小忙想麻烦您。”
  郭伟两眼一黑,他就知道一见瑾泞准没好事!
  “我可告诉你啊,我就这么一只羊,被你薅来薅去都快秃了,说吧,又要我干嘛?”
  “您看您,什么叫‘薅羊毛’,您可是我们英明神武的领导,我哪敢薅您啊?”
  瑾泞眨了眨眼,一脸无辜:“这次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能不能多给我们学校一些编制名额,您知道,这女高招聘老师,本来条件就不好,没编制没有吸引力啊,到时候您再跟我一起去重点大学招聘老师,您这身份一出马,那不是手到擒来嘛。”
  听到这要求,郭伟差点把茶杯摔了:“你就知道拿我当挡箭牌!咱们县的教师编制是有数的,你还想多要?我直接把局长的位置让给你得了!”
  “我哪有这本事。”瑾泞赶紧换上一副更无害的笑容:“局长,您可是一直说要支持咱们县的教育事业,我们女子高中刚成立,真是太需要优秀老师了……再说了,咱们辛辛苦苦建了学校,没好老师怎么行?您看,这也算是为咱县争光,您多有成就感呀!”
  郭伟冷哼一声:“得了吧,你少给我戴高帽。”
  瑾泞继续软磨硬泡:“局长,咱们一起去重点大学看看,说不定就能招到好老师,要不,这次回来,我再亲手给您做一面锦旗,一定将你的丰功伟绩都记录上去!”
  “又来?”郭伟嘴角抽了抽:“锦旗?你这套路我还没见够吗?”
  上次福利院孩子们上学的事情,他就是这么上套的。
  但郭伟也知道,瑾泞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女高的未来。
  最终,在瑾泞的软磨硬泡下,郭伟认命般长叹一声:“算了算了!我就再配合你一次,不过老师要是招不到,你可别怪我!”
  达成目的,瑾泞喜笑颜开:“放心吧局长,您跟我出马,一定手到擒来!”
  几天后,瑾泞和郭伟来到某重点大学招聘。
  在现场,郭伟就差把“我是被逼的”几个字写在脸上了,面对应聘的学生硬着头皮宣传:“同学们,咱们女子高中条件虽然苦了点,但咱们的教育事业需要年轻人,需要理想和信念……”
  这段乏善可陈的开场白让不少学生走掉了,最终还是瑾泞站了出来,铿锵有力地说了一番话:
  “同学们!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而女子高中是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的一次机会,我们安青县对此也是非常的重视,这不,教育局局长都被我请来了,我相信,只要你们愿意来,不只是教书,你们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给这些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有勇气、有担当的老师!”
  这番话打动了不少热血青年,再加上郭伟作为教育局局长当场表示,愿意给应聘的老师增加编制、提高福利,最终总算招到了足够的老师。
  招聘的最后一天,郭伟都感觉自己老了好几岁,满脸疲惫地对瑾泞说:“以后别再叫我一起干这种事了,跟你出来一趟,我这命都快搭上了。”
  瑾泞笑得一脸灿烂:“局长,您辛苦了!不过这次多亏您帮忙,我们学校有救了,以后学生们都会感激你的!”
  又被戴了高帽郭伟咬牙切齿:“算了算了,你这张嘴,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解决了女高老师的问题,瑾泞长舒了一口气。
  可没等她缓过劲,更大的难题就摆在了面前——招学生!
  女主吴芳芳是第一个招进女高的学生,本以为会看见很多学生,没想到报名处只有她一个人。
  “校长,怎么没人来报名啊?”
  吴芳芳十分不解,免费读高中这么好的机会,怎么没有人珍惜呢?
  瑾泞也叹气,“是啊,没想到招学生比招老师还难。”
  女子高中是全免费的,按理说应该踊跃报名者无数,可实际上很多家长对此并不感冒,觉得女孩子上学是浪费钱和精力。
  “读书有什么用?早点嫁人才是女孩子的归宿。”这样的声音比比皆是。
  面对家长的拒绝和质疑,瑾泞并没有退缩,她知道,这些家长并非不希望孩子读书,只是贫困和现实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为了让家长们相信读书的意义,瑾泞和新招聘的老师们接连走访了周边的村庄,一家一户地劝说。
  一次次碰壁后,她开始调整策略。
  每到一家,她都会带上一份报纸,通过上面已经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劝说家长:
  “这是莲花村的一个孩子,通过努力学习,现在已经考上大学,成为家里的骄傲,家里的条件也因为她变得更好了。”
  瑾泞一边说,一边拿出打印好的照片,一个女孩自信明媚站在大学校园里,充满了朝气蓬勃。
  家长们愣住了,眼里露出了动摇的神色:“真的能这样?”
  “当然可以!”瑾泞趁热打铁,“我们女高是免费的,不用花一分钱,只要你们愿意给孩子一个机会,她们的未来也可以像这个女孩一样!”
  渐渐地,一些家长开始松口:“要不……试试看?”
  张晓晓母亲就在人群中,她知道了这个消息,赶紧就将自家孩子带到了瑾泞面前。
  “老师,我们家晓晓聪明,学习也努力,只是我们供不起她上学了,但我们真不想让她像我们一样,一辈子种地。”晓晓的母亲拉着瑾泞的手,泪眼婆娑,“只要能让她读书,我们再苦再累都愿意。”
  张哓哓的家庭条件特别差,父亲残疾,母亲靠在田里劳作养活一家子人。
  即便如此,夫妻两人还是坚持把晓晓送到瑾泞这里,希望她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张晓晓低着头,一句话不说,眼里满是挣扎和羞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