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那日臣妾前去明镜寺,明泽大师已经向臣妾辞行。”她自是不会说,是晚晚去了明泽大师的禅房内,对他动了什么手脚,所以才让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一来是保住晚晚的秘密,二来也是保住明泽大师的名声。
“如今他本人,怕是已经到了北境了,日后明泽大师怕是就不会回到明镜寺之中了,会用毕生的精力,在凡间帮助需要帮助的百姓。”
“是,谁都会走过弯路。”太后想到了这句话,倒是忽然陷入了沉思之中,从前的她在做皇后的时候,自然也是走过不少弯路。
她甚至有时想起来,都懊恼的很,眼看着太后又陷入了情绪之中,一旁的孙嬷嬷忙开口打断了二人之间的对话。
“太后娘娘如今身子康健,比什么都好。”
被打断的太后回过神来,再次笑着看向面前的宋青妍:“晚晚今日怎么没有同你前来?”
最近这段时间,太后也终于是察觉到了异常之处,晚晚这个孩子,怕是十分不同寻常的。
从前只是觉得她聪颖了些,比同龄的孩子发育的要早些。
可如今瞧着,这孩子怕是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连宋青妍和皇帝在面对她的时候,都是不同的。
“太后知道,晚晚这个孩子,自小便是随了臣妾,喜欢睡个懒觉的。”宋青妍倒是毫不介意的自我调侃,“臣妾今日来太后宫里是,向太后娘娘辞行的。”
一听到辞行两个字,太后觉得自己的心底突突的直跳,仿佛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去哪里?”
看着太后紧张的样子,宋青妍心生感慨。
她知道,太后娘娘内心对自己一向是十分好,或许是因为姐姐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自己真的深得太后的心意。
但是总之,无论如何,自己是幸运的,最起码在这个皇宫里,有一个这样关心自己的太后。
但是陛下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要让自己同晚晚去月丰国,那么这件事情是早晚要面对的。
宋青妍甚至心中已经做好了对自己的安慰,怕是自己离开皇宫之后,下次见到太后娘娘,便是她……
想到这里,她站起身来上前一步拉住了太后娘娘的手,心里满是感慨,眼上却仍是笑意满满的模样:“臣妾是来同太后娘娘请旨,想要往定国侯府走一趟,有些事情,还是要叮嘱一下母亲才好。”
“也是,你哥哥即将离京了。”太后想到这里,语重心长的拍着宋青妍的手,看向她的眼底满是慈爱,“这么多年,倒是苦了你大嫂,与你哥哥聚少离多。”
宋青妍轻轻的摇了摇头,做武将的人家,早就知晓了这些事情,所以是不会在意的。
太后又拉着宋青妍说了些话,倒是没有耽搁太多时间,只是在宋青妍离开荣乐宫之前,她吩咐身边的嬷嬷去准备了些东西,让宋青妍一并带上。
这东西里,包含了整个定国侯府上上下下人的赏赐。
宋青妍推拒了再三,都没有成功,所以最后便干脆点头答应了。
从荣乐宫出来时,已经过了辰时,宋青妍脚下的步伐更匆忙了,她自是不能再耽误了。
要是再晚,怕是就不能回到定国侯府了。
她还是想要在午膳前赶回去,尝一尝府中厨子的手艺。
不过这一次,因为只有宋青妍一人前行,所以她只让人备了小轿,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前往定国侯府通知。
此时的定国侯府上上下下,也正忙碌着打点大爷出征要用的东西。
而宋青启也难得的到了卫氏的面前,拉起了她的手。
“这么多年在家中操持家事,照顾父亲母亲,实在是辛苦你了。”
“只是我这出去一趟,又不知道要多久。”
他心中的确感激卫氏,她多年来将侯府内外照顾的妥当,甚至还将家中的产业都扶持了起来。
如今自己能给她的,却不过是个侯夫人的称呼而已。
看着宋青启对自己这样的贴心,卫烟忍不住红了眼眶:“夫君放心,这本就是我应当做的。”
“夫君为国为君征战在外,我作为夫君的家眷,自是要替夫君打点后宅的一切。”
“辛苦你了。”说完这话,宋青启便将卫烟拢入了自己的怀中。
他是从内心敬重自己这个夫人的。
如果说是感情,他倒也不清楚自己对卫氏是什么感情,只是往日在边疆的时候,心中总会念起她,也会隔三差五的有信件回来。
甚至也动过心思,想要将卫烟带到那大营之中生活,只是这种事情,也只是想想罢了。
那西部大营毕竟地处边缘之地,气候并不好,连吃穿都不方便,他自是不会让卫氏去那里受这种苦的。
两人就这样静静的站着,相拥在一处,卫氏的眼眶都是红红的,忽然想起了什么,她抬头看向自己面前的夫君:“只是卓哥儿如今年纪愈发的大了。”
“不知如今的郭姑娘,到底是何想法?”
说起这郭月韶来,宋青启眼神都亮了几分。
第669章 宋章平父子的顾虑
“从前在京中的时候,这郭家小姐是心悦宋卓的,我们人人都知晓,只是卓哥儿那时候一门心思的放在琼华姑娘身上。”
“上次琼华姑娘随着青妍一同去大营之中,我也在暗中观察了,如今这卓哥儿对琼华姑娘倒是好像没了旁的心思,不过是寻常朋友之间的招呼而已。”
“但对于郭月韶,卓哥儿好像是与从前不同了。”
“你也知晓,这郭家小姐如今在金湖县开了一间绣坊。”
卫烟在宋青启说话的过程中,就这样抬头望向他,看着他高谈阔论的模样,心中愈发的感慨。
感慨自己的母亲给自己找了这样一门好的亲事。
说实话,起初听到母亲为自己说的是一个武官的时候,她心中是不愿意的。
毕竟人人都认为这武官粗俗不说,而且若是打起仗来,连连征战在外,都是不能回府的。
那她和守活寡有什么分别呢?
自己既是嫁人,且无论富贵,便是为了寻一人和自己共度余生的,若是夫妻二人常年分居两地,那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母亲后来挑来选去,倒也没有合适的,所以便安排她与这宋青启见了一面。
想到见到宋青启的第一眼,卫氏便心动了。
他虽是武官,但整个人风清俊朗的,没有丝毫粗鄙的形象。
哪怕是在面对丫鬟小厮时,也是十分的客气。
或许是自己以往对武官的印象太过于刻板了。
再加上她知晓这宋家的规矩,是不允许纳妾的,她心中便也没有那么大的抵触了。
后来她便嫁给了宋青启。
或许是因为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夫君会征战在外,所以在宋青启第一次远离自己的时候,她的内心倒是没有那样的难过。
宋青启是个木讷的,但是她也瞧得出,他对自己是上了心的。
外界都传言他们夫妇二人不过是相敬如宾,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他们之间的感情。
想到这里,卫烟又握了握宋青启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