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锦帐春深> 第129章

第129章

  沈家祖孙带回京城的那口薄棺,也有人帮着抬了进来。
  沈若锦在屋檐上冒着风雨,招魂复魄,一一喊过舅舅和兄长们的名字,原本那件旧衣是要盖在死者的尸骨上的。
  可他们的尸骨全都留在了万英山。
  沈若锦一一喊过他们的名字后,跃下屋檐,把手上的旧衣盖在那口薄棺上。
  做完这一切,她仿佛耗尽了力气般,踉跄着往前栽去。
  “沈若锦!”秦琅眼疾手快地扶住她,“你看起来不太好。”
  沈若锦低声道:“不是看起来……”
  “那你还逞强往屋檐上窜,赶了这么多天的路,又在宫门前跪着淋了那么久的雨……”
  秦琅说着,直接抬手去探她额头。
  秦小王爷皱眉道:“有点烫,你发热了。”
  “不妨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热了,我撑得住。”沈若锦压低声音说:“招魂这事我若不做,难道让阿公上屋檐吗?”
  秦琅顿时:“……”
  阿公站都站不起来,怎么上屋檐给沈家儿郎招魂?
  秦琅道:“这事不是非得你来做。我也可以。”
  “你已经做得够多了。”沈若锦靠在秦琅身上,调息片刻,恢复了些许,“这些百姓也是你提前放出风声引来的吧?”
  沈家祖孙回京之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具体何日何时到城门口,更没人知道。
  连沈若锦都没想过要提前煽动人心。
  秦小王爷却想到了这一点。
  秦琅不语。
  沈若锦轻声道:“我不能一直依赖你。”
  “你可以依赖我。”秦琅忽然很正经地说:“只要你想,我会一直在。”
  沈若锦抬头,望进秦琅幽深如墨的眼眸里,一时间,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
  秦琅又道:“毕竟,我是你的夫君。”
  沈若锦闻言,默默揣好了怀里的和离书。
  她本想着若这次在劫难逃,就把和离书给秦琅,让他撇清关系。
  然而这次的结果超乎意料。
  多亏秦琅先敲了登闻鼓,把水搅浑了,阿公又一片忠心无可指摘。
  沈若锦临时决定放弃让皇帝承认为求自保害了诸多性命,人总要先保全性命,再去谋求别的东西。
  去议政殿上走这一趟,她越发清楚地认知到皇权有多么可怕,挑战皇帝的权威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好在她还年轻。
  她还有很多时间,去等待一个绝佳的时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她报仇,亦是。
  沈府荒废已久,好在来帮忙清扫的人真的很多,不出一个时辰,就把这府邸收拾地像模像样的。
  府里什么都没有,那些百姓自发来给沈家儿郎祭奠,都自己带着香烛。
  沈若锦和二位舅母,还有一众沈府旧人淋了许久的雨,烧火丫头连开数个大锅烧热水,让他们先沐浴更衣。
  免得一起病了,没人守灵堂。
  秦琅正吩咐人去采买各种吃穿用度上的东西。
  镇北王妃就带着好几十号人过来,一个何嬷嬷,三个厨子、四个一等侍女,二十个粗使丫头和婆子,甚至连修缮房屋的瓦匠,倒夜香的人都有。
  沈府之中人头攒动。
  镇北王妃一来,众人纷纷给她让出道来。
  王妃进了府门,直奔沈若锦而去,拉着她的手从上到下打量着,“我的儿,半年不见,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母亲……赶了这么多天的路,哪有不瘦,您看秦琅,是不是也瘦了?”
  沈若锦被王妃握着手,王妃待她犹如亲生一般,她喊母亲可比喊夫君自然多了。
  “我管他瘦不瘦,反正他在王府的时候也不好好吃饭。”
  王妃连眼角余光都没分给边上的秦琅,直接拉着沈若锦嘘寒问暖。
  秦琅见状顿时:“……”
  他看起来可真不像是亲生的。
  王妃关心完沈若锦,又跟沈老将军和沈大夫人柳氏和沈三夫人张氏问好,满脸难过地说:“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是要过日子,你们要节哀啊。”
  柳氏和张氏躬身行礼,“谢王妃。”
  “喊我亲家。”王妃说:“你们刚回京城,昔日府里的旧仆都还没来得及回来,我就带了些人先给你们用着。若用得惯就留下,若用不惯就过几日府里人手够了就打发他们回王府。”
  “亲家有心了。”沈老将军道:“有您这样的亲家,才能养出这么好的姑爷。”
  王妃道:“您觉得他这个姑爷还成?”
  “成。”沈老将军一字定音。
  “那就好。”王妃低声嘀咕道:“我还怕沈家人看不上他,要退货呢。”
  不退就好。
  王妃从王府里带来了干净衣衫,还有白布香烛,连吃食和一应用具都带了。
  她这个做亲家的在灵堂里主持大局,让沈若锦和沈老将军还有沈家夫人等人先去沐浴更衣,吃些东西垫垫肚子。
  柳氏和张氏一开始还坚决不肯麻烦王妃。
  王妃直接一句“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把她们全都赶去沐浴更衣了。
  秦琅跟着沈若锦一起往后院走,被王妃叫住了,“你往哪走?你是沈家的姑爷,不断有人来灵堂祭拜,你不在这守着,你去哪?”
  “母亲说得有理,母亲说得极是。我哪也不去,就在这灵堂上守着。”
  秦琅心里记挂着沈若锦发热的事,要跟过去看看,被母亲叫住了,只得老老实实地留在灵堂。
  尽他作为沈家姑爷的职责。
  第139章 掌上明珠
  梅映雪与牌位成亲,脱下嫁衣,便为沈知洲披麻戴孝。
  沈老将军劝她要为以后多想想,柳氏和张氏也不忍看这大好年华的梅家小姐以后就守着牌位过活。
  沈大夫人柳氏是沈知洲的生母,对这个对自己儿子一往情深的姑娘格外怜惜,同她说:“你今日同知洲的牌位拜过天地,便当你们已经成过亲了,沈家认你这个媳妇。只是人生百年,你还这样年轻,大可不必执着于一个已经去了的人。”
  柳氏的夫君和儿子已经死了三年了,她也从最初的哀大莫过于心死,随着长伴青灯古佛变得平静了许多。
  今日看到牌位的时候,她泪流不止,连劝梅映雪的时候,她都红着眼。
  那么好的沈知洲,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亲儿子。
  若他还活着,把梅映雪娶进家门做媳妇,柳氏定然是极欢喜的。
  可现在,沈知洲不在了。
  梅映雪若真的替他守一辈子寡,那沈家岂不是成了困住别人一生的牢笼。
  这不是沈家人愿意看到的。
  “大夫人……”梅映雪道:“这一生若不能跟沈知洲一起度过,那么我死了与活着都没什么分明。”
  “罢了,我劝不动你。”柳氏无奈放弃劝说,轻叹道:“知洲在天上看到你这样,一定急得团团转。”
  这一句话让梅映雪再次泪流满面。
  沈若锦觉得还是阿公原本的打算最好,梅映雪要是想留在沈府就让她在这住下,若她日后想开了决定另嫁,那沈家就给她准备一份嫁妆,当做女儿一般嫁出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