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娘俩有菜有汤有馅饼,晚饭吃的很满足。吃完饭追完剧,于洋早早就上床睡了。
  陈红把烘干机里的海参取出来,又把晒了半干的鱼干给摆放好烘上。鱼干好烘,一小时一波,一波能烘二十斤干货。到半夜两点,陈红已经把所有的鱼干烘好了。
  都装袋收好,把今天晚上蒸的两锅包子馒头留下10个,其余的150多个都装在大盆里收到空间,牛肉排骨也一样安排。这就是自己以后出海的预备粮了。
  把最后一波海参安排进烘干机,今天晚上活都干完了。陈红洗漱睡觉的时候都2点多了,也幸亏身体好还能扛的住。
  第二天下午终于天晴了,陈红立刻去镇上快递点取了快递,所有的大小水箱都到了。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收纳工具,三轮车差点装不下。
  幸亏能把包装拆了,大的套中的,中的套小的,套着塞地结结实实,才给拉回来。出了快递点,四下无人,陈红把手伸进车篷下,悄悄的把东西都给收进空间。
  回到家,先去厨房用柴火灶煮了一大锅绿豆粥。切了块牛肉和排骨拼了个卤肉拼盘,炒了个丝瓜鸡蛋,晚饭就好了。
  趁着晚饭时间,陈红给村长打了电话,请他帮忙找两个人,给自己把于洋爷爷以前住的屋子装修一下,孩子大了,要给他分房了。
  村长答应她明天就找人给他干,并问清了怎么装,装成什么样,预算多少?
  都讲清楚,村长让她不用管了,他会找人帮她弄,也会去她家帮着监工。让她只管出海挣钱,一切交给他和于洋爷爷。
  陈红内心感激,嘴上却不说出口,老人这么帮她,以后就看她的了。
  三个老人都是难得的好人,今生能遇到并且还能互相帮衬着过日子,是多么大的缘分。
  她一定会珍惜这份爱护之情,尽量多照顾一下他们。
  等晚上儿子睡了,把大锅里的粥倒进不绣钢桶里收进空间,自己的预备粮已经很丰盛了。
  有肉、有包子、有馒头、有粥,还有很多黄瓜西红柿,草莓蓝莓两样水果。
  以后出海太幸福了,明天又能去钓鱼,今天晚上连夜把工具都搬三轮车上,螃蟹笼也带上,明天又能往家薅鱼获了,简直太高兴了。
  这几天可憋坏了,还是大海上才能让自己大有作为!
  第二天,陈红还没开大门,村长就来敲门了。陈红带着他看了房子的布局,想要什么样的样子,都在哪里用什么材料,都大致对村长讲了一遍。
  村长准备找村里的两个人给装修,昨天晚上他已经连夜给他们递了话,吃过早饭他们就会来看现场,量尺寸,准备材料。
  这两个人都是老工人了,装修这行做了十多年了,手艺很好,让陈红放心,都是信的过的实在人。
  陈红回屋从空间里取出一万块钱给村长,让他看着给材料费和工时费,自己出海就是一天,全权托付给村长了。
  要是不够等晚上回来自己再给他拿,家里的事就全靠村长叔拿主意了。
  第49章 吃大席
  把家里都交给三个老人,陈红放心地出海了。天天早出晚归,空间里的大塑料养殖箱眼看着一个个被装满。
  每天在码头等着的刘老虎这段时间也跟着赚了很多,陈红大致估算了一下,光差价,刘老虎这十几天,最少也在陈红这儿赚到了快三万块钱。
  陈红更是光卖给他们父子的鱼钱,就收入了二十来万。
  张百强的龙宫酒店去了五次,卖了三十多万,郑高兴的明珠酒楼,也去了五次,卖了不到二十万。
  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陈红在大海里薅了将近七十万的鱼获。
  就这还不算她空间里存的两百多个大鲍鱼,七十多个象拔蚌,三百多斤大海参,和五六百个各种大海贝和椰子螺。
  家里的装修也在干了三天后,早就交工了,村里的装修大哥只收了陈红两千块钱的人工费。
  这让陈红很感动,委托村长给两人一家送了一箱牛奶两条大鲅鱼。
  屋里装修完,陈红只大致看了一下效果,觉得满意,就全权委托村长叔去帮着置办了一套家具。
  这段时间村长叔老两口和于洋爷爷基本上长在陈红家了,郭婶帮着做饭看孩子。村长叔和于洋爷爷表兄弟俩出出进进的帮着买材料。
  装修完又去买家具,加上于洋,老少四个人商量着给于洋买了大床,买了书桌,买了新衣柜,买了床头柜,买了个小沙发。
  还给装了空调,吊灯,台灯,还找人又提前给拉过去网线。基本上该买的都买了,都置办齐全了。什么都没用陈红操心,陈红只管掏钱就行。
  陈红算了算,全弄完才花了一万两千块钱,俩老头还挺会省钱,本来陈红算着怎么也下不来一万五千块钱的。
  可两位老人家钱也没多花,弄得还有模有样的,连空调都给装上了,陈红屋里还用着风扇呢!
  一伙人忙了半个月,到了八月二十九号,正好是农历七月初六。
  村里王家的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今天在村里办升学宴。还有两天就要开海了,陈红也趁吃席的机会歇一天。
  上午十点多,陈红锁好大门,领着于洋去吃席。先在大门口支的八仙桌那,上了100块钱的份子钱,王家本家的人就把她们娘俩往里让。
  酒席是摆在院子里的,整个院子上扯了个大遮阳棚,院子里摆放了十几张桌子,有一半已经坐满了人。
  好像屋里还有四五桌,那是主家娘家人和老师、村领导等贵客能坐的席面。一般同姓人和村里的乡亲们都坐在院子里。
  郭婶因为是王家本家,来的比较早,已经坐下了,还给陈红娘俩占了个座,看到陈红领着孩子进来,忙招呼娘俩过去坐。
  陈红过去一看,都是村里的大娘媳妇们,只有一个过年才娶进来的小媳妇不认识。
  有一半都是王家本家的,二虎婶子娘俩也在,还有经常在码头补网的李大妈婆媳,还有于洋的大奶奶,加上陈红正好八个人,满席了。
  陈红来的时候只剩一个位置了,这一桌还有两个比于洋大点的孩子,农村坐席孩子是不能占正座的。
  看到旁边墙根摞着一摞铁架凳子,陈红去拿了一个放到身边的位置,让于洋挨着郭婶和自己坐下。
  陈红的位置正好在上菜口,郭婶和于洋大奶奶都争着和陈红换座:“陈红,你和我换一下,等会上菜你和孩子不方便。”
  陈红笑着摆手:“大娘,婶子你们坐你们的,不碍事的,就是要麻烦婶子帮我照顾一下于洋了。”
  “那没说的,于洋是个乖孩子,大奶奶和表奶奶都喜欢你呢!”
  于洋大奶奶也说:“要不于洋挨着大奶奶坐,等会上菜大奶奶给你夹菜。”
  于洋乖乖的喊:“谢谢大奶奶表奶奶,我会自己夹菜的。”
  大家热热闹闹的说着话,陈红注意到其他人气氛有异常。只和大家挨个打了招呼就坐下了。
  李大妈的儿媳妇酸里酸气的说:“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有空来吃席?没出海吗?”
  陈红平静地回答:“谁不是忙人啊,过日子不都是不得闲吗,天天都有活。不过再忙也要吃喜酒,来沾沾喜气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