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也可能是他人小坐不住,动来动去的,鱼不咬钩。
  也可能他把鱼钩只垂在上水层的问题,现在的鱼大都在中水层,下面有食物,还没有鱼向上水层游动抢食。
  说话的功夫,周易也钓上来一条真鲷,这条鱼大约有二斤重,淡红色的鱼身,鱼鳞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特别漂亮。
  于洋看到了,非常羡慕,身子扭来扭去的,更坐不住了。
  陈红也不管他,真要好长时间钓不到鱼,他就知道乱动的后果了。以后再钓鱼,他就能耐住性子了。
  周易接过陈红递过来的手套,让陈红替他拿着鱼竿,他利索的戴上手套,赶紧接过鱼竿。
  好像生怕陈红抢了他上鱼的乐趣,陈红好笑的摇摇头,这人越来越幼稚了。拿起旁边的抄网,替他把鱼抄上来。
  陈红把控鱼器递给周易,让他自己解鱼,就回到自己的钓位,认真钓鱼。
  刚坐下,陈红就看到自己的鱼钩中了一条红色长尾滨鲷,陈红麻溜的刺鱼,迅速收线。
  不一会儿就把这条五斤左右的长尾滨鲷拉出了水面,随手拿起抄网,就把它抄上了甲板。
  看着陈红这一顿麻利的操作,周易和于洋都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尤其是周易,看着陈红细细的胳膊和纤弱的手腕,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刚刚陈红是用一只手,就把这条五斤左右的大鱼给抄上渔船的吧?太不可思议了,抄网加上大鱼,最少应该也有十斤吧!
  没想到陈红单手就利索的完成了抄鱼的动作,周易都不知道陈红细弱的胳膊里蕴含着多大的力量!
  陈红也没在意周易的打量,既然已经决定以后和他交往了,那自己有些特异的地方,肯定会慢慢让他知道。
  只要不暴露空间这个最大的秘密,其他的让周易知道一些也无所谓。
  世界上力气大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只有她一个,这也不是太出奇的事情。见怪不怪,时间长了他也就会平常心接受了。
  于洋鱼也不钓了,跑到这条长尾滨鲷的旁边蹲下,特别兴奋,“妈妈,这条鱼太好看了。
  你看它的背多么鲜红好看,腹部是粉红色的,尾巴还特别长,太漂亮了这条鱼,要不咱们别卖了,把它养起来吧。”
  陈红告诉儿子,“小宝海里漂亮的鱼多了,我们不能看到好看的就养起来,这条海鱼太大了,不好养。
  要是被养死了,那就太可惜了。这种鱼叫长尾滨鲷,也叫红宝石,也有的叫它红尾鸟。是不是名字也特别好听?
  它的肉质还特别鲜嫩好吃,做生鱼片吃也特别美味,可值钱了,一斤能卖二三百块呢,这条鱼就得卖一千多块钱。”
  于洋惊讶极了,“那我们不养了,死了就可惜了,损失一千多块钱,那太败家了,还是把它们卖掉吧。”
  又对于洋说:“小宝,你这鱼还钓不钓啊?妈妈和于叔叔都已经钓到鱼了,就只剩下你还没有收获呢!”
  于洋苦恼的挠着头,“这些鱼可能欺负我是小孩儿,就是不吃我的饵,我看了好几次了,鱼饵还好好的挂在鱼钩上呢!
  鱼儿挑食不吃,我也没办法呀,反正我的鱼钩上也有鱼饵,由着它们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算吧,我着急也没用啊!”
  陈红:你说的话太有道理了!
  一番话,把陈红弄得哑口无言了,“是的,你说的对,妈妈不该替你着急。”
  陈红看着水下的鱼群越聚越多,这一竿下去很快就又钓上来一条黑鲷。
  这条鱼也不小,有三斤重了,一条鱼就能卖一百多块钱了。
  陈红解了鱼扔进活鱼舱,直接换了串钩,边挂着鱼饵,边对周易说,
  “我觉得窝料起效果了,现在船下的鱼应该有不少,你要换串钩吗?”
  周易有些茫然,“什么串钩啊?我先看看你是怎么弄的。”
  他虽说也钓过鱼,可钓鱼的目的主打一个陪伴,就是哄家里老爷子高兴的。
  对这些鱼竿渔具什么的没太关注过,还真不太懂。
  回头一看,陈红正在操作,“哦,明白了,就是好几个勾串在一起啊,你这样吊上来就不叫连竿了吧?”
  陈红点头,“对呀,这样一次中几条鱼就是多飞,比如中两条就是双飞,中三条就是三飞。
  这种钓法就用于鱼群密集的时候,能趁着鱼群散开前,集中多钓些鱼。”
  一边说着话,陈红一边把鱼钩甩入了海中。鱼儿下水不一会儿,手中的鱼竿就传来了动静,现在已经有鱼吃饵上钩了。
  陈红紧紧盯着海中,看着又有两条鱼也中钩了,也不再等,猛地提竿刺鱼,大力摇动渔轮。
  现在的陈红根本就不再瞎耽误功夫溜鱼,直接大力把鱼线收回,不一会儿就把三条鱼拉出水面。
  顺手拿起身边的抄网,一抄,往回一端,就把三条鱼全部抄上了船,往甲板上一放,转身蹲下就开始解鱼。
  顺手把鱼一条条扔进活鱼舱,又随手挂上活饵,抛钩入海,继续钓鱼。
  一套动作麻利迅速,毫不拖泥带水,看呆了旁边的周易。
  周易看了看自己还在遛鱼的鱼竿,有些迟疑的问陈红:“陈红,你钓鱼都不用遛鱼吗?不怕鱼切线脱钩吗?”
  陈红边摇渔轮边对他说:“切线是主线和子线太细或质量差的原因,我这套渔具的质量你放心,就是金枪鱼也能钓一下的。
  这么小的鱼,要是需要遛鱼,那可白瞎了我的高档渔具。一万多块钱不是白花了吗?
  脱钩更好办,鱼要是吃钩不深,你就是小心翼翼的把鱼拉到船边,它该脱钩还是要脱钩?
  只要你自觉力气能敌得过海里的鱼又何必再浪费时间遛它呢?直接把他拉上来不就完了吗?
  当然,我这种想法可能不适合你,你们普通人钓鱼,就是享受遛鱼过程中和大鱼博弈的乐趣。
  我们渔民就是想办法多上鱼货能多卖些钱,自然是怎么样又快又多的钓鱼才是我们的目的。”
  说话间,陈红又拉上来一竿三飞,一条鲈鱼,一条真鲷和一条石斑鱼。
  看得周易若有所思,眼睛一直盯着陈红纤细的胳膊,在暗中对比自己和陈红的臂力大小。
  感觉他可能单臂端起二三十斤鱼也会很费力,关键是这根抄网六米多长,受力点延长,臂力小了可抄不上来!
  想想自己第二条鱼还没钓上来呢,陈红就已经拉上船九条鱼了,这速度和效率,确实不是一般钓鱼佬能比的。
  怪不得听说她钓鱼厉害,光靠捕鱼的收入就又买房子又买车的,面对陈红钓鱼的技术,周易也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虽然他假期里偶尔也会陪大伯和父亲去钓钓鱼,但都是在内陆的河边或是水库,钓一天也钓不了三两条鱼。
  这要是让大伯和父亲知道世上还有陈红这样钓鱼的手法,他们来了肯定就会赖着不走了。
  周一摇摇头,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把这件事透露给他们,免得招惹麻烦上身。
  他可不想让陈红和家里这些人打交道,影响到她们母子平静的生活。
  家里这几个人退休后闲的没事,人老了脸皮也变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