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陈红没有想到都六月份了,地里却又生长了一茬嫩荠菜,她毫不犹豫地挖了小半背萎,准备回家包饺子或者是包馄饨吃。
  第137章 放生鱼苗
  两个人用一上午时间,把这七八亩地里的大草大致薅了一遍。
  只要不使用灭草剂,地里的杂草是灭绝不了的,只有抽空就来薅一遍,不给杂草长大成熟的机会。
  打不下草种,明年地里就不会被杂草吃了庄稼。想要吃到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只能用双手干活去除,决不能打灭草剂。
  陈红家就只有,这十亩地,除了梨树所占用的面积,能种庄稼的最多也就还有七八亩地。
  就是平时累一点,陈红也不想打农药灭草和除虫,她现在也不缺钱花,不用追求粮食高产。
  这些地里的产出,自己家也要吃一部分的,首先还是要保证绿色健康的。
  除了必须要买的米面,现在陈红家里吃的粮食,全都是地理和空间里的出产,总不能拥有空间了,还要去吃被农药污染的粮食吧。
  陈红和周易小心的扒开了,去年压条的梨树苗,她惊喜的发现,这些树苗已经独立生出了很多根须。
  长的几条主根都有二三十厘米长了,短的毛根也有大约两三厘米了。
  看来今年秋天移植,绝对没有问题了,经过空间水的浇灌,明年移植后的成活率应该能特别高。
  这对于村长他们几家来说,可是一个特别大的好消息。等秋天收完庄稼,他们几家就可以着手挖树坑,种植梨树苗了。
  这种压条育出的果苗,最多两三年就可以结果,四五年就到了盛果期。
  再加上小旅馆的带动,几家人销售了很多蔬菜和鸡鸭禽蛋,以后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大家都富裕了,还可以带动全村的老百姓,一起致富,那他们于家村,就会率先进入富裕村的行列。
  听说村长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想要整合全村的空余房间,有计划的成立一个渔业农业旅游合作社。
  这事如果办成,全村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搞好村里的卫生和饮食住宿,他们于家村的旅游事业,会很快的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说不定以后,于家村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村呢?
  陈红不得不佩服村长叔他们几位老人,一辈子在村里兢兢业业,想方设法带领村民们致富,他们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以后村里的旅游搞好了,游客来的多,也会带动渔业发展。
  村民们也可以利用渔村的优势,晒点鱼干,虾干和紫菜海带。
  这些好存放,方便运输的渔业副产品,卖给游客们,也能增加村民们的收入。
  也许几年后,他们于家村再也不会有人出去打工。全村男女老少,在家里不出家门就可以挣到钱。
  村里再也不会有太多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了。
  中午陈红包了荠菜猪肉馅的水饺,清炒了一个蒜蓉红薯叶,海蛰拌黄瓜,卤牛肉,和水煮鱼。
  今天中午村长去县里开会了,二虎叔一个人,也不好意思来家里陪周易吃饭。
  陈红知道二虎叔这人,实在是太老实了,不喜欢和陌生人上酒桌。
  既然他不愿意来,陈红也没有勉强,就和周易两个人一起吃了午饭。
  周易的饭量真不是盖的,陈红只吃了点红薯叶和凉拌黄瓜,又吃了十几个饺子,其他的饭菜都被周易吃完了。
  吃完饭,周易帮着陈红收拾碗筷,还有点不好意思,“我饭量大,是不是吓着你了?”
  陈红摇头,“你这饭量才哪到哪啊?别说你们当兵的本来就运动量比较大,消耗的多肯定就吃的多呗!这太寻常了!
  我小时候听我姥爷说过,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铁路上干过扳道工。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吃壮饭,一顿饭能吃二十多个大馒头,一水桶白菜炖豆腐。
  那时候的人,肚子里没油水,个个都能吃。我上中学的时候,一顿饭就能吃两个煎饼,喝一碗糊涂了,那时候才十二三岁呢。
  现在的普通人吃的少,是因为运动量不大,一坐一天,吃的饭根本就没怎么消化,肯定就吃不多了,何况平时还有各种零食和水果加餐呢!”
  吃完饭,两人正无所事事,周易蠢蠢欲动的时候,陈红接到了村长的电话,让她去码头接洽渔业公司送鱼苗的船。
  这个月的鱼苗已经到了,需要有人对账,并跟船去海上放生鱼苗。
  村长说开会赶不回来,陈红得替他去码头,和渔业公司点数对账。
  挂了电话,陈红就赶紧换出门的衣服,周易无可奈何的跟上陈红的脚步。
  好不容易两个人能单独在一起了,村长一通电话,打碎了周易的美梦。
  陈红看着在身后默默不语的周易,不由得心中暗暗好笑,还真是好事多磨呀!
  本来自己也不想再撑着的,想要顺了他的意,没想到老天这个亲爹不允许,又给周易设置了障碍。
  周易看着陈红在副驾驶座上,笑的抱着肚子双肩直抖,有些恼羞成怒,
  “很好笑是吧?是不是觉得又躲过了一劫?你给我等着,晚上回来再收拾你,让你看我的笑话!”
  陈红只好装无辜,“我又不是有意的,谁让这事被你赶上了呢?
  这渔业公司一个月才给送一次鱼苗,谁知道这么不巧,就会破坏你干坏事的计划呢?”
  两个人赶到码头,看到渔业公司的渔船正在等着陈红。
  陈红带着周易上了船,在渔业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清点了这次的鱼苗数量。
  对照货单数目无误,他们就直接跟着渔业公司的船,出海放生鱼苗了。
  这次陈红指挥着渔业公司的渔船,直接去了她发现的那个海底森林,把鱼苗都放生在海底森林里。
  只要这批鱼苗能存活下来,这个海底森林面积会逐年变大,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这次陈红是跟着渔业公司的船出海的,看到海底又多了很多鱼群,她的心里非常高兴。
  放完鱼苗,就直接又跟着船回码头了。通过和工作人员聊天,陈红知道他们渔业公司今年准备攻克新的项目。
  他们正在准备培育杂交石斑鱼,一旦培育成功,新品种的杂交石斑鱼生长周期快,品质优良,营养丰富。
  这种昂贵的鱼类品种就会逐渐走进普通老百姓的餐桌,能人工养殖后价钱会降低很多。
  他们还在培育更新参苗品种,期待新的海参品种,能更适应现在资源匮乏的海洋生活,完善海洋生物生态链,捎带着提高沿海渔民的收入。
  陈红对这些科研人员还是比较佩服的,他们这群人思想比较纯粹,钻研起来不分昼夜。
  陈红决定以后每月增加一倍的鱼苗购买量,既能丰富海洋渔业资源,又能辗转给海洋科研人员,提供科研资金,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比陈红千方百计寻找可靠的渠道捐款,要有意义的多。
  陈红从后世来,知道很多的福利单位,都是挂羊头卖狗肉。
  他们收到老百姓的捐款,有很大一部分被上下各级工作人员都给贪污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