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想到这周易终于踏实的躺下睡了,却没想到父母会故意隐瞒他,行动力比他还强。
  第203章 抵达
  他们早就已经订好了去威海的机票,只等陈红的旅馆有空闲房间,就直接入住了。
  一夜无话,又是忙碌的一天。
  院子里的干货,晒完今天就能密封保存了,可以进行下一波晾晒了。
  上午陈红继续去果园浇地,顺便还挖了一筐鲜嫩的荠菜,中午自己回家,随便做了点饭菜,简单吃了午饭。
  喂完鸡鸭又直接回了果园,直到下午才把果园全部浇完。
  还有一个月,梨子就可以采摘了,如果期间不下雨,最少还要浇一遍水。
  现在看梨子生长情况还是很好的,只要不遇见台风和冰雹这样的恶劣天气,已经算是丰收在望了。
  下午陈红开车去接了孩子们回家,放下书包,孩子们就帮她一起收拾干货,打包装箱。
  晚上娘四个也没有去旅馆吃饭,炒了四个菜,烧了一锅海鲜粥,喂饱了自己。
  孩子们该锻炼锻炼,陈红该休息休息。
  直到十点关门睡觉,她又开始进空间抓紧挖池塘。今天晚上必须得干完了,明天上午就要去还车了。
  陈红一直干到一点多,才把池塘挖完,连水都没来得及放,就赶紧出空间洗澡休息了。
  威海机场。三位老人在一个年轻小伙子的护送下,随着人流还在向停车场方向走。
  有两名男性老年人身上背着大大的渔具包,一路走一路四处观察。
  花白的平头,虽然身形削瘦,却是腰板挺直,精神奕奕,满面春风。
  “大哥,你也有十几年没来过山东了吧?看看,这里的变化真大,简直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年长一些的老人个头有一百七十五厘米,脸上皱纹比较深,虽然略显苍老,眼睛里却是光华璀璨,眼神锐利。
  此时他神情放松,行动矫健,不紧不慢的跟在年轻人身后向前方行走。
  “是啊!十八年没来山东了。胶东更是有三十多年没来过了,这里可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山东的兵都是精兵悍将,胶东的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里的人民自古尚武,连普通老百姓都凶悍的很!”
  稍年轻点的老年男人点头认同:“山东人直爽忠义,自古多出名士勇将!”
  旁边的老太太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花白的短发都有些汗湿了。
  “你们兄弟俩老毛病又犯了,张嘴就是和部队和当兵有关的话题。
  还是抓紧走吧!不是安排好了车来接了吗?早点到地方,我也能歇歇!”
  年轻点的老头说她:“我们这也属于职业病了!干了一辈子军人职业,也没有别的话题能聊了。
  老张,你这是吃不消丁吧?早跟你说过了,退休也不能光坐着,平时还是要多锻炼运动的。
  现在不是有人说了吗,生命在于运动,生活在于折腾!
  趁着现在我们的身体还能折腾的动,该运动运动,该折腾赶紧折腾!
  等实在折腾不动了,就该去见马克思了!”
  老太太忍不住叹了口气,“我也想跟着你们运动啊!这不是肺不好,气不够使吗!”
  老头也叹了口气,“嗨!都是年轻的时候不注意,拿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落下的慢性病。
  不过现在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好,平时多注意保养,保持现状还是没问题的。
  以后家里的事,什么也别管了,儿媳妇早就能独当一面了。
  你只要管好咱俩就行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管多了还招人烦!”
  “说的我好像愿意管似的,儿媳妇不是还要上班吗?
  我不帮把手,她哪能玩的转呀?好在孙子已经长大了,也不用接送伺候他吃喝了。
  以后我也能好好休息几年,也跟你们学学,看看电视钓钓鱼!”
  说着话四人一起上了一辆丰田面包车,随即面包车启动离开了威海机场。
  副驾上的年轻人回头问三位老人,“领导,我们还去市里吗?王书记打电话请你们去住酒店!”
  “不去了,直接去于家村!不是跟他说了,我们这是私人行程。
  几个退休老头老太太来旅游度假,不要大张旗鼓,影响他们的日常工作。
  让他们全当我们不在,该干嘛干嘛!我就说了,不该告诉他们的,兴师动众的,浪费人力物力。
  现在交通多方便,路边一站,随手一招,就有很多出租车搭乘。”
  年轻人小薛忍不住心里暗想:您说的轻巧,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不仅仅负责领导的吃穿住行,安全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出门在外,他肯定会先知会当地政府部门领导。
  万一有什么突发事件,这责任他和当地领导可担不了。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只能和领导解释,“领导,我已经和当地领导提前打了招呼,他们不会来打打扰我们度假的。”
  年轻点的老人也开口替小薛推脱:“大哥,小薛做的没错,这是他的工作。
  咱们自己低调点,尽量别出村四处溜达了,别给小薛和当地政府找麻烦。”
  年纪大些的老头,也就是周易大伯无奈的点点头,“原想着退休就可以无事一身轻了,可出趟门还是处处受牵制。”
  老太太周易妈捂着嘴笑:“大哥,这是国家重视你呢!
  你以为国不会花费人力物力吗?又不是你一个人享受这样的待遇。
  比你位置重要的领导还没有你自由呢,你知足吧!”
  在几人的说说笑笑中,半个小时后,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看着路边不高的小山和丘陵披满了浓绿的颜色,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很快就要进入丰收季。
  “今年地里的庄稼长的真好,胶东的花生最出名了!你们看,那一大片都是花生地!”
  周易爸也忍不住趴在窗口往田地里看,“老伴,你这眼神真不行了,那不是一片红薯吗?”
  老太太不愿意了,“我眼神再不好也不是瞎子,连花生和红薯都分不清了。
  年轻的时候也是下过地当过农民的,那明明是胶东大花生。”
  坐在副驾的小薛视线最好,两边看了看忍不住失笑,“两位领导,你们的眼神都挺好,也都没有看错。
  路左边的是花生,路右边的是红薯!”
  周易大伯哈哈大笑起来,周易爸妈讪讪地笑,“我就说吗,我还没有老眼昏花到连花生和红薯都分不清楚!”
  “各位领导,我们到了,前面就是于家村了,村西头的别墅前面就是村里的旅馆。”
  说着话,穿过村子直接把面包车停在了旅馆门口,他们抵达了目的地。
  小薛赶紧开门下车,“领导们先等一会儿,我去办理入住手续。”
  小薛率先进了旅馆,今天正好村长值班。
  看完证件,知道是预定客房的客人到了,赶紧记录了信息,带客人们入住。
  三位老人在司机的帮助下,把行李都卸了车。
  村长赶紧喊餐厅里的小凤和王新妈妈帮着搬行李。
  一番忙碌之下,三位老人终于进了房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