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不仅样数多,因为是新姻亲,上门节礼还都得是双份。
  鸡是当地家养笨公鸡,两只都要是重五六斤以上的。现在市价十五六块一斤,光鸡就值小两百。
  鱼也得两条,还都得是三五斤以上的大鱼,品种全看男方的诚意了,以前还有送黄唇鱼的呢!
  最普通的品种大鲅鱼也得花一百多块。
  肉得是猪后腿,一整只二十多斤的也得小三百。
  烟两条,一条不能少于五十块一条,也得一百多块。
  酒现在都不兴论瓶了,直接送一箱六瓶的,最少也得一百多。
  茶叶也要买两斤,五十块以下的拿不出手,两斤也要花费一百多。
  你算算,这六样礼一共得花多少钱?”
  不等关涛仔细计算呢,方小颖先抢答了,“我算好了,九百块钱,那一年送四次也不够六千块呀?”
  小云也有些纳闷了,“不对呀,姐,咱哥定咱嫂子的时候,我记得咱妈天天唠叨。
  每次过个节去他丈人家,都得花小两千块呢!咋这账我现在还算不出来了呢?”
  陈红噗的一声笑了出来,“你们算的只是女婿送到丈人门上的六样礼品,还有其他的花销,你还没算呢!
  送完礼是不是把媳妇请回男方家?那不得好吃好喝花钱招待呀?
  完事送媳妇回娘家,不得给媳妇几百块钱的节日红包呀?
  我记得我那时候没来过威海,这钱我没有收到过。
  你去你婆家过节,应该收过两次节日红包吧?”
  小云恍然大悟:“噢,你说那个钱呀?我婆婆给了两百,我们定亲一年,一共去他们家两次,收了四百块钱的红包。
  结婚的时候我给我婆婆买了一副金耳环,就花了一千八百多,还赔了一千多呢!”
  陈红纳闷的问:“你结婚,怎么会你出钱给你婆婆买耳环呢?
  这事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
  小芸讪讪的说:“是我自己愿意给她买的,买了我也后悔了。
  都怨我耳根子软,和婆婆小姑子在一起聊天,说起咱妈耳朵上的耳环。
  我婆婆就说,她也生了三个孩子,却不如咱妈命好,到死都戴不上耳环了。
  我听了心里不太好受,发了工资就给她也买了一副。
  过后我一想,才发现不对。咱妈的耳环是咱们当闺女的孝顺,才给她买的。
  我婆婆应该也让她闺女给她买呀!我怎么被她娘俩给架起来,脑子一热就给她买耳环呢?
  从那我才知道,我婆婆和小姑子都不简单,都是嘴甜心苦的人。
  我以后再也没上过她们的当,玩心眼我不行,少掺和他们家的事,离他们远远的我还能做到。”
  金园长和关夫人对视一眼,都笑了,“小芸啊,不是我说你,你这孩子确实太实在了。
  别以为婚姻生活只讲究忍让奉献,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
  尤其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那更是得合纵连横,松弛有度才行。
  别说婆家家庭了,就是娘家大家庭,家庭成员的关系也得讲究策略。
  每个人的品行性格不同,家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过日子也会一地鸡毛,矛盾不断。
  以后遇事多想多看多听,少说话!
  一个人活着,处处是学问!你们都还年轻,以后要学的还多着呢!”
  陈红、小芸和方小颖听了金园长的话都陷入了沉思。
  金园长的话很有道理,人的一生,遇到的挫折和伤害不仅仅来自于外面,其实家里的关系处理不好,更是危害很大。
  要不哪来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夫妻分手这些词呢?
  越是来自自己人的伤害越是巨大,也越不好处理,让人轻易做出决断。
  亲情横垣其中,轻了重了都不行,这个度让人难以把握。
  还是过来人看的清楚,金园长和关夫人的金玉良言,是陈红和小芸从来没有被人教导过的。
  女人,家里有一个睿智的女性长辈指引,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虽然金园长只是在聊天的时候指点了她们一句,她却没有想到,这句话让陈红姐妹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无穷。
  陈红不管王青家怎样来回拉锯,也不管他们和邻村下家又怎样协商。
  陈红还是放下了这事,该出海出海,该晒鱼干晒鱼干。
  听听八卦,娱乐娱乐生活即可,还是要认真过好自己的日子。
  她又恢复了两三天一次出海的日子,趁着天气好,温度适宜,陈红频频出海潜水。
  在她的几个秘密钓点,摸海参,拾海胆,挖象拔蚌。
  养了一年了,象拔蚌也该采挖了!
  她不但三两天给龙宫酒店、明珠酒楼和刘泉田的海鲜水产店供一次货。
  还隔三差五的给家里的几个女人孩子,带回家一些珍珠贝和扇贝生蚝。
  她们在家闲着没事,都喜欢开贝挖珍珠晾晒贝肉干。
  这些可都工夫活,她们人多,可帮陈红解决了不少空间里的存货。
  这天,陈红刚在码头出完鱼获回到家,就看到村长已经在家等着她了。
  陈红停好车,把大门关好,边卸车边和村长说话:“叔,你咋来了,等了多长时间了?
  有事给我打电话就行,怎么还专门来家里找我?”
  自从金园长她们带着孩子来到于家村,因为客人们都是妇女,村长叔没事轻易不来陈红家了。
  陈红乍一看到村长上门找她,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第232章 借钱
  村长边帮着陈红把鱼箱搬下车斗,边对陈红说:“也没什么大事,我就是来问问你。
  王贵发,就是王青爹上门找我借五万块钱,咱们松不松口,这钱借还是不借?”
  陈红手下一顿,考虑了一下问:“叔,他是向你个人借钱还是向咱们旅馆借钱?”
  村长苦笑:“我一个糟老头子,哪有五万块钱借给他呀?
  他和你不熟,不好意思直接上门找你借钱。这不,也不知道他怎么寻思的,找我问问你,想在旅馆借钱。”
  陈红:“叔,咱们旅馆帐上有多少钱,有能外借的钱吗?
  还有,旅馆是咱们三家的,你和二虎叔商量过吗?他同意不?”
  村长已经和二虎叔通过气了,虽然陈红说是他们三家合伙的买卖,其实都是人家陈红对他们几家人的照顾。
  不仅仅是他和二虎两家,小豪和王新两家没有出人参与管理工作,可是也指望旅馆售卖农副产品呢!
  这些利润按说都应该是人家陈红的,他们该领的工资按月领了。
  旅馆里要用的蔬菜蛋禽也现送现结了,他们也没往旅馆投一分钱。
  只出了他和二虎两个人在旅馆管理采买,也没其他的大作用。
  要说操心帮忙也应该,陈红分不分他们钱,他们也无所谓。
  全家几口人的工资和卖农副产品的钱,他们也在小旅馆挣的不少了。
  “陈红,咱们账上还有三十来万,这可是咱们上半年所有的利润。
  我和二虎也商量过了,这事我们听你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