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但是山里春天的风挺大,杏花伴着尘土飞扬,吃个苹果都牙碜。在村民的热情忽悠下,中午她们还是跟着进村了。
  陈红选择的这个村里,还没有正规的农家乐饭店。有生意头脑的个别村民能在家里接待少量游客。
  陈红找的这家村民,家里收拾的很干净,花了两百块钱,她请江美玉祖孙俩吃了顿真正的农家饭。
  还别说,这家姓宋的村民还真实在,让他们准备两百块钱的饭菜,陈红以为也就是能给炒个萝卜、白菜、豆腐、花生米呢!
  没成想人家给抓了只自家散养的大公鸡杀了,用大锅一锅就给炖上了。
  遇上好人家了,陈红心想。
  像这样的跑地鸡,宰杀后重七八斤,要是搁饭店里,最少要一百块钱一盘。
  这只鸡能装满满的三大盘,而且还是不加其他任何辅料的纯鸡肉。
  仅一只鸡,做熟后能卖到三百块钱。
  听到宋家两口子还商量着去三里地外的隔壁村去买猪头肉和排骨,陈红赶紧喊住那位宋大哥。
  “宋大哥,我们就四个人,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光这只鸡都吃不了,别麻烦了,不用再给我们准备别的肉菜了。
  你买来也是浪费,多花钱我们还不爱吃。你们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多给我们弄几个素菜吧!
  我看你家的香椿芽应该能吃了,给炸个香椿芽,再给弄几样野菜。
  嫂子不是挖了苦菜和婆婆丁吗?洗干净弄点酱,我们吃沾酱菜吧!
  墙外的榆树是你家的吗?再给我们蒸个榆钱小豆腐吃,弄个野菜宴就挺好。
  春天来了,我们也带孩子吃口新鲜的!”
  宋大哥急的直搓手:“你说的这些都不值钱,可凑不出两百块钱的菜来。
  野菜好办,在咱农村有的是,真不值钱!你们想吃,我就让我媳妇给你们做,要不,我再退给你一百块钱?”
  陈红笑了:“大哥,你也太实在了!这散养的跑地鸡,在你们农村不拿着当回事,在市里可值钱了。
  一只这么大的活鸡,咋的也要十三四块一斤。光这只鸡就值一百多了,何况你们还给炖熟了呢!
  还有这些野菜,在农村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可在市里,弄干净也能卖七八块钱一斤。
  你也别提退钱的事了,按我说的办吧!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知道挖野菜也不容易。
  现在野菜还小,挖一上午才能挖七八斤,这要是按工时算,这野菜可贵了去了。”
  刚开始范老太太不知道陈红为什么不让人家退钱,还以为她有钱瞎大方呢!
  听了陈红这段话,她才知道陈红也是农民出身,了解农民不容易。
  也开口对宋嫂子说:“小陈说的对,做野菜吃吧!
  今年第一口野菜,我们也跟着小陈沾光尝尝鲜!”
  要说做野菜,还是得农村人!
  宋大嫂光用香椿芽就做出了三道菜:炸香椿芽、香椿芽炒鸡蛋、香椿节凉拌嫩豆腐。
  用榆钱蒸了小豆腐和小窝头,还用榆钱做馅,给陈红她们包了两大盘饺子。
  苦菜和婆婆丁不但弄了沾酱菜,还打了个婆婆丁蘑菇汤。
  最后,两大两小都吃撑了,菜还剩下一大半。
  第394章 有人被宰了
  “咱们四个人战斗力不行啊!还剩下这么多,太浪费了!”
  饭后,于洋放下筷子,看着桌上的菜恋恋不舍。
  范老太太悄悄问陈红:“小陈,咱能打包吗?这些菜别人也没沾,就咱们四个人吃剩下的。
  这桌菜挺好吃的,不打包怪浪费的,带回去晚上还能再吃一顿。”
  看,老人就是比年轻人会过日子,啥都怕浪费!
  陈红点头:“大姨,你老要是不嫌弃,就把这些菜都打包回去。
  剩下不拿走,这些野菜,宋大哥他们也不稀罕,肯定会倒掉的。”
  “不嫌弃,不嫌弃!我们家人没那么矫情,我儿子儿媳妇去饭店吃饭也经常打包回家。
  政府不是也提倡杜绝浪费吗?别人剩下的菜咱嫌脏,咱们自己剩下的又不脏。
  咱们都知根知底的,又没有啥传染病,我放心着呢!
  就是有些不好意思,我们祖孙俩,今天搭你的车,一分钱没花,还连吃带拿的。
  小陈,你是个好的,回济南你常去我们家串门,到时候我给你做大肘子吃。
  我跟你说,大姨我做红烧肘子拿手,味道超好,不比大饭店里的厨师做的差。”
  老太太兴奋的把桌子上剩的菜全给打包带走了。
  宋大嫂两口子看着满桌的空盘子,笑的合不拢嘴,直说:
  “合口味就好,合口味就好!你们吃的满意,我们也就放心了。”
  “正好你们把菜打包带走,我们也好洗盘子。”
  饭后陈红她们又在宋大哥家喝了杯茶,问起他们哪里的野菜没打农药,能挖回家。
  宋大嫂热心的告诉她们,“那得往山里走走了,挨着杏树的地方,野菜可不能挖,杏树打了石硫合剂,会落到近处的野菜上。
  我们这里挖野菜都走的很远,除非下过雨后,再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树下的野菜才能吃。
  妹子,看你们爱吃,你大哥去给你们掰香椿芽,撸榆钱去了。
  等你们喝完茶,他就回来了。都是我家老宅子里的树上长的,绝对没有打药,吃了放心。”
  农民多淳朴啊!陈红很感动,离开宋家的时候,偷偷又给他们压在茶壶下两百块钱。
  范老太太提着打包的菜先上车了,没有看到陈红的小动作。
  江美玉和于洋帮陈红抬着蛇皮袋里的香椿芽和榆钱,走在后边,却眼尖的看见了。
  于洋笑了,江美玉刚想说话,陈红食指抵在嘴边,轻声一吁,她也点头不说话了。
  陈红没办法,野菜人家说啥也不收钱,说是自己家树上长的,不送给她也会老了落了,纯属白瞎。
  大集上,上好的香椿芽才六七块钱一斤,还得守着摊子站一上午。
  香椿芽上市的时候,家家都能收几十上百斤,根本卖不上价!
  可人家是这样说,陈红却觉得再不值钱,他们也付出了劳动,这份心意她很感动。
  看的出,宋大哥家也不富裕,别的她也帮不上忙,也只能给点钱了。
  …………
  基于杏树都打过农药,陈红和范老太太也没敢再挖地里的野菜。
  又拍了些照片,等玩够了,和大家约好在国道口汇合,陈红就开车去了集合地点。
  大家聚到一起,有人宣称挖了一兜野菜,范老太太赶紧把宋家夫妻的话转告她们。
  一听可能有农药,这些家长毫不犹豫的把挖到的野菜全扔了。
  “白耽误工夫了,没想到挖了半天一场空!”
  “美玉奶奶,你们中午是怎么安排的?自己野餐还是去饭店吃的?”
  有人问范老太太。
  老太太高兴的说:“我们找了家农户接待的,那个村里的人家真实在,给我们炖了一只走地鸡。
  哎哟,你们是没见着,那鸡可大了,七八斤重,我们四个人吃,还剩了一大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