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什么?”两个人异口同声。
“经比对,这种蓝色纤维属于善德中学的校服,”李法医推推眼镜,“但介于死者也是善德中学的学生,所以现在我有两点推测……”
“纤维要么来源于死者,要么来源于凶手,”林胜没忍住说了出来,“如果是后者,那说明凶手极有可能就是善德中学的学生。”
“没错。”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的气氛骤然冷了下来,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难看。
在一开始的调查中,专案组的人都在极力避免将学生作案列入猜测。
善德中学的学生可都是没满十四岁的小孩子,一个个身材矮小,跟地里拔出来的小萝卜似的,要说谁能顶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做杀人藏尸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
未成年犯,还是这种级别的重罪,真的难以想象。
可现在案情已经牢牢地指向了这种恐怖的可能,他们再想回避,也没有机会了。
调查出来的信息已经太多了,程鑫甚至觉得,他们只要再去一趟善德中学,找到确切的第一案发现场,案件很有可能告破。
事不宜迟,他马上下楼,跟林胜一起开车去往善德中学。
一路上绿灯长明,马路上车辆不多,出乎意料的畅通无阻。
程鑫看着窗外飞驰的景色,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惋惜。
一路无话。
两人很快抵达善德中学门口,向保安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很快进入校内。
刚一踏进校门,教导主任便凑了上来,讨好地说:两位警官,你们今天过来,是不是案件有进展了?”
林胜说:“抱歉,暂时无可奉告,我们只能保证尽全力侦办。”
教导主任悻悻道:“的确,的确。”
他正准备离开,却被程鑫一把抓住,不由得愣了一下。
程鑫笑眯眯地说:“汪主任,你现在有别的事忙吗?我们今天的调查,可能需要你帮忙。”
教导主任立刻拍了拍胸脯,说:“不忙,不忙,警察同志的要求,我肯定会满足。”
这番说定,三个人开始依次排查善德中学的教学楼。
由于是上课时间,校园里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影,也方便他们的行动。
在教导主任的帮助下,他们一连排除了很多栋可能是第一案发现场的地方。
这些地方要么人多眼杂,不方便作案,要么栏杆做成了全包式,不存在高坠可能,总之,一一被排除了嫌疑。
最后,程鑫回忆起善德中学的布局图,轻声说道:“还剩最后一个地方,我们走吧。”
一伙人沉默地走向东楼,越过黄色的隔离线,没多久就到了现场。
这里是距离藏尸点配电箱最近的位置,也是最值得被怀疑的地方。
程鑫上到二楼,细细地观察四周,不久便来到了空中走廊上,他扶着走廊的栏杆,若有所思地说:“汪主任,这里的栏杆是不是新修过?”
教导主任一愣:“你怎么会知道?”
“明明是废弃很久的楼,这栏杆上居然一点锈蚀的痕迹都没有,”程鑫语气淡淡,“怎么说都有些不太正常。”
教导主任挠挠头,说:“几周前学校下了一场暴雨,这栋楼的栏杆被冲毁不少,为了学生安全,就叫来维修队翻新了。”
“哦?”林胜敏锐地捕捉到不对劲的地方,“维修队修补栏杆是哪天的事,你能想起来吗?”
汪主任看着呆头呆脑,记忆力却不差,马上说道:“栏杆是10月15号损坏的,维修队是第二天,也就是16号修补的栏杆。”
程鑫和林胜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
死者是15号死的,跟栏杆碎裂是同一天,当天她就被凶手藏尸于电表箱,第二天,维修队又赶来修补了栏杆。
暴雨倾盆,栏杆被修补,这两件事好巧不巧地掩盖了死者的坠楼痕迹。
在案发现场已经被确定位于善德中学内部的情况下,东楼是可能性最高的具体案发地点。
第一案发现场,东楼。
找到了。
确定好这一点,下一步就是痕检了。
程鑫叹了口气,说:“现在距离死者死亡已经过去将近半个月,即使真有痕迹,肯定早就被破坏干净了。”
林胜大大咧咧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聊胜于无,这是重大突破,你别老是苦着脸,人都变丑了。”
程鑫没说话,而是出神地看向不远处张贴着的一张表格。
过去时间太久,纸张表面已经模糊褪色,上面隐约能看出几个字:清洁区。
程鑫问道:“汪主任,现在这里还有安排人清扫吗?”
汪主任打开手机翻找了一下,说:“在案发之前,一直都有安排学生做清理工作。”
“案发之前,这里是谁负责清扫的?”
“初二五班的一个学生,叫方晓晓。”汪主任说。
第19章 会议
现场陷入一阵诡谲的死寂。
程鑫和林胜谁也没开口说话,汪主任在原地站了半天,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没敢说话。
诡异的静默持续了几秒钟,最终还是程鑫先开口道:“汪主任,今天就到这里吧,谢谢你的配合,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看看,你可以先回去,另外,今天的事情还请不要外传。”
汪主任察言观色,立刻说道:“没问题。”随后快步离开东楼。
时值深秋,东楼附近浅黄色的树叶飘落一地,偶尔被风卷起来,擦在水泥地上,响起细细的沙沙声,天空雾蒙蒙的,像结了一层灰尘。
荒凉的一副派头,让人心情不愉。
在之前的排查中,由于方晓晓没有不在场证明,程鑫也曾怀疑过她,但从心里来讲,他真的不愿意去思考方晓晓是凶手的可能。
方晓晓年纪这样小,性格又怯懦,在学校没有朋友,屡遭同学欺凌,在家里父亲赌博成性,母亲也生病住院。
程鑫没法不惋惜这样的孩子。
换作从前的他,绝不会对罪犯怀有同情心,但现在不知是怎么了,心里总是犹豫。
面对一个嫌疑升高的孩子,他却不愿意去怀疑对方。
程鑫注视着萧萧而下的枯枝败叶,沉默良久。
林胜缓缓开口道:“要不要找个机会再审一次方晓晓?”
程鑫思考几分钟,犹豫道:“这案子的凶手懂得藏尸,又选择了这种地点来掩藏犯罪痕迹,说明他反侦查意识很好,现在方晓晓嫌疑上升,如果她是凶手,我们的抓捕行为必须有充足的证据,现在就审她的话,容易打草惊蛇,很容易让她毁掉证据,还是等痕检做完之后再说吧。”
林胜觉得有道理,附和道:“也是。”
程鑫绕着东楼走了两圈,最终在隔离线前站定,叹息般说道:“林胜,这案子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林胜奇怪道:“怎么说?”
程鑫问:“你觉得凶手是如何使死者坠楼的?”
林胜努力回忆之前的调查细节,说道:“凶手是死者的熟人,很有可能就是他将死者约到东楼的二层走廊,然后突然发作,将死者推下楼,情况突然,死者没有任何防备,这才没有留下搏斗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