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118节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118节

  新年新开始,收拾完行李,陆杨揉面包饺子。大年初一早上,吃顿饺子。
  除夕炖的鸡汤还有剩,半夜里饿了,拿来下面条吃了。
  天光亮起时,陆杨把家里剩的一些瓜子和花生拿上,再有一碗饺子,叫上谢岩,去给陆林拜个年。
  以亲戚来说,陆林是哥哥。该他们先上门。
  上溪村就这一家亲戚走动,陆杨也说了不用过来拜年的事。
  “家里都收拾好了,等会儿大松哥他们要过来,帮着拖拖家当,我们再见就是初五。”
  后院小,再住不下更多人,陆林到县里上工麻烦了。
  他还没怀上孩子,两相考虑,可能要把这差事辞了。
  只是县里差事难找,在村里待着,能有个进项不容易。
  他工钱都涨了,一个月能有九百文钱,和一两都差不多,实在舍不得。
  陆杨让他别为难:“我那儿也离不开你,这不是还没开春吗?你们两口子辛苦点,每天跑一趟。等要翻地播种了,你们不好来,我再做安排。你在家也能养个猪崽,编编竹席。”
  贴补的进项,到底不如稳定的工钱。
  陆林拉着陆杨说了又说,“等你那边住得开,你还是请我去帮忙。”
  陆杨应下了。
  自家哥哥,拉拔一把应该的。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对陆林印象也挺好的。
  让他做的事,他都办了。不挑不捡,不摆亲戚架子,也没比着陆柳的待遇来,说别的亲戚是什么待遇,他是什么待遇。
  人挺好,以后方便了,还是请到铺子里做帮工。
  除夕夜闹一场,上溪村的年节静悄悄。
  半夜里鞭炮都没人放一挂,有的人从后门出去打听,人没走远,就听见谢岩三个叔伯家里有喝酒作乐的声音,知道混子们还没走,都躲家里不出门。
  早上也没谁出来,陆杨四处转转,村道上都没人。
  等他们吃过饺子,把锅碗洗洗,灶屋的东西也收拾出来带上,一家人就等陆松陆柏两兄弟了。
  陆杨洗手,给婆婆梳头。
  妇人的发髻样式多,陆杨会一些,他以前也给陆三凤梳头。
  赵佩兰好多年没打扮过,梳妆台都没了,坐在小板凳上,身板挺直,紧张又拘束:“这有什么好打扮的?一把年纪了,怎样都行。”
  她最后一件首饰,就是那对金玉耳环,给陆杨拿着,让他卖了换银子,拿银子去看病。
  陆杨没卖。今天给她戴上。
  赵佩兰的耳洞没有堵住,耳环很轻易就戴进去了。
  陆杨猜着,在很多个夜晚,她应该是会把耳环拿出来戴一戴,存个念想。
  发髻没有首饰配,也就是梳个普通的妇人髻,裹块头巾做装饰。
  陆杨手上没好布,还是赵佩兰原来的头巾,他叠一叠,绑在发髻上,在下方收尾系带,像头顶有一轮弯月。
  全包的头巾显老,露一些头发出来,人瞧着精神。
  陆杨说:“以后让阿岩买几根发簪回来,简单的发髻都能配。”
  赵佩兰不要,现在这样,她就很满足了。
  她摸摸耳环,问陆杨:“手里还有银子吗?”
  陆杨点头:“有的,您放心吧。阿岩的束脩也够了。”
  谢岩坐在板车后边,看着他们俩说话,在晨光里,笑得像个小傻子。
  再等一会儿,陆松跟陆柏兄弟俩就赶着驴车过来了。
  他们家就一辆驴车,载着些土砖、黄泥,糊墙的家伙。
  怕陆杨这头东西拿不了,又借了一辆驴车使。
  本来陆家两个爹也要来的,想想他们今天要搬家,又要赶着开市之前收拾好屋子,就没来添乱。
  他俩来都来了,搬东西的功夫,也走了一趟陆林家。
  陆林看要搬了,过来帮忙。
  也没什么好帮的,都收拾完了,搬上车就能走。
  赵佩兰锁了门,把钥匙交给陆杨。
  “这房子,你看能卖几个钱?价钱合适,就卖了吧。”
  他们不会回来这里了。
  离再近,也不会回来了。
  陆杨没劝,回头就跟陆林说:“林哥哥,你听见了,到时帮我问问。”
  陆林答应了。
  谢岩赶马车,走在前头,陆松陆柏兄弟俩在后面跟着,陆杨晚一步过去,他买了鞭炮,除夕没放,今早没放,现在搬家走人,他全给点了。
  噼里啪啦的炮竹声里,陆杨往前跑一段,上了马车,挨着他家状元郎坐。
  赵佩兰在车上,眼睛望着后面,看着承载了众多苦痛记忆的房屋留在原地,越来越小。
  傻柱急忙忙从家里出来,他娘也一起,明知故问道:“你们这是要搬到县里了?”
  陆杨答应的事,不会食言。
  他说:“傻柱以后不用去我那儿帮忙了,我们两家两清了。”
  傻柱娘高兴不已,她拿了很多菜。
  村里就萝卜白菜多,这些陆杨都知道。傻柱娘也没旁的菜给,自家菜园里稀稀拉拉长了点蒜苗,她割了一半,有个三斤多,都给陆杨了。
  别的菜陆杨就不要了,实在不好拿。
  今天二喜也殷勤,一改常态,他竟然还给陆杨拿了二两银子。
  “我欠你们家的,我还给你,以后我也不欠你们家银子了。”
  这是陆杨往外报的假账,他被吓住了,认账了。
  陆杨看看孙二喜的面相,银子没拿,只收了他送来的柴火。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谢家三个叔伯罪有应得,村里别的村民,多数是跟风叫喊,罪不至此。
  他们家的好日子马上要来了,不能把人得罪狠了。村长除外。
  孙二喜看陆杨没要银子,脸色就变了。听陆杨让他把柴火搬到车上,才扬出笑脸,十分殷勤,连声说好。
  离村时,没见着三贵,也没见到张大石。
  这对父子突然失去了机敏,没在陆杨面前献宝。
  陆杨不管他们,路上一家人说说笑笑,到了县里,没二话,旁的事先搁置,先把屋子做隔断。
  陆杨跟谢岩是小两口,新婚不久,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用木板隔开不行,隔壁就住着亲娘,传过去声音,陆杨是不怕,谢岩能羞愤到萎。
  拿了土砖来,留个门缝也不行,得另外打通一个门,把隔断的墙壁堵死。
  炕暂时不拆,拆了又要重新盘。今年先凑合着,来年有钱了,也就用不上。无所谓了。
  土墙做的隔断,再把两边的炕桌都摆在这头,落地的柜子也在这头。
  家里还放着货物,赵佩兰说先放她屋里。货也放这头。
  这实在没辙,地方太小,陆杨把米面放她屋里。肉菜这种比较腥的,就拿去灶屋。
  他跟谢岩的屋里,也就是沿着隔断墙壁的位置,还要放张书桌,书都暂时放箱子里,搁在桌下,没法放别的。
  这里动工,用了四天半。
  地方小,糊墙以后,再把新开的小门做个门框,配个门板,就完工了。
  陆杨跟谢岩没闲着,紧赶着把罗家兄弟的年拜了,又跟着他俩走了一趟金师爷家,再提了一次报官的事。
  拜年没去乌家。陆杨听懂了乌平之的意思,家里要真的能立起来,才好去见乌老爷。不然平白让人失望,伤身子。
  拜年时,顺道下帖子。
  陆杨话说得真诚,他们今年才起步,因为卖菜攒出人气,才挣了点小钱。谢岩的束脩要留着,他们实在没多的银钱置办酒席,大家都是亲人朋友,帮他那么多,他不做点什么,心里过意不去,就在铺子里摆两桌酒,自家人吃一顿。大家吃个高兴。
  也给他们暖灶暖房,庆乔迁之喜。
  没去乌家拜年,但帖子得下。
  谢岩亲自去的,于朋友而言,也算拜年。只是没见乌老爷。
  乌平之自是应约而来,他带来了一面幌子。
  幌子很大一面,竖起展开,到陆杨的腰腹处。
  用的黑红配色,黑色做边,红色做底,正中间还是黑色绣线,“卖吃的”三个大字摆中央,四周环绕着小字,还绣出了样子。
  有蒸笼,蒸笼周边有包子、馒头、花卷。
  有簸箕,簸箕里边有花生、瓜子、核桃、红枣。
  还绣了一座山的图样,象征山货,周围也点缀着菜、果、菌子、以及常见的兽类野味。
  这份礼实在好,又贵重又好。
  席间展开,赞声一片。
  谢岩感动得不行,那点酒量还去乌平之面前献宝,给他连敬三杯酒。
  他不说话,瞧着还像样。酒菜下肚,他非说“你真是个好人”,就让两桌客人都大笑出声。
  陆杨坐不住,得了幌子,立马就想挂上。
  店铺还没开张,不好挂前面,万一给人偷了去,他要哭!
  他先挂门帘外了,正好在他眼前,他吃一口菜,就能瞧上一眼,喜滋滋的,不自觉多喝了两杯。
  他正在喝药养身子,不宜贪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