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这不,缠着我一上午了,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缘故。”
“打呗。”路过的地痞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几人勾肩搭背,流里流气。
“你要实在是甩不掉,就给点儿子儿,哥儿几个帮你处置了她。”
男子摸了摸后脑勺:“这……不太好吧。”
婶子插嘴道:“你们早上吃饭的时候,说了什么话?”
男子:“那是什么话都说,天南地北的,到处扯。”
“说谁了没有?”婶子再问。
男子一愣,旋即皱眉回想:“说了有几位,怎么的?”
“说谁了?”
“说女人了没有?”
“没有啊。”
婶子眼睛一眯:“你再好好儿想想,当真没有?若真没有,我可就救不了你了。”
男子犹豫片刻,叹了口气:“说了说了,说了南街的曹家媳妇儿,还说了三巷的邹家丫头。”
“还有呢?”
“还有?”男子一愣,他又冥思苦想半天,倏忽眼睛一亮:“还有罗家媳妇儿。”
婶子揪住问题:“哪个罗家?罗家哪个媳妇儿?”
她声音放低,小声露了个字儿:“端……?”
男子立马点头。
众人哗然。
有人朝他掷了一颗石子儿:“你是真不怕死!”
男子涨红了脸:“就随便提了一嘴而已。”
婶子说:“那就是了。”
“得了得了,这人我们带走了。”那几个围观的地痞流氓上前,将那女子捉了起来,不顾女子的挣扎,给了她一巴掌。
众人唬了一大跳,纷纷往后退了几步。
“还真是个哑巴啊?”地痞头子掀开女子的头发,掐着她的脸颊,逼迫她张开嘴,笑嘻嘻道:“哟,舌头不是还在?怎么说不了话?”
这时,人群被人拨开,一群官家侍从走了进来。
两方一番交涉,侍从给了些银两,带着女子走了。
午后。
薛芝方小憩起身来,煮了一壶茶喝。
喝着喝着她就发起了呆。
上次的鲜鱼泥鳅发生后,罗定春竟无任何反应,和寻常一般,看不出来半点异样。
他该是不想在她面前泄露出一些不太好的过往。
罢了,他不想让她知道,那她就不知道吧。
“奶奶。”仆婢走了进来,恭敬道:“人已经打理好了。”
薛芝放下杯盏:“带进来吧。”
仆婢带着那女子走了进来。
女子穿着一件翠青色的衫子,洗得干干净净的,她一双清亮的眸子看着薛芝,一动不动。
薛芝往后一靠,静静看着她:“有些日子没见了。”
“丹书。”
第61章 暗潮涌动丹书回归
◎“你怎么变成这幅模样了?”◎
丹书看着薛芝,面色未改,一言不发。
薛芝支着下巴看她,须臾,抬手挥了挥,一旁的仆婢便都退了下去。
“你怎么变成这幅模样了?”她用手指点了点脑袋,看着丹书:“当时你走的时候不还好好儿的?身上的银两也够你花一辈子了?”
“当街抱人的腿,还咬人。”
她轻笑一声:“这样的事,我都不敢相信是你做的。”
丹书轻飘飘睨了她一眼,依旧不肯说话。
“该怎么处置你呢?”薛芝一副很苦恼的模样:“你毕竟是康敏的心腹,我也不好随意处置了你。”
丹书淡淡开口:“随你怎么处置。”
“你任由我自生自灭就是。”她一副无喜无悲的样子:“为何还要将我从街上救回来?”
“不救你,你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好。”
“你什么时候这样菩萨心肠了?”
薛芝无辜地眨了眨眼:“我怎么就不能菩萨心肠了?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况且,现在是我救了你,也是你曾经的主子,不求你感激涕零,好歹也拿正眼看我吧。”
“你的目的是什么?”丹书面色坦然:“难道还想雇我做你的丫鬟?”
她打量了一圈儿:“我看您这处能人多得是,没必要在我身上下功夫。”
“小蛮死了。”薛芝垂眸:“简单来说,我身边没有可用的人了。”
丹书愣了一愣,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子,她才讷讷开口:“你……你说什么?”
“你要是不愿意可以拒绝。”薛芝摆弄着手指头:“我也并非非你不可,只是在街上偶然看见了你罢了。”
丹书沉默了很久,她的嗓子都有些艰涩:“小蛮怎么死了……”
薛芝:“我整日与什么打交道,你也是知道的,反正就有那么回事。”
她眉间微蹙:“你若是不愿意直说就是,我会看在过去的情分,帮你一帮,让你也有个落脚之处。”
“不。”
丹书声音飘渺:“我愿意留下来。”
她目光落在薛芝脸上:“你会就这样轻易的用我?放心吗?毕竟我之前有害过你。”
说到这儿,她自嘲一笑:“你就不怕我又起了害你的心思?下次可就不会轻易地躲过去了。”
“我虽与康敏不和。”
薛芝转头看向窗子那处:“但也是认可她的眼光的。”
丹书又沉默了片刻,少顷,她才轻声道:“她的死有问题。”
她往前两步,一双清亮的眸子愈发透亮干净,她的语气也有些激动:“好端端的,她怎么就没了呢?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隐情,我愿意留在你身边,也是想查清有关她的真相。”
薛芝颔首:“我也正有此意。”
“我毕竟占着她的身子。”
此时日头正盛,有金黄的阳光从窗口探了进来,映得屋子里亮堂堂、明晃晃的。
薛芝看向丹书:“我眼下有事要问你。”
“康敏的心上人,当真是那谈殊?”
丹书说:“是,姑娘与谈公子两情相悦,但又不得不听从家中安排,与罗大人定了亲。”
她觑了一眼薛芝的脸色,继续说道:“彼时,姑娘与罗大人都对这门亲事相当抵触,二人也没有什么交集。”
薛芝:“原来是这般。”
丹书又回来了,而且还是在薛芝身边当得力的大丫鬟,众人都十分诧异。
裘氏却是有些不满。
她以为薛芝这样视规矩家规为无物,做事只凭自己的心意来,十分不妥当。
薛芝却说:“您曾经不是说,我这样的性子极好,您很是喜欢么?”
裘氏憋红了一张脸,最后只蹦出来几个字儿:“此一时,彼一时了。”
薛芝懒得与她打交道,还不如去罗老太太院儿里坐坐。
“请老太太的安。”
她笑着行了行礼,自顾自上前,坐在罗老太太的身边,挽着她的胳膊,语气亲昵:“祖母看上去比前两日精神多了,还是要多晒晒太阳,多出去逛逛走走,别老是闷在屋子里,那多无聊啊。”
罗老太太神色自若。
倒是一旁的戚氏有些咋舌,暗忖:这康家的妮子果真有两分本事,将老太太都哄成这样了。
但薛芝知道,罗老太太不是这样好相与的人,也不是随便说两句就能哄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