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徐鉴实两鬓都生了华发,眸光垂落,看着面前姿态放低的人,神色颇为复杂。
“走吧。”
徐九涣当真是没愧得‘自若’二字,推着老爹抬脚就走,很是坦然啦。
华缨跟在二叔二婶身后,提着裙摆将迈腿时,忽的,手指被某人做贼似的勾了下。
她抬眼,赵徵目视前方,神色自若。
好似方才那占姑娘便宜的宵小行径不是他干的。
华缨很轻的哼了声。
那人唇角轻勾,眉眼略弯,“嗯?”
跟在二人身后的姐弟俩。
华敏眼睛贼死了,将二人方才的动作瞥见,激动得脸颊泛红。
吼吼吼!
她看见话本子上写的啦!
芳表姐怎的不在呢,当真是遗憾啊!
徐华宋目瞪口呆的小声问阿姐,“……要喊姐夫吗?”
话音未落,便被阿姐捂住了嘴。
徐华宋:?
因着徐鉴实晌午要在宫中赴洗尘宴,是以,宋喜便将替徐九涣和泱泱接风宴安置在了晚上。
斜阳归隐,华灯初上。
宴席摆在了园中亭子里,夏风徐徐吹来,白日里的暑热渐渐散去。
丫鬟们将菜肴摆好,垂首悄声退下,没朝那贵人多瞧一眼。
徐鉴实正欲开口,忽的,肩上一道力,将他压着坐下了,坐得瓷实的很。
徐鉴实:……
再一侧首,几个小辈也纷纷落座了。
徐鉴实只得将赵徵请上座的心思按下。
不比徐九涣坦然,张罗这席面的宋喜紧张的要命,磕巴道:“不知官家要来,只备了些兄长和泱泱爱吃的……”
“婶娘不必拘谨,”赵徵朝身侧的人看了眼,“泱泱喜欢的,我也喜欢吃。”
华缨握着筷著的手一顿,想起了那营帐之中没羞没臊,同食一碗面,一片瓜果,甚至是这厮以唇渡水!
宋喜面色狐疑的朝华缨看,眼神询问:是吗?
华缨深吸口气,干巴巴道:“……他不挑食。”
赵徵侧首望着她,闻言,眉轻抬了下。
一顿家宴,吃得寂静无声。
华缨按住赵徵替她剥虾的手,摇摇脑袋,“吃饱了。”
许久不归家,这桌菜肴都是她喜欢的,华缨吃得肚饱滚圆,都有些犯食困了。
赵徵用手边的湿帕子慢条斯理的擦净手,方才执筷著用饭。
宋喜瞧了一眼,赶忙垂下了脑袋。
他们家几颗脑袋啊,竟是让官家吃凉饭?
宴罢,众人离席。
赵徵与徐家几父子去书房了。
宋喜目送那几道身影出了园子,与身侧百无聊赖仰着脑袋看月亮的姑娘说:“瞧着当真是在招待新上门的姑爷。”
华缨抬眼望去,夜色里,光影隐隐绰绰,赵徵行在徐九涣身侧,手执莲花纸灯,经过那扇月亮拱门时,他身子侧了侧,端的是一副晚辈姿态,走在后面,手中的灯轻提,替几人照亮脚下的路。
华缨咬着片花瓣,望着那光影处,心尖儿忽的酸软了下,像是夜里被那混账轻掐时。
几人在书房里待了半个多时辰。
天色黑透上更时,丫鬟来禀。
“大小姐,贵人要离府了,问您可要去送送?”
小丫鬟睁着双葡萄似的水灵眼睛问。
华缨‘啧’了声,“你乖,别与她们学,净是八卦。”
小丫鬟掩唇偷笑。
徐府门前,车马停了小半日。
赵徵一袭湛蓝锦袍站在石阶旁,不多时,便听一道轻盈的脚步声近来。
他回首,华缨提着裙摆飒飒踏踏的行来。
“没什么要与我交代的吗?”
华缨仰着脑袋抢先问。
赵徵看了眼门前的护卫,伸手去牵华缨的手,刚碰到,手背就挨了一巴掌。
这清脆声。
两名护卫脑袋都低了又低。
赵徵瞧着那佯凶的芙蓉脸,喉间闷出声笑来,“旁的将士的洗尘宴都吃了,我怎好不来吃你的?”
这世道苛刻,女子被圈在后宅,便是做生意风生水起,都要被人在身后指指点点,不安于室。
赵徵知晓华缨不稀罕金殿之上封赏功绩,但洗尘宴是迎将士凯旋,她亦是,宫里的那场她不愿来,赵徵便来赴她的就是。
华缨脑袋歪了歪,盯着他道:“还有呢?”
这语气神情,活脱脱的训夫君的泼辣娘子。
护卫不忍直视,恨不能藏进地缝里去。
赵徵却是颇为受用,厚着脸皮又去牵人家的手。
华缨‘哼’了声,抬手作势要甩开,端的是一副骄矜姿态,“我爹爹不让男子摸我小手!”
赵徵这次委实是没憋出,笑出了声,牵着她的手往自己身前一带,便埋首在她肩窝里。
“想要个名分。”
这话说得颇为委屈。
华缨鼓了鼓脸颊,好努力的憋住了笑。
赵徵没说出口的是,今日将印送出,日后满朝之中,定无人敢与华缨提亲。
她不在意那些小事,可是,他在乎的。
为君王者,注定便不能如寻常百姓随心所欲。华缨不愿入宫,赵徵可依着她,但也断然不会让旁人近她。
华缨抿了抿唇,吭哧道:“我与祖父和爹爹说,你喜欢与我偷情。”
赵徵:……
肩上那颗沉脑袋抬起,华缨抬起亮晶晶的眼眸看他,笑问:“长夜漫漫,何不秉烛夜游?顺道……偷个情去?”
她的声音很轻,像是空中飞舞的灵蝶,又带着几分偷偷摸摸,在这昏暗的夜色中明晃晃的勾人。
赵徵望着她,片刻,轻笑了声。
“好。”
第83章 宝湘哦~
桃李始开的三月,清晨院中布着层隐朦的雾色。
月亮门洞进来一道孔武有力的健壮身影,穿着单薄的玄色束袖武衣,昂首阔步。
“世子爷。”
院中洒扫的下人福身问安。
段晁‘嗯’了声,瞥见小厮搬梯子去摘那院中挂着的红绸灯笼时,步子退回来,低声道:“这些物什不急,挂着吧。”
小厮愣了下,连忙应声退下了。
院中安安静静的,主屋檐下守着两个丫鬟,见他过来,皆福身。
“少夫人还没醒?”
段晁问。
丫鬟是姚宝湘的陪嫁丫鬟,从前便是贴身伺候的,闻言,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家娘子平日都是辰时方才起身的。”
言下之意是,昨儿二人新婚夜折腾至三更,水都要了两回,她家娘子哪里能起得早?
段晁对着丫鬟几丝小谴责的神色,默了下,轻着手脚推门进去了。
屋里张贴着喜字,儿臂粗的红烛堪堪熄灭,蜡油盛满了金盏,旁边桌案上摆放着红枣桂圆等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