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平素如此,更不必说皇帝出宫祭天要路过此鼓之时。值守此处的护卫更是里三层外三层,连一只额外的苍蝇都不会放进去,务必不能惊扰了圣架。
苍蝇进不去,凝辛夷可以。
她不挑清晨,因为祭天乃是为天下祭,而苍生无辜。
所以黄昏将近,御驾将至,谁也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一袭白衣悄然从天而降,像是这昏沉冬日浩瀚城墙外的一抹最圣洁的素缟。
“什么人!速速退下!”方才还有点发呆的护卫惊醒过来,厉声喝问。
“吾乃持天下冤屈之人。”凝辛夷朗声应道:“今日来此,请敲登闻鼓。”
她这一声里带着三清之气,话语出,便已经响彻了阙门之外,传入了这一行车辇之中。
御驾之上,被十二重冕旒遮掩了神色的徽元帝微微抬眼。
凝辛夷轻巧穿过那些护卫,如白纸蝴蝶般俯身,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提起了神都城阙门前登闻鼓的鼓槌。
咚——
第175章 神都花开,雪落,冬雷……
这一日的黄昏如残血,天边斜阳下坠的速度也似被鼓声所惊,要比平素里更慢一些。
那鼓声已经很多年没有想起来过,可普一响起,便已经惊起了城楼上栖息的飞鸟,城中今日躲着贵人们的百姓,如一条动线排列的天潢贵胄门的车辇,还有最为浩大的御驾。
御驾后,一辆仪仗稍逊的马车里,有一袭庄重华服的青年掀开车帘:“前面发生了何事?”
一旁的随侍躬身道:“回太子殿下的话,乃是有人敲响了登闻鼓。”
原来这车驾中的,正是三年前立储后,如今已经入了东宫的姬承熙。所谓承天之佑,熙熙向荣,虽然如今铜雀三台还没有立中宫,但太子的地位却十分稳固。
“哦?”太子微微拧眉,他相貌英俊周正,眉眼间有权势滔滔带来的凌厉和威严,目光却平和清正:“倒是许久未曾听过鼓响了。击鼓者何人,有何冤屈?”
神都大,可凝家这位三小姐也着实太过出名,且不论她一地狼藉的声名,那张脸也已经足够让人见之不忘,没人认不出来。
只是凝三小姐敲登闻鼓,却不仅仅是三小姐的事,毕竟她姓凝,而如今这世间最有名的那位凝司空,是她的父亲。
随侍轻轻摇头:“尚不知有何冤屈,只是那击鼓之人倒是并不陌生,乃是凝府的三小姐,凝辛夷。”
太子微微挑眉,露出几分意外之色,目光向着身后的车辇看去。皇帝与储君领百官祭天,那排成一片乌泱泱的黑的马车之中,自然也有凝司空的车辇。
“可通知凝司空了?”太子问道。
随侍颔首:“自然,已经有人去了。另外还有一事……平北候府无人应门。”
太子拧眉,轻轻挥了挥手让随侍退下,心底却在想,平北候才得封侯位,驻边三年第一次归朝,却竟然不来祭天,也不称病,更无其他征兆,说不来便不来,怎么想都觉得这其中大有蹊跷。加之昨夜有人来报,说平北候深夜披甲闯宵禁出城,一路向着凝家别院的方向去了,却不敢跟得太近,不知之后如何……
他抬眉看向路尽头那登闻鼓和鼓下太过模糊的白衣身影,心头蓦地一跳。
这两件事之间,难道有什么联系?
同样或相似的对话,还发生在这一路的无数车辇旁。凝司空车辇旁的那位随侍的神色显然要比其他人要更慌乱一些,然而等到他说完,自家老爷的脸上却竟然没有半分意外亦或是恼怒之色,随侍等了片刻,忍不住小心翼翼问道:“主子,要去将小姐带下来吗?”
“带下来?”凝茂宏平静地扫了他一眼:“蠢货。”
随侍双膝一软,就要跪下。
便听凝茂宏淡淡道:“登闻鼓旁今日守着的,可是神卫军。一队神卫军都阻止不了她击鼓,你去有什么用?在下面喊两句,还是骂两句?还是让护院一拥而上,把她抓下来?”
随侍满头大汗,也不明白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差错,怎么向来一无是处凡体之人的三小姐还有这等本事了:“那、那也总不能就这样看着三小姐胡闹吧?!满神都谁认不得咱们三小姐,若是前面来人问……要怎么回?”
凝茂宏笑了一声:“女儿大了,由不得爹。”
随侍苦着脸,小步退下,不过片刻,这八个大字便传到了所有人的马车之中。
鼓声不断,一声接一声,凝辛夷一边敲,唇边却忍不住浮现了一丝冷嘲的笑。
满朝文武皆在身后,却竟然无人敢上前相询。
……
同样的冷嘲也浮现在徽元帝的唇边,他重复了一遍凝茂宏的话,嗤笑一声,道:“女儿大了,由不得爹,难道由朕?”
梁倚公公哪里敢回这话,只是他在宫中久了,知道的秘辛自然也要比别人更多一些,比如这孩子的爹娘究竟是谁,所以他眼底的异色也更多几分:“陛下,可要老奴……上前询问?”
徽元帝淡淡道:“登闻鼓何时归成了宫里的事?”
这话一出,梁倚公公已经明白了陛下的言下之意。
少顷,京兆府的京兆尹便汗流浃背地站在了登闻鼓下,摆足了官威,喝问:“击鼓者何人,有何冤屈?本官既已在此,断无不管不问之事,还请姑娘随下官走一趟京兆府,本官自会为姑娘升堂。”
凝辛夷停锤,折身,在高台上向京兆尹一礼:“请恕小女子一问,大人是何官职?”
自有人大声喝道:“这位大人乃是神都京兆府的京兆尹大人,无论姑娘有何冤屈,大人都会为你秉公查办!”
岂料台上的姑娘闻言,却慢慢摇了摇头:“这事儿,大人查办不了。”
京兆尹一愣。
他的随侍也一愣。
随侍怒声道:“哪有我们大人查办不了的事情,你且说说,究竟是何事!”
京兆尹下意识觉得不妥,想要去拦,却已经迟了。
凝辛夷笑了一声,她等的便是这句话,这个时机。
“是前朝事,是当今事,也是天下事。”凝辛夷抬手下压,一展手中之物。
那是一张脏旧的布料,有人隐约认出,那似乎是旧时军中所用的布料。布料上鲜血泼洒,触目惊心,竟是一整片的血手印,手印下,则是一个又一个名字!
凝辛夷扬声,一字一句将那血书上的字念了出来。
“宣威左军,什长高大柱,什长许狗农,以旗下百人之血为证,何呈宣与北满里应外合,通敌叛国,陷我宣威左军于陷阱之中,致五万左军全歼于澜庭江边!
何狗不死,五万军魂冤魂难散,死不瞑目!吾等愿以血为证,七魂不宁、不散、不灭,请君招魂,为我左军平怨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