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先前,萧遥被奸臣陷害,禁卫军落入贼人之手,各位将军不弃之恩,我也绝不敢忘,”我一掀将袍,朝他们下跪,“如今,就在此拜谢各位将军。”
“使不得呀!”“大人折煞末将了!”……
将军们见状,也都随我跪了下来。
我不起身,只继续开口:“父亲说,稚子何德何能统领千军万马?全要仰仗各位提携。他引刀自刎,也正是因为他放心,自己生前未竟之事,各位将军会替他完成。”
我深吸了一口气,在众将军含泪的注视下,缓缓道:“诸位,父亲去前,给小儿,也是给将军们,留下了遗愿。”
“遗愿?”众人一时嘈杂起来。
我从怀中掏出了那藏在下下签中的两块玉板,放在桌上。各将领面面相觑之时,我起身,一一将他们扶起。这才转向一旁早已泣不成声的瘦弱男子:
“全公公,便由你来讲吧。”
“也好,这条命,便还你罢。”
我手中的刀全速刺向面前之人的心脏。我与他对视着。奇怪的是,那一刻,刀还没进入他体内,我自己的心口却先疼起来。
疼到,除过那人眼里的波澜以外,我没有留意到任何动静。
被刀刺中的前一刻,慕恒突然被拉得向后几步,随后一个身影踉跄地挡在他身前。是方才晕倒的瘦弱男子。
“铁面大人,万万不可呀!”
我一惊,下意识地想要再动手,却见他张开双臂,死命将身后的人护住:“鱼书逆夜!”
我愣住了,立马停手,上前一步:“你说什么?”
慕恒也不知所以然,皱着眉头瞧他。
那人见危机缓解,这才身子放松,一下子跌坐在地:“铁面大人……我兄弟五人,在十里镇等你,等得好苦啊。”
我惊诧更甚,也顾不上慕恒,急急蹲下身来捉住他的肩膀:“你就是那个逃走的……”
“全福,铁面大人,”他虚弱地跪起身来,又朝慕恒拜了一拜,“皇上,小的是全福呀!”
全福是在先皇寝宫伺候的公公之一,我与他打过几个照面。我只记得他生得白白胖胖,是个寻常的太监模样,如今竟瘦弱如此,像是老了十岁一般。
慕恒眉头微蹙:“全公公,你受苦了。”
我抬起头看向慕恒,哑声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前几日,东宁邑丞来向我禀报,有人声称从京城来,有至关重要的东西要交与我。没想到竟是全公公。”他似乎也不是很明白。
“公公,你是受我父亲所托?你要交给他什么?”我急着问话,连扶全福起身也忘了,只是单膝跪地与他交谈。
“皇上驾崩前,五爷秘遣我们兄弟几人带着先皇遗诏出宫,要我们躲在偏僻的村落里等大人来。可我们左等右等,没有等来大人,却听到了太子登基,桓王东逃的消息。我们几个失踪,太子定有察觉,我们不敢贸然回京找寻大人,只得担惊受怕地候着。后来,我听到了桓王登基的消息,又闻得附近有寻找我们的官兵出没。逼不得已,我们兄弟几人孤注一掷,要我带着遗诏投向桓州,他们则在原地继续等待。我走了几日,便遇上了追兵,这才知道,兄弟们全都没命了,”说到这里,他哽咽起来,“我好不容易躲过了追兵,这几个月,历经万难,终于孤身到了东宁哇。”说罢,他掩面,泣不成声。
“先皇遗诏……太子……”我听得有些怔愣,只喃喃念着。
“所幸方才小的灵醒过来,听见了大人的话,否则,就要铸成大错了!”全福抽噎着说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遗诏里指定的继承人竟是……”我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向慕恒。
“此事说来……”全福抹了把眼泪,就要开口解释,慕恒却止住他。
“萧遥,你真的想知道?”
“我怎会不想?这是,这是我爹的命换来的……”我喉咙哽得说不出话来。
慕恒叹了口气,道:“全公公,你起来说话。”
全福起身落座之时,他朝愣在原地的我蹲身下来,收起满是鲜血的两手,将手肘伸向我,道:“扶着我。”
我还处于巨大的震惊当中,有些任人摆布。慕恒朝我伸出手臂,我便攀住,站了起来。
“皇上,快传太医吧!”全福盯着他仍在流血的手掌。
慕恒神色却淡然:“朕出去处理伤口,你们有什么话,便在这里说。”说罢,他再看了我一眼,便转身出去了。
“是萧遥不才,才让几位公公惨死,让全公公受苦了。”沉默半晌,我才缓过来,朝全福说道。
“早在我们接旨出宫那一刻,便想过会有这样的结局,”全福惨然一笑,“铁面大人,你一定想知道,白五爷为何自尽吧。”
我点点头。
“大人护送桓王出征之时,正值先皇龙体抱恙,太子监国。大人走时以为四处风平浪静,殊不知,宫里早已暗潮涌动。
此事还要从十一年前讲起。那年皇后娘娘暴毙,有传言说是惠贵妃下的手。虽然后来经过多番调查,惠贵妃的嫌疑被洗清,但先皇心中终是有个结。是以,虽然惠贵妃实际上已是六宫之主,先皇却始终不愿将她正式封后。
一年前,皇上知道自己归天之期临近,便秘密重查了此事,却查出了贵妃娘娘谋害皇后的铁证。皇上一气之下改了遗诏,指定桓王继位,并派白五爷进一步秘密调查太子爷是否知情,以为贵妃母子二人定罪。
皇上没有想到,那时,对皇位虎视眈眈的,还有一个燕王。他早在宫中安插了眼线,得知了陛下修改遗诏之事,便传了出去,以便日后宣称遗诏上继位之人当是自己。
修改遗诏的事被众人得知之后,太子便决心有所动作。彼时他和王太师两人借着皇上缠绵病榻,已经在朝中巩固了势力,连皇上都无力召集重臣,废立太子。待白五爷调查归来之时,也已经无法对抗太子一党。即便他带来的消息,是太子有比谋杀皇后更大的罪名。”
“什、什么?”我艰难地发声。
“当年,皇后暴毙和西戎挑衅发生在同一时间并非偶然,而是太子精心布局。他勾结西戎亲王,使得那边挑起战事,让陛下不得不亲征。众皇子中,只他有监国之能,这样一来,先皇便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只能封他为太子,由他代理国事。”
里通外国……我的手指冰凉。
“白五爷调查归来之时,正逢太子故技重施。他要西戎挑衅边界,故意想将桓王支开。他不想让桓王发现自己控制先皇的端倪,更怕白五爷想方设法让他得知真相。而且,燕王有谋反之心,桓王这一走,很有可能折在半路。此时,若白五爷阻止桓王出征,强用禁卫军扶桓王上位,时间紧促,能不能斗得过太子和王修廉不说,更怕太子一党会和燕王一党勾结,扭曲是非黑白,趁势将正统太子除之而后快。”
“所以,他让我护送桓王出征。一来,先让桓王远离是非之地,二来,也让我不牵扯进这场争斗之中,三来,叫我保护桓王的安全,以待日后翻身,”我笑了笑,“太子一定威胁过父亲,若我不知此事,还能依旧是他的左右手,若我知道了,也难逃一劫。所以,父亲什么也没有告诉我。因为他知道,若我得知此事,绝不肯扔下他去往秦城。而我一旦掩饰不好,遭到太子怀疑,那么便也会被剥夺兵权,失去扶桓王上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