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清末的法师> 清末的法师 第1112节

清末的法师 第1112节

  【我们也在喝水。】
  【商队领队说在这里住一天,明天出发。】
  赵传薪赶忙写:
  【我偷偷找到沙民,告诉他:我可以帮忙建造圆塔,代价就是那两颗宝石。】
  包工头老赵又岂能放过这种简直量身打造的机会?
  【工匠小声提醒我:你最好不要让商队领队知道,否则我们就得罪他了,诅咒沙漠的商人重利,我们搅黄了他加价的机会他一定会大发雷霆,暗中使坏。】
  【沙民听了,郑重问我:你真能建造圆塔?】
  【我笃定的点头。】
  【沙民说:我会保密,不让商队领队知道我们的交易。不过,我要建的圆塔,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圆塔一样高大,那是不小的工程,需要很多粘液。】
  赵传薪立刻写:
  【我说:我们可以脱离商队,在此逗留一段时间,商队领队明天就会离开,他不会知道我们的交易。但除了两块宝石,我还希望你能找人给我们引路,带我们去符文之城。】
  【沙民立刻答应。】
  做完这些,赵传薪直接用“钥匙”,传输了一整座沙丘过来。
  诅咒沙漠,别的不说,唯独沙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真好,不用奔波了。
  合上《旧神法典》,开工。
  堆积如山的沙子作为材料,房子以肉眼可见速度拔高。
  小雨淅沥沥下个不停,这样天气没人外出,到了暮色四合,赵传薪已经开始隔出卧室、客厅、书房、餐厅等墙壁……
  但没有卫生间。
  只是打上了地炕通道,外接烧煤的灶房。
  胪滨府区域,预先挖好了地下排水系统,但没有铺设排污管道,因为府衙没那么多经费,目前也只能做到驴粪蛋子表面光。
  这也比海拉尔城要好的多,那边是明渠排水,百姓向明渠中倒污水,太阳一晒臭气熏天。
  天上飞是浑然一体的建筑,因为沙漠少雨。可在此处,赵传薪只能建好建筑主体,上面必须额外铺设青瓦,棚顶要做防水。
  弄好之后,他将剩下的沙子,分批次转移到了不远处的学校区域。
  所以他盖的算是“学区房”……
  照例先灌地基,整体铺设一体高台,设台阶。
  夜了,赵传薪吃了点饭挑灯夜战。
  学校不算大,五个教室,每个教室为一个年级,每年级仅有一个班。
  此时国内采用的是癸卯学制,那是张之洞等人基于对西方教育的认知,制定的学制。
  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学堂5年,高等学堂3年,分科大学3-4年,通儒院5年,中体西用,大致是日本教学的模子,分为三段七级,整个教育时长长达25年。
  哪怕赵传薪,听说要25年的教育时长,都感到窒息和绝望。
  我焯,半生都在学习,要考研啊?
  应了那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到了此时,清廷的最高等级教育竟然叫作——通儒院。
  办教育的主旨,有十个字——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忠君尊孔可还行?
  除此外,癸卯学制重男轻女,备受世人诟病。
  总的来说,依旧充斥浓厚的封建性。
  在这边,赵传薪根本不注重高等教育,打算普及小学堂,就5年制,毕业后,爱去哪就去哪继续深造,反正这里是不教。
  胪滨府的小学堂只是个开始,后续要在五翼地区,分别盖一座小学堂。
  五个教室,一个实验室,一个图书室,一个教职工办公室。
  阶梯、高台、廊柱、门楣,浮雕……
  通体为岩石铸就,四四方方,省工省料。
  主打个窗明几净,阳光活泼。
  门楣留着挂牌,两侧墙壁高处有浮雕,右边是庚子年前后,俄人仗着船坚炮利在草原上作威作福的故事场景;左边是学子奋发图强,读书、习武、骑射、做工、耕种……先然后反戈一击,将入侵者进行武力驱逐的画面。
  赵传薪先灌地基,然后铺高台,旋即迫不及待的竖起前面的高墙,在上面做起了浮雕。
  浮雕惟妙惟肖,右边的“罗刹鬼”瞪眼扒皮,张牙舞爪,十分夸张。而草原牧民则作势欲逃,面色惶恐,可怜无助。
  左边,则变成了草原上孩子茁壮成长,然后将“罗刹鬼”按在地上暴打,罗刹鬼伸舌头蹬腿,毫无反抗之力。
  无论左右,都极尽夸张之能事。
  丑化这种事,赵传薪是懂的。
  以泥抹子手套先抹出个大体轮廓,然后用精灵刻刀精细修饰。
  浮雕很立体,呼之欲出,冲击力十足。
  赵传薪只干了这些就过了大半夜。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睡觉。
  第二天天晴了。
  路面积水结冰,最近降温降的厉害。
  等工人和胪滨府公职人员上工,赫然发现,小学的地方多了高台和一堵墙。
  赵传薪没来得及建阶梯。
  众人一股脑的涌去高台旁看热闹,小孩子企图爬上高台,撅着腚使劲儿,却怎么也爬不上去。
  姚冰就在这群孩子当中,他让旁人推着他上去,得意洋洋的双手掐腰俯视群童,然而再跳下来,摔个大马哈。
  张寿增也在人群里。
  他抬头望去,一句“我焯”脱口而出。
  胪滨府现在流行用“我焯”来表达内心的震撼,那是知府大人带起来的恶劣风气。
  “呀,俄人看着可真凶恶!”
  “看,那是咱们草原子弟,英武至极!”
  “解气,咱们的人把俄兵按在地上暴打。”
  张寿增听着周围人议论纷纷,不禁苦笑。
  这要是让沙俄那边看见了,估计能把状告到朝廷外务部。
  典型的煽风点火+丑化,洋人就喜欢干这缺德事儿。
  他们这些读书人,讲究的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
  洋人动辄在报纸上、杂志上丑化国人,他们却只是被动防御,有事无事抗议,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
  换了赵传薪这等真小人,直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来,大家彼此丑化,看谁功力深厚,技高一筹。
  谁他妈跟你浪费口舌抗议。
  但见那浮雕,明明具有强烈的漫画的夸张风格,但又立体的仿佛一个个人物随时能跳出来。
  不光是壁画浮雕,廊柱上也有。
  左边马背弯弓骑射,右边负手读书,主打一个文武双全。
  另,左右廊柱各有一行字:杀尽左岸百万兵,肩上灰斧血犹腥。
  灰斧,可不就是赵知府常用的那把巨斧吗?
  这用意可太明显了。
  细节满满,看着看着,众人尽倒抽凉气。
  张寿增长吸一口气,赶忙回转,去找赵传薪商量,这玩意儿能摆到明面上吗?
  回去一打听,丽贝卡·莱维却说:“他还在睡觉,没起。”
  张寿增之前只是被那浮雕给震惊到了,此时听了丽贝卡·莱维的话,才恍然惊觉,这高台和墙壁,似乎是一夜间忽然出现的。
  而赵传薪平时都早醒,今日却日上三竿不起,显然是他昨夜的杰作。
  这究竟是什么鬼斧神工,才能一夜间起高楼?
  不但是他这样想,其他胪滨府公职人员、工地百姓间,以六十迈速度疯传——赵知府有鬼神莫测之能。
  姚佳外出了两日才回,满脸的疲惫。
  车和札与他一道。
  回来后,两人见许多人在小学堂处聚而不散,前来看热闹。
  待看了浮雕,惊讶问张寿增:“鹤岩兄,这是……”
  张寿增挠挠头:“知府大人所为。”
  车和札目中精光闪烁,口中绽出一字:“好!”
  妈的,这几百年,他们的祖上和毛子没少干仗。
  结果近几年局面急转直下,以前有来有回,现在只能被动挨打。
  车和札这一代人并不服气。
  说到底手里没枪,兜里没钱,怎么和人干?
  但现在不一样了。
  赵传薪三天两头在胪滨府搞出点花活,的确吸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