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1123节
脊骨连接飞鱼的脑袋和尾巴,后面脑袋咬合前面尾巴,不知这种生长在沙子里的鱼是怎么进化的,竟然环环相扣,卡的严严实实。
飞鱼脊骨总长度达四米,只能朝两个方向摆动,向右摆动时,右边会卡住,那应该是飞鱼露在外面的脊骨部分,形成锋利的刃,虽然能弯曲,但最多只能弯出圆弧,好像一把四米长的弯刀。
向左摆动,脊骨尾部的环会参差出蒙茸的锋利锯齿,好像一把四米长的长锯。
赵传薪推开房门,站在外面打造的岩石平台上甩动飞鱼脊骨。
“嘶……”
这玩意儿太难操作了,他甩了一下,飞回来的时候好悬没割到自己。
鞭子抽打到自己,最多一道红印。
可飞鱼脊骨沾着即伤,碰到了皮开肉绽,轻轻一碰也会划开皮肤。
在将飞鱼脊骨收起的时候,赵传薪需要小心翼翼的向左依次弯折,稍不留意就划破了手指,但他体内有止血膜,血才刚流就停了。
全都收起后,握把上有一个链接脊骨中间经络的开关,向左拨动,就无法抖落。向右拨动,就能轻易散开。
赵传薪心说:飞鱼脊骨的确犀利,但不练个十年八年谁敢用?
忽然,他看见了旁边的木桶,里面是他从额尔古纳河汲的河水。
抖开飞鱼脊骨,一条水线自水桶中涌出,用润之领主的致意操控水线裹挟。
他轻轻一甩,飞鱼脊骨朝探过来的一根树枝抽了过去。
嗤……
树枝轻松斩落,在打着旋飞回的时候,水线裹挟着飞鱼脊骨往上托,回旋的力道还在,但却被托到了头顶,轻飘飘转了一圈,落在了赵传薪身侧。
水的张力是一种很神奇的力,手掌轻放,轻松没入水中。使劲拍打,手掌生疼。
用润之领主的致意,不但能灵活利用水流,还能加大密度。
在用飞鱼脊骨鞭的时候,只需要施加水流就可保自身安全无虞。
他甩鞭子甩的不亦乐乎,逐渐熟练。向左,可以卷住一段树枝,往回拉扯时,锋利锯齿会将树枝绞断。向右,变成四米长纤细弯刀,吹毛可断。
水流裹挟,轻松将飞鱼脊骨鞭折叠收回。
玩了一会儿……
赵传薪又回屋,先披挂甲胄做好防护,取出一支到胪滨府后做的重箭,拆掉箭头,小心的融化铁水,定型后再快速吸收热量,将火蜥蜴的三角头骨卡在箭杆上。
还好,箭杆没点燃,火蜥蜴三角头骨没爆……
忘了更了,赶紧的。
有问月票求更的——不敢求票奥,实在不敢。
求了是要还愿的
第810章 能让我们低头的,只有太阳
当剧烈碰撞后才会爆,好像炮弹的机械引信。
他把沙民长老送的三十个火蜥蜴三角头骨全都做成了重箭。
趁着没脱甲,戴上头盔,踩着缥缈旅者越过额尔古纳河,去了对岸。
这里是沙俄的赤塔州东南部,此时人烟稀落,不见人影,只有边境巡逻的兵营孤零零的在荒郊野外。
赵传薪弯弓搭箭。
嗖……
一座木刻楞兵营的附近,在黑夜里爆出一团火光。
轰……
赵传薪摇头叹息:“他妈的,射歪了。”
因为箭头分量变轻了一些,加上今夜风大,让他失了准头。
赵传薪看着从兵营涌出的俄兵,看了看夜幕下的苍茫大地,暗自冷笑——此处失地,将来必然夺回。
整条额尔古纳河以及沿岸地区、包括赤塔都该是中国的!
见俄兵毛了,开始四处寻找敌人,赵传薪悄无声息的在夜色中退去。
来到额尔古纳河,之前他竖界碑的地方看了看,赫然发现界碑被人推倒。
旁边还有杂乱的脚印,显然是俄兵干的。
界碑有底座,但没挖地基,风吹不倒,人却能推倒。
赵传薪倒伏的界碑旁愣了会神。
他们推倒界碑,但没挪动。大致的心理动态是:我们不认这界碑,但我们惹不起你,所以就让它倒着放在这吧。
赵传薪哑然失笑,转身回山腰小屋。
壁炉的火还未熄灭,他添了两块柴,洗了洗脚睡下。
第二天早天未亮赵传薪就醒了,回胪滨府甚至能赶上教姚冰练平衡术。
早饭后,姚佳找到赵传薪悄悄说:“咱们在鹿岗镇定制的衣服到了。”
赵传薪惊讶道:“这么快?那可是几百件棉大衣。”
“呵呵,你当初提议说,做衣服可按照尺寸裁减定量衣袖、胸背、裤腿等,我那妹子脑袋瓜好使,这样做不但节省布料,制衣速度也提升不少。况且,咱们鹿岗镇的制衣厂,现在用的都是缝纫机。”
粗糙的流水线制衣工厂。
同治年间,缝纫机就已经卖到了国内。
到了光绪年间,缝纫机依旧是个新鲜玩意儿。
不为别的,只因为贵。
一台缝纫机要50-70两银子,普通人家谁用得起?
但鹿岗镇的发展理念不同,质量、速度两把抓。
赵忠义不缺钱,舍得给自家产业注资,设备统统要最先进最好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那会儿国人的两把刷子变成了——速度+模仿。
你做得出来我就做得出来,模仿速度极快。
问题出在都想挣快钱,忽略了质量。
世界上最聪明的脑瓜子,加上最勤快的身体,和最灵巧的手,做出了各种豆腐渣、低劣的产品……
挣快钱的理念,让大漂亮自诩最牛逼的搞金融的来了都亏得血本无归,望洋兴叹说:那是个财富池子,多数人为了捞一把而撒钱,撒的钱却都被少数人迅速提走,没人想要真的发展……
赵传薪没去满-洲里,这件事由张寿增负责,他带人将衣服载了回来。
胪滨府只有一营数量的马队,人数不足新军的一标。
经常轮换在胪滨府左右的目前只有几十人,现在带队的是索-伦右翼总管布隆阿。
赵传薪让杨桑阿将布隆阿等人叫过来试衣服。
当布隆阿等人到了看见衣服后,眼睛都直了。
衣服只有三个型号:大中小。
中号是最多的。
“列队,先试棉大衣。”
众人还是不太娴熟的列队,布隆阿在最前面跃跃欲试。
土黄色棉大衣,羊毛翻领。
这东西宽松比紧凑好看,更大气,所以通体做的比较宽大。
布隆阿将棉大衣套在身上,两手抄进袖筒,转了个圈:“好好好,好滴很,能挡住寒风,暖和的很!”
后面人一听,立即骚动起来。
赵传薪说:“还有裤子,领了觉得合适就赶紧滚蛋让开,后面人一个个来,这就是咱们胪滨府军队的冬季军服。”
挺高兴的布隆阿梗着脖子问了一句:“知府大人,这要我们花银子吗?”
这可不是开玩笑,以前打仗,自带干粮、行礼、衣服、马匹都是正常操作。
“不要,府衙给咱们军队免费发放的,怕冻着伱们,快滚犊子吧。”
布隆阿一听,拎着一条肥大的裤子也不试,美个滋儿的跑到了最后面,边跑还边说:“不要钱,知府大人白给的……”
穿着棉大衣膨胀的像个狗熊,跑的一摇三摆。
人群再次骚动。
有干活的工人听说胪滨府发棉服,过来瞧热闹。
这一看不要紧,棉大衣非常厚实,长过膝盖,带西式衣领,带羊毛翻领,扣子不是盘结纽扣,而是很大个儿的铜扣子,两排八个,上面像钱币一样轧了图案,写着:胪滨府。
另外一个特点是:袖子上缝了一块后世的灰色帆布料,是一把灰斧形状。
棉大衣鼓鼓囊囊,嚯,这得填充多少棉花?
顿时有人羡慕的问布隆阿:“这位官爷,恁们收不收汉人当兵?俺身子骨强健,跑二里地都不带喘的……”
布隆阿一愣,本能想骂两句。
因为这一亩三分地,吃俸饷的都是旗人。
但这个脑袋很直的汉子,这次却将喝骂咽了回去,不确定道:“你会骑马么?”
“这,俺不会……”
“听说知府大人今后还要招陆军,或许到时候你可以试试。”
“能有恁们这样的袄子吗?”
“那……便不知了。”
那人眼珠子转了转,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