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1222节
说着,就给马步岱打了个眼色。
马步岱在手上垫了一块抹布,从铁皮烤箱最上层的抽屉里取出一个热乎的地瓜。
而切成薄片的大列巴夹着酸黄瓜交到了姚冰手里。
姚冰平日里不坑嘴,但少年人,嘴馋是难免的。
他接过大列巴的时候,口水就已经泛滥。
但他却忍住了馋意,把大列巴放在爬犁上,取出赵传薪送给他的小刀子将大列巴切成了三十多块。
每人就能分一小口。
但分到的鼻涕娃笑逐颜开,一点不嫌脏的往嘴里塞,姚冰也是如此,吃的眉开眼笑。
大列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面包和酸黄瓜都被冻硬了,可一群人仿佛尝到了什么了不起的美味。
沙俄鼻涕娃也捧着烤地瓜吃的满脸渣子……
官货局内,沙俄人德米特里正在阐述自己的身世底细。
由于胪滨府占据了大量原本被沙俄割据的地盘,最近有很多俄民来批票子,或者进行原有财产交接。
有的俄民直接入了胪滨府的籍,摇身一变成了中国人。
有的则选择向北迁徙回自己国家领地。
德米特里选择留下。
他说:“大人,我原本住在萨哈林岛的波罗奈斯克,后来国家和日本打仗,日本战胜,斯米尔内赫南边的地盘被日本人占据,我不得不搬走,兜兜转转到了卡达亚,也就是现在属于赵知府大人的领地……”
姚佳眼睛一亮,忽然打断他:“你是说,库页岛……不,就是你说的萨哈林岛,如今是沙俄与日本割据统治?”
“是的大人。”
姚佳咬牙切齿,眼珠子急转,豁然起身对手下说:“你们继续给他登记,我有事出去一趟……”
第857章 我不允许他们破坏和平
姚佳自然是去找赵传薪。
出门后,他看见姚冰等鼻涕娃正在向一个来官货局批证的木材商兜售草料。
鼻涕娃中,多了个黄色卷发的孩子,看上去痴痴傻傻的,正抱着个地瓜啃呢,跟在姚冰等人身后像个跟屁虫。
姚佳悄悄的在旁观察了一会儿,他见姚冰让马步岱去交流,让阿尔苏带人去搬草料,让库尔德算账,其余人都围着他们四人转。
任何制度都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人不但慕强还从众,其余孩子即便自身利益没有被满足,也乐得跟着他们四人厮混。
姚冰这孩子未见得有什么心机,反而有些莽。但他无意中表现出来的义气特质,加上赵传薪赋予的光环加成,以及他异于常人面对生死表现出的勇气,让他将这群孩子牢牢团结住。
这可不就是权力的雏形么?
姚佳若有所思,怪不得赵炭工收他为徒。
姚佳看了会,摇摇头,吩咐官货局的公家马车套车出发。
胪滨府一共有两辆公家车,一辆在官货局,一辆在胪滨府府衙,都是两轮车。车门的铜挽手绿锈斑斑,鞍辔上的铁件生满了红锈,挽革磨掉了外皮,看上去很不结实的样子。
这都是从驱赶走的俄民手中搜剿的老车,看上去好像随时会散架。
经常有汉、俄的商贾想要贿赂胪滨府公职人员,说是给他们配车,但暂时没人敢接受这种贿赂。
姚佳上车,告诉车夫:“去府衙。”
连车夫都抱怨:“总办,咱这车能换個好的不?外间都说咱官货局富的流油。”
车夫是中原人,应该来自于河北。
他通常只为姚佳一人赶车。
车老板子都属于亲信,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知道领导的许多癖好和秘密。
有时候说话随意些,反而能拉近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但不能太频繁,否则就烦人了,会有被换掉的风险。
姚佳不爱用草原人做车夫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草原人太野,跑起马来没点逼数,那马车快的好像磕到一个石头就能颠散架;第二是因为草原人太粗犷了,不像这个车夫那么机灵心细。
姚佳笑说:“呵呵,风流不在人知,这水曲柳造的老车清香未减,至少能熬过这个冬天。知府大人说了,明年先造四轮马车,等汉口那边能造车了,咱们就坐汽车。汽车好啊,烧油就跑,可惜咱们这缺油,但有个地方产石油,呵呵,好地方啊……”
说到这,车夫就听不懂了。
什么烧油的车,什么石油,都什么跟什么?
姚佳去了胪滨府府衙。
他见杨桑达喜正在和一个面貌丑陋的家伙说话,下车后上前问:“知府大人呢?”
那丑陋的男人看向了姚佳。
杨桑达喜说:“知府大人早早的处理完公务出门了,他神出鬼没,我也不知去哪,这位先生也来寻知府大人。”
“哦?”姚佳看向丑陋男人:“阁下找知府大人何事?”
丑陋男人赶忙拱手:“姚先生你好,我是崔凤华,来自于延-边,跟随刘永和刘团长做事。”
姚佳眉头一挑:“刘单子?”
崔凤华露出尴尬的笑容。
刘永和当初还是绿林土匪性质义军对抗俄军的时候,江湖人叫他刘单子。
但自从成了背水军的团长后,为表尊重,已经许久没人这样称呼他了。
崔凤华说:“正是刘团长。此次前来,我带着刘团长的信交予赵知府。我曾经给赵知府当过一段时间的秘书。”
秘书只是说得好听,其实就是当初赵传薪在延-边地区活动时,刘永和给赵传薪派的跑腿。
姚佳挺意外的:“那你怎么认得我?”
崔凤华笑说:“当初,我去过鹿岗镇,见赵连长时,你就在赵连长身边。”
他说的是赵忠义。
姚佳是赵忠义的大舅哥。
“哦……”姚佳拉长音:“那你随我一起去寻知府大人好了。”
杨桑达喜皱眉:“知府大人行踪不定,怎么找?”
赵传薪怕是有清一朝最操蛋的知府了。
随意离开任地,一走就是好多天,甩手掌柜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
有时候,整个胪滨府都找不到他的人影。
姚佳笑着说:“先随我去官货局,去找那些孩子,他们才是胪滨府耳目最灵通的人。”
姚佳和崔凤华乘坐两轮马车,又朝官货局返回。
半路上,正好和张寿增的马车相遇。
胪滨府的两辆马车,官货局的通常只有姚佳用,而胪滨府府衙的通常是张寿增在使用,但都是一般的破旧,因而一眼就能认出。
两辆车停下,掀开帘子,姚佳问:“张总办,看见咱们知府大人了么?”
张寿增探头:“没有,我也正找知府大人呢。”
“什么事?”
“前段时间,有个比利时人发电报来府衙,言辞激烈的批评咱们知府大人。我当时没放在心上,可这次他居然登报诋毁知府大人,还要联合众国抵制知府大人。”
如果只是单独发电报,那没什么。
但清朝时期的人比较在乎名声,张寿增很重视这件事。
姚佳也愣了一下。
他虽然与时下之人思维多有不同,但毕竟也囿于时代限制,一旦涉及到国际声誉,他也不敢等闲视之。
就说:“那便跟我一起去官货局,找姚冰那小子,他们肯定知道知府大人在哪。”
于是张寿增的马车头调转,和姚佳一起返回。
等到了官货局,姚冰他们正在喝红菜汤和布里亚特包子。
乌泱泱好多鼻涕娃围着大锅,大家轮流抡勺子去舀那浓稠的紫红色汤汁。
谁喝一口,脸上肯定要露出享受的表情。
这玩意儿真好喝么?
其实也未见得。
只是里面添加了奶油,小孩子都喜欢这股味道。
再加上人多,平添几分滋味。
只是这么一大锅汤,和那些包子,想来价值不菲,他们可真是舍得下本。
姚佳都看的有些馋了。
他一把拎住姚冰衣领:“你师父哪去了?”
姚冰刚想挣扎,回头见是姚佳,脸上的戾气才一闪而过:“大大,俺师父想是练剑呢。”
“练剑?”
众人皱眉。
这年头,要练就练枪,谁还练冷兵器?
“在哪?”张寿增问。
姚冰说:“在后贝加尔斯克原来俄兵兵营北边。”
原来是上次练剑,被一群鼻涕娃打断,赵传薪就另觅他处。
然而,姚冰这些鼻涕娃往东最远能跑扎赉-诺尔和达赉湖,往南最远能跑到新巴-尔虎右翼,往北就去后贝加尔斯克,四面八方的流窜作耍。
赵传薪躲也没能彻底躲掉他们。
姚佳等人一听,二话不说,上马车向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