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1524节
山县夏生以为机会来了,带人追击。
轰,轰,轰……
也不知道从哪打来的炮,炮的威力不大,精准度更是差,但火力足以覆盖压制住日军第二十军团第三大队。
山县夏生懵了:“这是什么炮?怎地没听见发炮的动静?”
完全打了他们措手不及。
事实上,孙彦光就在距离他们身后一里多点的山坡上,带人拿着便携迫击炮对日军开火,阻拦他们追击。
山县夏生终于发现了端倪的时候,孙彦光已经率众带着便携的82mm口径迫击炮从山坡另一面下山,绕到鹿场,与大队汇合。
这不单是战术上的胜利,也是武器上的碾压。
鹿岗镇财大气粗,这种注定不会旷日持久的战争可劲打,没必要节省。
达到战术目就算赢了。
山县夏生回去向上级汇报的时候,沮丧的说:“鹿岗镇保险队机动灵活,人人乘马,且训练有素,他们一定装备了新式武器,还熟悉地形,我们防不胜防。想要击溃这支队伍,除非全军过境,漫山遍野追击,否则难以奏效……”
鹿岗镇保险队几乎没有伤亡,日军也只是最后一日追击的时候,死伤三百多人。
但士气方面却被碾压,竟完全不是对手。
回归大队的王隆和孙彦光两人对日军第十九军团不屑一顾:“完全不经打。”
高丽面色严肃:“不能小觑了鬼子,他们有一股狠劲儿,要是全军压境,咱们也没辙,只能边撤边打,毕竟兵力差了不少。”
另一边,赵忠义正招呼李书文。
李书文去鹿岗镇,赵忠义热情招待。
他一身大枪功夫,全凭李书文传授。
后来,两人断了书信往来,再无音讯。
没想到机缘巧合下,赵传薪在上海滩碰上了李书文,李书文随本杰明·戈德伯格去了鹿岗镇。
这次赵忠义带兵出征,本来将李书文安置在鹿岗镇,没想到老哥竟然自己跑了过来,说是想要帮忙。
赵忠义哭笑不得:“兄长,战场上,无论拳脚,还是大枪,多半派不上用场。”
“那未必,不是有刺刀战么?”李书文多少有些不服气。
赵忠义便叫来二肥子,让他带着李书文去见识见识现代战争。
江对岸还有少数留守日军,二肥子找到一处江面窄的地方,换上了土黄色衣服,用布裹了枪带李书文蹲守。
有日军从岗楼下来,去江上打水的时候,二肥子架枪瞄准。
砰。
江边日军士兵应声而倒。
二肥子带的连队,具为神枪手。
他们精于射击和伪装之道,趴在岸边滩涂上,隔江用肉眼几乎无法发现。
听到枪响,更多的日军从犄角旮旯钻出。
二肥子轻轻挥手,手下趴在地上纷纷开枪,枪声此起彼伏。
砰砰砰……
对岸日军一个个冒头,出来一个死一个。
片刻就再也不敢冒头。
李书文看的大为震撼:“这便是现代战争?”
第1009章 远东活菩萨赵传薪
与赵传薪的战事停息,驻韩日军没有继续与鹿岗镇保险队作战必要。
鹿岗镇在慈禧活着的时候,与赵传薪上演决裂戏码。
通过这次战争,日本人、清廷以及孙公武:装,你们继续装。
双方在没通气的情况下,便能默契配合,谁再说他们决裂了也不会有人相信。
鹿岗镇百姓反而眉飞色舞,兴高采烈。
当初,赵忠义和赵传薪演戏决裂,百姓心有戚戚。
如果被“踢”出去的赵传薪,从此沉寂也就罢了,偏偏他风生水起,在外面经营的声势比在鹿岗镇还大。
此时终于安心。
赵忠义在临-江县没走,他沿着鸭绿江带人考察测绘,准备在这里建一条沿江公路。
否则一旦开战,他们只能运小口径火炮以保证机动性。
美国方面,在旧金山有人给港岛玄天宗发电报找赵传薪,李光宗问明缘由后,得知是一个叫冯如的中国工程师需要钱建造飞机。
赵忠义听了,告诉李光宗:“不必让传薪费心,这钱鹿岗镇出,咱们也得有自己的飞机才行。你转告冯如,最好将造飞机的厂子迁回国内,迁到关外鹿岗镇境内,咱们连飞机场都建好了。”
……
赵传薪将在韩国一路抢他们土豪劣绅的银钱,交给了葛云鹏,算背水军招兵买马的前期资金。
葛云鹏大胆带人过江,去了对岸,才发现当地韩国百姓有些仇视他。
打听后,才知道,赵传薪这一路杀的可不光是日军。
于是他不打算在对岸招一兵一卒,担心会埋下祸根,将来队伍中出现二五仔。
远野贵树被赵传薪活生生扒皮、撕掉下巴的消息,传到了日军第十九军团军团长立花小一郎耳中。
立花小一郎假惺惺的眼泛泪光:“远野君,是我害了你呀。”
当初要不是他刻意让远野贵树殿后送死,给赵传薪消气,远野贵树也不至于死的这么惨。
立花小一郎虚伪够了,但此君连做半个月噩梦,梦中要么赵传薪活扒他皮,要么是“没脸没皮”的远野贵树跑来质问他——为何让我送死,我死的好惨……
一时间恓惶,人因憔悴瘦的颧骨突出。
长谷川好道听闻此事后,将他叫了去:“八嘎,大丈夫马革裹尸,难不成你还要被那赵传薪活活吓死?给我振作起来,事情远没有结束,赵传薪可是让背水军过境了,他已经严重侵犯了我大日本帝国的权益。”
立花小一郎唯唯诺诺,不敢得罪这位韩国地盘上实质性的“土皇帝”。
于是,他急忙撅腚弯腰:“哈衣!”
……
消息传到了李在明耳中。
昔日,赵传薪去汉城,跟李在明等人有一面之缘。
李在明等人为了感谢赵传薪的帮助,还将一支义军起名为“战神小队”。
此时,李在明回忆那天和赵传薪对峙,赵传薪杀机毕露的情形,不由得冷汗涔涔:“这人已经疯了,幸亏当日没与他发生争执,否则还不得给我抽筋扒皮?太残忍了。”
安重根冷冷道:“赵传薪,已经与我们战神小队分道扬镳。我看战神小队的名字,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李在明一愣。
这两年,战神小队虽然没有壮大,但已经成为反抗日军和韩奸宋秉畯和李容九等人组成的亲日派一进会的重要工具和符号。
贸然取消,会不会不妥?
他将顾虑说出,安重根冷笑:“我们手中还有西北学会、大韩协会、汉城府这些社团,手中有数家报纸做宣传,怕什么?到时候将赵传薪的残忍贪婪嘴脸公之于众,大众总能想通的。”
李在明想了想:“话虽如此,但也要顾忌鲜于斌那孩子,他已经长大了。还有朴升烈,他们都是赵传薪的死忠。”
安重根这人冲动,热血,眼中非黑即白:“他们要是不站在我们这边,那就是韩奸,到时候想办法除掉,正好剔除义军中的败类。”
李在明恼火赵传薪那天当众羞辱他的事情,说:“听说赵传薪已经离开延边,背水军却已过境,日军被驱赶后迟迟不敢回归,依我看,咱们一方面加紧宣传,让国际看到屠夫赵传薪的丑恶嘴脸,一方面给日寇报信,让他们进攻背水军,咱们坐山观虎斗。”
“好。”
……
赵传薪在韩国与日军血战,却伤及无辜百姓,大肆抢掠的事情,果然传的沸沸扬扬。
关外三省总督徐世昌,也通过吴禄贞确认了此事。
他忧心忡忡:“赵炭工原也懂得审时度势,顺应潮流,怎地做出这令国际忧愤之举?招来一时之谤?”
吴禄贞给他的回复是——刘永和之死,令赵炭工耐心尽失,不愿再兼收并蓄。此外,赵炭工武力之强盛更甚从前。身怀利器,必生杀心……
……
鲁-迅拿着报纸,气咻咻的找到弟弟周作人:“你写的什么东西?”
周作人皱眉,接过报纸看了看,上面有一篇他撰写的文章,谴责赵传薪不该在文明社会,用抽筋扒皮的方式对待敌人,不该残忍杀害韩国无辜百姓云云……
说的斩钉截铁,言辞铿锵有力。
周作人放下报纸,淡淡道:“这有什么,我说的都是事实。”
鲁-迅气愤道:“那你可知道,刘永和为保延边而奋斗数年,却被远野贵树虐杀?怎么,日本人杀得我们,我们就不能还击?”
“还击可以,但杀人不过头点地。”周作人不服道:“那赵传薪竟然活扒人皮,听说还活生生掰下了远野贵树的下巴,这简直与禽兽无异……”
“你……”鲁-迅眼睛眯缝着看着弟弟:“你撰文不是常用的笔名。说,是不是有人出银子雇伱写的?”
周作人心跳加速,但语气坚定:“没有,不过是我肺腑之言罢了。”
对赵传薪在图们江对岸所作所为口诛笔伐的国内公知属实不少。
除了国内知识分子,甚至还有洋人发文。
延边地区的战事,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
日、英、德、俄、比、法、奥匈、意、西班牙等国家联合发声,要求海牙军备限制委员会,限制乃至解除赵传薪武装,还世界一个太平,还各国百姓安居乐业的权利。
美国因为与赵传薪结盟,在关外遏制日本扩张,所以不在此列。
几个国家要求荷兰发声,被首相简·西姆斯科克和女王威廉明娜拒绝。
国内收到消息后,百姓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