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清末的法师> 清末的法师 第1741节

清末的法师 第1741节

  “我没回来前,你别跟她说悄悄话。”
  赵传薪:“……”
  等赵灵均回来,肩膀上多了一只绿色的鹦鹉。
  赵灵均将换下来的泳衣随手丢在石头上。
  赵传薪拿着泳衣去温泉浣洗,润之领主的致意操纵水流冲刷,比洗衣机更强劲,水流细密,冲击每两条纤维经纬交织处,来回数次便已干净。
  他抖三抖,蒸发的水汽混入温泉水汽中,再麻利数次折叠,泳衣叠成规整方块。
  莎拉·威尔斯多蒂尔津津有味打量:“你平时都是这样照顾她的么?”
  在冰岛,她从未见过这种细致又利落、且会照顾小孩子的男人,他好像还会魔法……
  不等赵传薪回答,赵灵均就转头问鹦鹉:“丧灵,那女人说了啥?”
  丧灵已从乌鸦身上解体,在赵灵均出远门时,附身这只电报鹦鹉身上。
  它歪着头看着赵灵均:“废话,我怎么知道?我又听不懂。”
  鹦鹉说的竟是汉语。
  赵灵均催促老赵:“爹,咱们回家吧。”
  赵传薪无奈,和莎拉·威尔斯多蒂尔笑了笑离开了。
  他抓住丧灵,抱起赵灵均,箭步跳出了二十多米,再一点地人就飘到了池子外面。
  阳光铺天盖地,空气清新冷冽。
  爷俩带着丧灵驾乘三代游龙,回到了海牙。
  赵传薪最近去埃森炼钢厂较为频繁。
  武器弹药库存莫名减少,引起负责人心生警惕。
  避免自己背锅,他赶忙将事情上报。
  克虏伯家的军工产业,对德国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级立即派兵在夜里巡逻。
  可到了晚上,库存还是莫名减少。
  ……
  5月份。
  宋教仁被刺杀,究竟是不是袁慰亭干的,一直没有定论。
  凶手已经归案,但审理过程缺乏关键性证据。
  倒是孙等人散出消息,笃定认为就是袁慰亭所为。
  加上袁慰亭签订《善后合同》,舆论一边倒声讨袁慰亭。
  到了五月份。湘、赣、粤、皖,再加上胪滨府的五都督通电,联名严词反对善后借款。
  紧接着,又有其余17省都督联名,转身去支持善后借款。
  可见袁慰亭还是有些手段的。
  孙公武和黄兴之间又产生了分歧。
  孙公武决意武装扳倒袁慰亭。黄兴反对,认为应该走法律程序。
  这一次严重分歧,让两人之间初次产生裂痕。
  或许黄兴多少认识到他们这个阶层的革-命,多少沾点软弱性,想造反,恐怕像之前一样十年不成。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不该向袁慰亭妥协,就该坚持到底,也不会有现在的困局了。
  六月份,袁慰亭发布了《通令尊崇孔圣文》。
  拍马屁的人如过江之鲫,就连被赵传薪赶回国的康有为,都在报纸上刊登了文章称赞了袁慰亭。
  国内出现了尊孔复古思潮。
  各大报纸记者急着找赵传薪,想问问他的见解。
  可惜,四处联络,赵传薪似乎不在国内。
  《互联网公报》记者央求张寿增,帮忙联系赵传薪。
  其余诸报记者坐了顺风车,得以和赵传薪通话。
  赵传薪正披着睡袍,在奎特沙兰地下堡垒整理库房呢,这时他接到了电话。
  张寿增道明来电意图,赵传薪啐了一口:“啊……tui!你猜袁慰亭此举何意?”
  “何意?”张寿增还真是不大明白,毕竟他看不穿历史。
  赵传薪不屑道:“尊孔复古,就是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往浅了说,他这是想用伦理纲常那一套维护统治;往深了说,他是想要复辟帝制,做重新当皇帝的春秋大梦呢。”
  张寿增打电话时,记者也在旁边。
  大哥大漏音严重,记者听了个真切。
  众人悚然一惊,屋内鸦雀无声。
  各种批评袁慰亭的声音当中,目前还没有出现说他要当皇帝的说法。
  赵传薪是第一个。
  赵传薪问张寿增:“你说说,鼓吹袁慰亭这一套最狠的人现在是谁?”
  张寿增还没开口,周围记者惊呼:“康南海?”
  赵传薪自然听见了。
  他冷笑:“康有为那狗东西是什么德性,你们难道不了解么?”
  众人一听,暗道赵炭工果真是火眼金睛。
  人在海外,却将国内形势看的一清二楚。
  大家兴奋起来。
  这个消息登报,不知道袁慰亭见了会是什么反应?
  张寿增看记者要扯着脖子喊,索性将大哥大放在桌子上。
  众人商议,然后一个个上前与老赵叙话。
  “赵都督,袁慰亭说,国家强弱存亡所系,唯此礼义廉耻之防。还说天生孔子,万世师表,孔子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日月之无伤,江河之不废。袁总-统要求各省根据古义祀孔,规定详细明晰。并在教育方面,推行复古尊孔政策。胪滨府自然也在此列,你怎么看?”
  赵传薪直言道:“让他去死吧。”
  记者哗然。
  张寿增汗颜。
  又有记者问:“据说,袁慰亭称你不尊上令无以为本,负国家新命之所托……”
  赵传薪似乎在抽烟,嘶了一口气道:“他无非想说我不给他面子。这么跟你们说吧,当我打他脸的时候,不要质问我为何打他。因为我给他糖的时候,他也从来没道过谢。”
  记者心说你这也不像是政客吧?
  他问:“赵都督,你这样说,就不怕引发国内矛盾么?”
  赵传薪乐了:“骂人有时候是好事,毕竟我动手能力更强。”
  记者:“……”
  “赵都督,你最近在忙什么?你在国外么?哪个国家?”
  赵传薪语焉不详。
  挂了电话。
  赵传薪从奎特沙兰传送回冰岛。
  床上,莎拉·威尔斯多蒂尔以手撑头,侧着身子问他:“你去哪了?”
  赵传薪将睡袍脱了,跳上床去,猛地一拍,顿时波涛汹涌。
  “去备货,要赚钱了。”
  ……
  六月初,塞尔维亚和希腊秘密签订《反保加利亚同盟》,罗马尼亚随即加入。
  保加利亚方面也没闲着,从奥匈帝国和德国那讨得贷款,决定筹备军事先发制人。
  原本他们是一个整体,但之前保加利亚出力多,所以认为自己应该占大头。
  巴尔干同盟其余国家不同意,于是闹翻,演变成了一场所有巴尔干国家群殴保加利亚的粗俗闹剧。
  连有数百年恩怨的塞尔维亚和奥斯曼帝国都走在了一起。
  所谓的民族主义和宗教情感,在利益面前既荒谬又苍白。
  赵传薪备货,就是给保加利亚准备的。
  他早就联络了保加利亚的将军们,他们刚拿到贷款,赵传薪就去谈判。
  “火炮,炮弹,马克沁,子弹,都是现成的,钱准备好了吗?”
  保加利亚的将军叼着赵传薪递的雪茄,神态有些恭谨:“赵先生,价钱方面?”
  赵传薪微微一笑:“第一次合作,都好说,比德国给你们的价格低两成,没有运费。至于你上报多少是你自己的事。另外,武器弹药七天内给你送到。一旦你们开战,只要钱到位,各类军资随叫随到。”
  将军大喜。
  赵传薪同样高兴。
  从德国那偷的军资,转手倒卖保加利亚,顺便抢德国生意。
  此外赵传薪顺便倒卖战争周边产品。
  这笔钱赵传薪另有他用。
  六月末,自恃强大的保加利亚终于按捺不住,终于向塞尔维亚和希腊发起突袭。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打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