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余新野眼睛一转:“好吧,你打开摄影头吧,我只是个普通小女孩,我害怕。”
  “?”为啥这黄毛丫头说的是软话,却感觉她语气里没有一点害怕的细胞分子。
  不过人多势众黄毛头子也不怕余新野搞鬼,兴致勃勃打开手机开始录屏。
  余新野屈膝虚晃一招,又立马站起,一脚踢在黄毛头子膝盖上,疼得他嗷呜一声,当场单膝下跪。
  其他人都傻了,余新野连忙抢过对方手机狂拍,对方反应过来要抢,她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打开手机蓝牙传输。
  四五个黄毛终于抓住她把她按在地上的时候,警察也到了。
  “我艹你敢报警!”
  余新野摇摇手机:紧急通话就是很快啊,她感觉到有人跟踪的时候就报警了。
  最后这群黄毛的父母还得来请求她别追究,大姐大也不知道视频里有没有提到自己,就算没有也怕被供出来,再也不敢作妖。
  赵风闲虚影暗地看着,急得差点现身,最后看余新野机智解决,激动得化出条手帕擦眼角:“吾家有女初长成啊。”
  此后,余新野的初中生涯很平静地度过了。
  她拿出不符合整体环境的刻苦劲,成绩只跟自己比。渐渐的,她的分数远远甩开其他同学,成为断层第一。
  大姐大到初三仍然不能摒弃杂念,有人委婉劝她先专心把中考过了,在和姐妹玩或是谈男朋友,但她一概置之不理。她坚信自己学习天赋高,以前不怎么用心也是年级前几,凭她的智商只要最后一学期追一下就能越上去了。
  结果就是最后一学期她的名字慢慢从前排消失,有很多听都没听过的名字排了上来,直到中考那天都没改变。
  余新野更是一骑绝尘,分数高得不像在这个学校读的学生,在全县也能排上名。
  初三3班换了个班主任,新老师看到余新野的拼劲和分数十分重视她,非常希望她能够打破学校记录,考上好的高中。
  与此同时,一直带他们的语文老师也要走了,临走前也没能征服班上学生,听说要换语文老师,学生都在欢呼。
  语文老师却找到了余新野,她缕了缕鬓角的发丝笑得温柔:“我要离开了,这些练习册留给你吧,好好加油。”
  余新野垂下眼帘:“老师,你是要辞职么?对不起,我改变不了……”
  语文老师被逗笑了:“谁说我要辞职啊?我是考教招考到别的地方了。没事,我也改变不了他们,但我想告诉你,永远不要放弃。”
  这几年她是工作得不太开心,教师工资也一般,但她好不容易考上的编制,想要教书育人的信念,怎么可能因为一些不值得的人就退缩?
  余新野微征后笑了,有点抱歉又衷心为语文老师高兴。
  语文老师走后又换了个资深老师,班上学生新鲜感很强,但骨子里的劣根性又让他们想挑战一下老师的权威。
  结果这名老师和上一任可不一样,无论底下怎么打闹,如何挑衅她,她都当没听到,没看到,不知道。
  每天讲讲试卷讲讲课,尽自己分内之事,下了课就走也不拖堂,学生冲她扮鬼脸,她眯眯眼对着学生笑。
  没过多久,大家分数差不多的语文也差不多地小幅度下滑着,根本没有自律能力的学生遇到懒得追在后面耳提面命的老师,更加放纵了,最后语文成绩拉锯得一言难尽。
  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中间的往下滑。
  三天中考结束了,赵风闲又约上朋友带着余新野去外面玩了一圈,这次他们坐飞机去了海南旅游,坐在沙滩下,吸着椰子汁晒太阳。
  成绩查询出来,余新野的分数稳上州一中,赵风闲对了下以前的全县排名表,估计能排到全县前十。
  回来是班委和老师组织的毕业聚会,教过他们的老师都在场。
  很多人感谢姚老师,毕竟她带了3班两年,学生对她的感情很深,不知道为啥被调到了别的班。
  余新野听赵风闲说,是姚老师自己申请调班的,理由存疑。
  她好奇地往人群中看了一眼,正对上姚老师连忙收回去的眼神。
  她没有上去感谢,对方也没有再看过来。
  “……”
  假期很长,赵风闲做的第二件事是带着余新野去办了一张独立银行卡,把这些年她没用完的资助费都存了下来,并打算她读高中自己就往这张卡打钱。
  赵风闲告诉余新野不用去打什么暑假工,想打工后半辈子有得是时间,他不需要她赚钱,开开心心做喜欢的事就行了,经费他来提供。
  但余新野开始了新一轮忙碌,她买了一堆高中教辅书和学习资料,开始预习——这就是她想做的事。
  她非常清楚自己来自不着四六的学校,将要去的是州上最好的高中。
  新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完全和以前不一样,她怕自己跟不上。
  这期间她活在手机里的父母终于回来了,虽然这两年他们也不是一面没见过,但这是他们明确要在家里连续待几个月。
  余新野无所谓,跟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不熟,谁不自在谁尴尬。
  她没见过几面的妹妹也长大了不少,经常做些炫耀和父母关系好的事情,见父母真的不关心姐姐,余新野也丝毫没有争宠的意思,慢慢也消停了。
  突然有一天饭桌上,余新野父母说出想把老家房子卖掉的打算,原来这就是他们回来的目的。
  “?”余新野拿着碗愣了:“你们要让我露宿街头?还是又要把我寄宿到别人家?”
  “不是,”她妈表情莫名有些局促:“爸爸妈妈想把你一起带走,你去大城市也更好找工作些。”
  余新野面无表情扒饭:“打童工犯法,而且我还是读书的年纪。”
  她爸惊讶:“你考上高中了?”
  余新野:“……”
  这俩老登真行啊,孩子管都不管就成才了。
  由于余新野考上了高中,老房子幸而存留。但直到她父母带着妹妹离开,她也没能告知对方她以后去州上住校基本也不在家的事实,主要是对方没问。
  以至于以后三年某一次余家父母在放假期间回来没找到女儿,才从邻居口中得知他们家姑娘考上的是州一中,一时被街坊四处引为笑柄。
  高一迎新生,余新野被赵风闲和秘书姐姐送到了学校,给她办理手续。
  突然,一个惊喜的女声叫住她:“余新野?”
  余新野回头,正是一年多没见的前语文老师。
  第44章 薛定谔的早恋
  余新野上了新学校继续住宿, 生活模式看似和以前差别不大,实际上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州一中从高一就开始卷了,不用老师叮嘱, 学生们都会早早起来, 披星戴月去教室早读, 跑操时每个人拿着随身携带的知识点册子和英语词典一边运动, 一边大声朗读。特种兵式吃饭, 下了晚自习后也要回宿舍点上台灯背书刷题一小时才睡。
  所属班级是流动的, 按成绩排名一年换一次,成绩进步到某个点可进实验班,成绩下落则会被排得越来越远,很有竞争性。
  余新野作为全县前十,来到州一中也只被分到次一级的普通班, 因为两个实验班各自顶多有三十个人,把学习精英都汇聚到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