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蓬门伊始> 第26章

第26章

  “不过只要事不沾身,一切皆付诸笑谈。”戚家盛闲闲地品口茶。不错,是好茶,就是淡了些。
  卢玖儿似笑非笑,不着意地观察他眉眼的表情。“大少爷,这可是你的家里事。”
  “此言差矣。”戚家盛痞痞一笑,“这是老头子的家里事。”
  是错觉吗?他唇边勾起的那抹笑,弧度如此的深,可眼眸却渊黑深沉,寒芒辉映。
  卢玖儿心下一凛,缓缓地站起来,走到他跟前。他讶然地回望玖儿。
  “他们也在打你的主意,是吗?”卢玖儿问得直接,不带一丝掩饰。
  戚家盛有丝意外,想了半晌,方才答道:“还好。”
  还好?这是几个意思?卢玖儿不解皱眉。
  “别的事情你少管。”戚家盛却不耐烦细说了,站起来拍拍衣衫,道:“照顾好自己,别惹人费心便足够了。”
  卢玖儿跟在后面追出几步,唤道:“你若是要托人捎信,明儿一早拿去京华客栈给我爹。”
  戚家盛就那么头也不回地走了,也不知道听到不听到。
  卢玖儿回到书房里抱着典籍,也不知道坐了许久,耳边传来了远近不一却起伏不已的炮竹声响。卢玖儿推窗看去,月儿挂在映红了的天际上。
  过年了。
  第26章 十一 出名的欧阳斋(上)
  大宅里虽说没有男主人在,仍然阻挡不住藉着拜年来攀关系的宾客们。
  戚府门庭前车水马龙,往来人流络绎不绝。如此一年一次的喜庆佳节,姨奶奶及少爷们自然要趁着好时机活动一番。欧阳斋从善如流地给戚博文放了五天的年假。
  各位少爷过年第一天便带着节礼来拜过夫子,也顺道赏了院里侍侯的卢玖儿和夏满。恢复教学后,戚博文照常每天两个时辰过来学习,其余时间欧阳斋乐得清闲,跟在田庄别院里没什么两样,继续整天边端着酒水边阅书卷,过着如神仙般悠哉的日子。
  除照顾好夫子三餐和日常起居外,也没有额外的活计要做,卢玖儿便也躲进了书斋翻起了野史杂记来看。欧阳斋曾经解手时途经,进来瞄了她几眼,一脸睥睨道:“不务正业!”
  卢玖儿没当回事,只回以嘻嘻一笑:“何为正业?考科举吗?”
  欧阳斋噎了一下,无言以对,只重重地哼了哼,然后踱步而去。
  第二天卢玖儿再到书斋时,发觉身高可及处多了许多本有趣的杂学书卷,另外还夹有几本算学。她取了出来随手一翻,好家伙,里面还夹了不少手记,这些可是老夫子私藏的精华本。她心下不免窃喜,转身便攀着窗边向庭院里嚷嚷:“夫子,今晚阿玖替您按按脚哈。”
  欧阳斋不满,吹着胡子瞪眼睛。“只今晚而已吗?”
  “好的,明晚也给您按一按。”卢玖儿心情极佳,笑眯眯应了。
  写阅卷手记是一个好习惯,跟着夫子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便习以为常了。好在戚宅从未短过采荔轩的笔墨纸砚,夫子也任由她取用,就是偶尔会手残地翻阅一下玖儿的手记,然后嘲笑讽刺几句,再有意无意地指点一二。卢玖儿自诩心胸宽阔,每每遇此,自然点头称是,欣然受教。夫子见到,脸上不表,但心下大悦,更是指点得稍微慇勤了些。
  以往在归闲田庄,每隔段时日,会有人上门送书单给欧阳斋。往往只需要他老眼一浏览,拿只毛笔圈几个圈,隔几日自然便有人将书卷送至门前。虽现下身处大城戚宅,情况也没有例外。但此次欧阳斋勾选完书单后次日,便唤卢玖儿整衣梳发,让夏满去向主家借了马车。
  欧阳斋上车时就只说了句“去书肆”,夏满便驾着马车出发了。卢玖儿坐在车厢口处,细细声就着夏满的耳边问道:“小满哥知道去哪间书肆?”
  夏满憨直一笑,答道:“南粤城的书肆一个手掌都能数得过来,无非就集中开在两处。夫子想去的,必定是一德书院的方向了。”
  卢玖儿了然地哦了声。“那另一处呢?”
  夏满不自觉地耳根泛红,眼睛看着别处,似是随意地答道:“另一处在墟市后街罢。”
  当时卢玖儿未明所以,很久以后才晓得,原来墟市后街靠近花街柳巷,那周边摆卖的多是淫词艳图和情史野书。
  六榕是城里最大也是藏书最多的书肆,一楼左侧是笔墨纸砚的日常买卖,右侧设有茶座和评书台以供读书人交流。书肆二楼中庭处立有大型书架,放满了古今藏书卷籍。三楼处是多宝阁,据说置放的都是千金难寻的上佳好物,只有名仕富贵才会被受邀上三楼。至于四楼和五楼基本上不开放。
  马车停在六榕书肆门前,欧阳斋并未立即下车,而是让夏满去找掌柜的报名号。没多久,便有人迎出来请夫子下车,并在前面躬身引路。夏满留下守着马车,卢玖儿三步紧着两步跟在夫子身后走。
  欧阳斋慢步踱进书肆,缓缓拾级而上,似是有意无意地瞥了茶座处的评书人一眼。卢玖儿沿视线看去,那中年的评书人脸白留须,身穿灰白儒袍,手执一把折扇,正摇头晃脑地侃侃而谈。附近有十来位书生和贵家子弟模样的围坐在左近,或品茶或专注地侧耳细听,间或爆出一两声“好!”,又或是忽尔长叹沉吟“原来如此”。旁人观之,倒感觉这帮人是痴是傻了。
  领路人一直引至四楼的一处雅致包厢前,请欧阳斋入内而坐。包厢内有茶师侧立恭侯,见客人撩袍入坐后,便也行礼跪坐煮茶。有一剪红梅孑然立于白瓷瓶内,孤艳傲然,另有一番风姿。微风拂至,缕缕茶香中仿佛夹着丝梅香,顿时心旷神怡起来。
  卢玖儿原本立在夫子身后,忽尔有人身未至却笑声先及,朗朗道:“先生莅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眼前人影晃动,见得一位装扮低调却不失富贵的人物入内后,便有刚才的领路人向卢玖儿微笑招手。她不免讶然,侧首间见夫子微微颔首示意,便出去了。领路人将卢玖儿引到隔壁的茶室处,给她开了一壶清茶,便由她独处稍侯,等待大人们召唤。
  卢玖儿顿感到百无聊赖,见无人理会,便拾步回到一楼处听人评书。但茶座皆是男子聚首处,她靠过去未免太过于扎眼,于是便走到另一侧的专卖柜台处边假装挑选笔砚,边侧耳凝神细听。
  评书人声线浑厚,中气十足,声音穿透力很强,讲述的是史记其中一卷的内容和评说。评说用词大胆,思路新颖,还辅说当下时政,针砭时弊,字字珠玑。听者无不时而点头称是,时而摩拳擦掌,时而低头沉吟,时而慷慨激昂。
  而卢玖儿倒是越听越是清明,尤其忆起夫子上楼时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心下像是获得什么至宝般窃窃自喜。咱家夫子这是人老心不老哇。
  “阿玖姑娘。”有人靠近身边笑唤道。
  “有福哥?”卢玖儿闻声侧首,并不自觉地左右张望了下,“你怎么在这里?大少爷也来了吗?”
  有福笑答。“我过来给少爷买些物件。阿玖是随欧阳夫子外出的吗?怎么就你在这里呢?”
  “夫子在楼上雅间呢,我等着也是闲着,便随处逛逛。”卢玖儿见有福两手空空,问道,“要买什么物什呢?还没挑选好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